展览介绍
此次展览集中探究了中国当代艺术中未被充分讨论的一条线索——佛教如何与当代艺术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又与传统的佛教美术存在怎样的共性?
20世纪初,冈仓天心(Okakura Tenshin)和恩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开创了“佛教美术” 这一学术领域,这或许从一开始就限制了我们对佛教和视觉文化关系可能性的想象。从他们以艺术史研究的目的试图揭开法隆寺梦殿的秘佛,并由此和僧侣发生的冲突中,我们可以看到僧侣和艺术史学家在对待同一个被称作艺术品的“物”时所采取的不同方式。
与此同时,自上世纪50年代,铃木大拙(D.T. Suzuki)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佛教在西方的传播影响了战后一代的艺术家与知识分子,如约翰·凯奇(John Cage)、阿瑟·丹托(Arthur Danto)以及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并在之后逆输入至东亚等国。这使得原本就复杂的“佛教美术”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放置在“东—西”、“前现代—现代”等坐标中进行审视。
在此背景之下,本次展览邀请了邵一、陈丽珠、廖斐与褚秉超——四位在个人生活与艺术创作中与佛教有着不同联结的艺术家,在展览筹备过程中分别选择一段唐宋禅宗的文献,以此为起点展开创作,尝试构建一段清晰的线索,重新展示中古文本与当代视觉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思想与信仰如何在本土艺术家头脑中进行提炼和转化,并由此挖掘佛教和当代艺术之间对话的可能性。“沉静的响雷”由UCCA助理策展人张南昭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