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贝浩登(上海)荣幸推出陈可最新个展:包豪斯女孩/房间。房间的意象既是限制也是庇护,代表心理空间。展览集中呈现了艺术家2020至2021年同期创作的——包豪斯女孩(具象-布面肖像)与房间(抽象-异形铝板)两组看起来截然不同风格的作品系列。布面肖像作品似乎是过去时态,提供历史背景信息,异形铝板系列作品更像实在的物品,它们从“图片”与“实物”两个层面勾勒她所推崇的女性价值,选择权,去柔弱,内心独立,创造性。混合并置这两个系列暗示肖像所描绘的女孩与物品间有种真实的,作者与作品的佐证关系;陈可自“弗里达·一个女人”(2013)、“密林”(2015)、“梦·露”(2016)、“无名女艺术家”(2020)以来的每一次个展都将创作者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
包豪斯女孩肖像基于写满时代气质的包豪斯历史档案图片。陈可采用古典绘画的审美规范去表现这些朝气蓬勃的现代女性,主人公们表情专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她们无视来自画外的注视。图片档案在成为绘画的过程中接受了一种“身体植入”,艺术家回忆自己对某些时刻的印象比如气味、光线和触感,用这些超出图片存储更清晰、长久的被动记忆去复活黑白历史照片中的形象。从长期工作中获得的媒介意识(抽象地看待图像),帮助她建立古代精神与现代感受的连接,此次展出的肖像画中,包豪斯时代前卫影像的特写镜头与观看早期文艺复兴湿壁画的视觉经验重叠在一起。再如《霍恩住宅No.1》前景中,投在台阶上的呈几何形,拉长的影子烘托出画面中心的两个人物,陈可调用了自学生时代的记忆,米勒所作“晚钟”去定格这个被落日余晖眷顾的瞬间。
陈可作品的表达有意模糊绘画与摄影,真身与扮演之间的边界。她的肖像绘画将历史图片中的场景复原到按动快门之前一刻的形体、道具、动作、光线(打光)、表情和镜头,尽管那是她个人经验的版本,一种舞台调度式的二次复原。她的工作在想象或者是化学手段的距离之间开展,绘画与摄影一样借光影表达凝固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一直以来她的作品都并非是视写实,甚至绘画为目的的。可以说此次展出的两个系列中具象与抽象的语言服务于建构同一个心理空间,既从画面中也在画面外。异形铝板作品她采用“去主观”的绘画路径,前所未有地投身即兴创作,正如包豪斯“总体剧场”(Theater Of Totality)所要求的那样主动放弃支配权,将自己当做生产媒介本身。这些一气呵成的小尺寸画作尝试整体把握展厅空间,它们相互组合,取消景框,连接真实的光影流动,将展厅的环境,墙壁均纳入观看的视野。“包豪斯女孩”和“房间”存在于虚构的时空关系中,同时也是各自独立的真实创作。陈可将作品代入自己编写的剧情,将绘画媒介置于经验与记忆的相互生成中去尝试开放的定义。来到展厅的观众可以比较/揣摩两组作品风格背后的创作现场,或干脆忘记大写绘画的心理负担,以翻阅图集的心情漫步于艺术家营造的心理时空。
关于艺术家
陈可,1978年出生于四川通江,现生活工作于北京。2002年获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油画系硕士学位。2012年起,陈可开始以历史图片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对象。从弗里达到梦露,她通过对这些人物,尤其是女性在社会中处境的解读,表达了她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及对时间和生活的体验。2018年,陈可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个展“和爸爸聊天才是正经事”,她通过一系列混合媒介的绘画及装置作品,讨论了青春、个性、家庭及年龄等议题。
陈可的作品被众多具有影响力的个人、企业和美术馆收藏,如Franks-Suss Collection(英国伦敦)、BSI art collection(瑞士卢加诺)、Uli Sigg Collection(瑞士)、白兔基金会(澳大利亚悉尼)、龙美术馆(中国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中国上海)、深圳美术馆(中国深圳)及民生美术馆(中国上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