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西域西域——孙宗慰艺术展

开展时间:2021-09-02

结束时间:2021-10-10

展览地点:势象空间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高碑店乡北花园金家村中街6号吉里国际艺术区E1/E2/E3

策展人:冯宇

参展艺术家:孙宗慰

主办单位:势象艺术中心

协办单位:开拍国际学术研究部


展览介绍


“西域西域——孙宗慰艺术展”将于2021年9月2日下午三点在势象空间开幕,展览由势象艺术中心主办、开拍国际学术研究部协办,曹庆晖担任学术主持,冯宇为策展人。展览围绕孙宗慰1941年至1942年间西域采风的经历展开,共展出其油画、水墨、水彩、素描原作六十余件。展览将持续至10月10日。

“西域西域——孙宗慰艺术展”研讨会将于2021年9月1日下午两点半在势象空间举办。研讨会仅限内部邀约参加。

西域西域——关于孙宗慰艺术展的笔记

冯宇

1941年,年轻的孙宗慰(1912年生)跟随张大千(1899年生)西行,走进西域采风写生,距今整整八十年。

1900年,尘封多年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在无意中被发现。敦煌石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这是一座灿烂的东方艺术宝库。

1925年,敦煌石窟艺术引起张大千的关注。

1934年,赵望云从唐山出发前往内蒙古草原,开启民国西北写生的先河。之后,张大千、孙宗慰、常书鸿、吴作人、关山月、董希文、韩乐然、黄胄等陆续西行。

通往西部的这条路上,艺术家的脚步没有停歇。

对于其他的艺术家来讲,西行或许是一种经历,艺术作品多了一种面貌,而对于孙宗慰,则是毕生作品的基石所在。

2008年,因工作关系和孙宗慰家属接触,我开始了解这么一位中西兼顾的艺术家;2009年7-9月,同事柴宁和我在地安门外大街83号(原文物公司收货门市)举办了小型展览“穿越与潜行——孙宗慰四十年代作品展”,展览主要展出了孙宗慰《蒙藏生活图》组画(十三幅,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以及《塞上行》。时任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的吴洪亮之后策展了“求其在我——孙宗慰百年绘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著长文《求其在我——读孙宗慰作品与人生》。中央美术学院赵力教授撰文《发现孙宗慰》,并整理孙宗慰年表。中国美协赵昆先生撰文《孙宗慰研究》,从此,孙宗慰开始进入艺术市场的视野。

感谢艺术家家属的信任,经过十余年的接触,过手百余幅原作,收集整理孙宗慰几百幅作品图片及资料,孙宗慰的艺术历程和作品特质在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明朗。

孙宗慰一生作品中,有川渝风景,有北平样貌,有花果静物,也有建设场景。艺术家所思所见,倾注笔端,乃是常事。

在孙宗慰遗留的作品中,数量最多、最成体系的莫属西域题材的作品了。这些作品,包括油画、水墨、白描、水彩以及素描速写。孙宗慰用各种颜料、通过各种媒材描绘西域,展陈他西行之路,垒建他心中的敦煌。

纵观孙宗慰西域之行,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在此,试笔记一二。

首先,孙宗慰往返敦煌的路途异常坎坷。

1941年4月底,孙宗慰从重庆出发,前往兰州与张大千汇合。途中因战乱,一路坐车、骑驴甚至徒步,一个多月的接近民生,使他对西部有了初步的印象,也对这异域风情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待到1942年5月准备返渝,因山洪暴发道路阻碍,不得不在兰州滞留三个月,这期间他把这一年来的作品或素材进行整理,也为后来的创作做了铺垫。

孙宗慰1941年4月西行,1942年秋回到重庆。西域的经历,滋养着孙宗慰此后三年的创作。从他作品中的题跋“癸未三月追写……”“甲申秋仲渝州追写遣兴”“乙酉三月宗慰背临于渝州之磐溪”等中可见一斑。1946年1月,孙宗慰在重庆举办个展,展出的152件作品中,115件为西域作品,徐悲鸿看展后,对孙宗慰所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赏。从中也可看出孙宗慰本人对这一题材的钟爱与得心应手。

其次,孙宗慰曾亲自归纳整理其重要作品。

2012年,中国美术馆展出《蒙藏生活图》系列(共计十三幅),作品画面为蒙藏人民歌舞、敬茶、汲水、牧羊、祭祀等场面,画面完整,描绘生动,是孙宗慰所有素材集大成之作。2015年春拍,北京匡时拍卖出现孙宗慰《蒙藏人物》八开册页,画面为人物、动物或者场景;2021年春拍,永乐拍卖也出现一组《蒙藏人物图》十八开册页,装帧精致完整(家属拍买回)。目前家属留存一套《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十八幅),画面为独立的个体,或蹲或站,有正面有背面。

以上作品,均为孙宗慰自己装裱,整理成册(或成系列)。目前,我们只能见到这四套作品,或许还会有此类册页浮现,但从这些已有的作品中,可见作者曾逐步整理完善这类作品,从个体画面到人物和动物组合出现,最后人、物置于场景,甚至有的形象多次出现,也足见对这一题材的用心备至。

多看孙宗慰西域题材的作品,自然能关注到他对色彩的运用。或许是因为西部澄明的天空,或许是因为心情愉悦,孙宗慰笔下的蒙藏人物,服饰艳丽。鲜艳的红、纯净的白、纯正的蓝为主色调,辅以绿色、棕色等,尽管人物众多,但纷而不乱,自然和谐,几十年过去,依然熠熠闪亮。

孙宗慰来自于生活底层,青少年时期自己挣学费供给自己读书。他画过《乞儿》,画过街头《打粥》,还画过《卖炭翁》,用现实的手法描述民生的艰辛。但在西域人物上,无论是旖旎多姿的天女,还是庄严必备的白衣大士,除了飘逸的裙带、传神的面貌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画面表现出来的和蔼面容,让人顿生亲切之感。尤其在表现骆驼时,那灵动传神的大眼睛,似要诉说。孙宗慰将个人情感和温和情绪注入画面,不见风沙,单见美好,想必这是他心中的一块净土吧。

在孙宗慰西部作品中,还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有意的变形,形成他创造性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西部人民粗旷豪放,人物多皮袍加身,且载歌载舞,孙宗慰在人物的处理上弱化了透视、骨骼关系,突出人物的舒张,强调了对形态团块的处理,浑然一体。这种现象只存在于西域人物形象上,在这一时间、地点、人物甚至温度、气候抑或颜料上,才出现这么一批风格迥异的作品。

孙宗慰绘画西域题材前后五年。

西域之行,成就了孙宗慰,也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添上浓重一笔。时光荏苒,如今艺术史上的孙宗慰并没有离去,他的艺术成就日渐被今日的年轻艺术家和研究者所关注和喜爱,并对当代艺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于孙宗慰,从历史的文献回溯,用当代的视角观看,用致敬的心态对待先驱者,这是我和朋友们策划展览的本心。

艺术家简介

孙宗慰(1912—1979),中国现代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

江苏常熟人,1934年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1938年毕业留校任助教。擅长油画,师徐悲鸿、吴作人、吕斯百等人;亦作中国画,取法唐宋。1941—1942年随张大千赴敦煌等地研究古代壁画,间赴西宁、兰州等地描写蒙族、藏族人民生活。1946年起,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建国后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1955年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油画多作风景、静物及人像,曾作《蒙藏生活图系列》。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