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慢用! 」帕特丽夏·沃勒个展
开幕时间:2021-09-19
开展时间:2021-09-18
结束时间:2021-10-24
展览地点:上海狮語画廊
展览地址:上海徐汇区武康路376号武康庭内
参展艺术家:帕特丽夏·沃勒
主办单位:上海狮語画廊
前 言 Foreword
带着德意志民族与生俱来的善于反思的特性,帕特丽夏·沃勒被视为欧洲艺术史上第一位利用手工钩织演绎现代先锋冷幽默的艺术家。在她看似柔和无邪的钩针作品表象之下,伫立的是令人惊讶的丰富隐喻。“不恰当性”成为了沃勒作品的代表标签,形式与内容的错置、媚俗与高雅的对位、天真与狂暴的对撞。鲜明的层次反差让沃勒的作品好似成为了怪诞但迷人的一曲复调。 作为一名最初的雕塑家,帕特里夏·沃勒对针与线的运用始于其在卡尔斯鲁厄国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当时,帕特丽夏意在寻找在艺术世界中尚未被广泛使用的媒材,也有意摆脱机械制造下的工业束缚。羊毛、棉花、织布,这些在传统性别认知中被定位为“居家”、“典型女性”的媒材,与大众视野中“不合时宜”的针织工艺,被视作与高级艺术毫无关联。如同艺术家本人所言,“这种可以称之为真正女性化的材料和方法,反映出我们在艺术、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这也成为沃勒作品的第一重对撞,以对刻板印象中所谓“落伍”的形式运用,挑战传统惯例,并拓宽严肃议题的探讨边界。 沃勒作品的先锋之处,并不仅限于媒材的离经叛道,而关乎内容与形式间的古怪奇妙的反差。从艺术史上经典作品的再创造开始(约瑟夫·博伊斯和杰夫·昆斯的兔子),沃勒的创作常涉及天真的孩童、可爱的动物,或著名的电视卡通人物,但其明亮的卡通风格下常常带有惊人的暴力因子。残酷的伤害与肆无忌惮的屠杀似乎成为了好莱坞机器与游戏行业标配的视觉产物。它们改变了人们对于暴力与死亡的现实认知,创造了对于残暴的美化性描述的审美屈从。残肢断臂的孩童、被餐具压扁的动物、魔术台上的“意外”……取材于流行文化的血腥的元素在沃勒“充满童趣”的作品创造了荒诞、反常的喜剧效果。而在沃勒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食用艺术”中,艺术家挑战了传统上观众接触艺术的感官渠道,钩针细心编织的餐食成为了艺术的饕餮盛宴——观者是在用视觉而非味觉来享受沃勒以古灵精怪的点子烹调出的作品。 虽然艺术家以绝妙的技法狡黠地构建了“无邪”的门面,沃勒的作品却是真实梦魇的再现——它们从未是温和纯真的。倘若仔细观察,她的作品处处充斥着强烈的讽刺与批判,几乎即刻调动起观者下意识中的震惊与不安。在沃勒处理作品的方法中,我们可以窥见当下社会是如何面对不同形式的暴力、容忍不断渐长的暴行的。羊毛这一本该为人类提供庇护与温暖的材质,现成为了诱捕、欺骗对象的外衣。以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物品作为启发,沃勒通过钩编织物创造了新的形象,以去常规性的、不同的呈现手段,质疑了人类观察的视角。她关注人类处置恐惧的方式,及压抑自身情感的能力,玩弄人们日常更情愿忽视的议题:对感官不加掩饰的渴望、非理性的惶惑与危险的欲求。在这个层面上而言,沃勒的钩针更像一把利斧,劈开一片动荡的现代社会中“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企图呈现当代最真实的存在体验。"通过一种充满挑衅的戏谑手段,我将荒谬与怪诞融为一体,也将对日常生活的悉心洞察与对人性的永恒好奇相结合。"她带着微妙的怀疑态度与诙谐自嘲直面当下,揭示出日常被人类所忽视的隐匿创痛。 正是沃勒作品中对当前时代心理的精准侧写,让其“不恰当性”变得恰如其分。她游走在媚俗与高级艺术的间隙,以诙谐的姿态轻松搭建起一座极富智性挑战的文化迷宫。在线与线的勾缠间,每个不和谐的音符都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关 于 艺 术 家 About the Artist 帕特丽夏·沃勒 Patricia Waller 帕特丽夏·沃勒,1962年生于智利圣地亚哥,1990年获得德国卡尔斯鲁尔艺术学院的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德国柏林。 帕特丽夏·沃勒以她明亮的卡通风格的钩针作品而闻名,但其作品通常具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元素。她的作品摆脱了常规手法与机械束缚,重新强调了手作的价值。在她看似可爱无害的作品表象之下,充斥着丰富的文化隐喻与对人性的细致体察。 帕特丽夏·沃勒的作品历年来在欧洲、美洲、亚洲多国的美术馆与艺术机构展出,包括德国德施勒画廊、波兰BWA美术馆、西班牙大都会美术馆、芝加哥沃克斯展览馆等,并被欧洲各大藏家和博物馆收藏。帕特丽夏·沃勒曾入选巴塞尔基金会驻地计划,入选Shirley's Temple-Art国际艺术驻留项目,并获得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奖学金、沃纳·施托贝尔基金会艺术大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