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之舞》胡西丹·克里木作品展
开幕时间:2021-10-10
开展时间:2021-10-10
结束时间:2021-10-20
展览地点:北京索卡艺术空间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7街
策展人:张子康
参展艺术家:胡西丹·克里木(HURXIDA KERIM)
主办单位:索卡艺术空间
家园回望中的民族情感表达——胡西丹·克里木油画创作解析
文/张子康
张子康,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1996年至今,主持策划、编辑出版各类文学、艺术图书千余册,多次荣获国家级图书奖项。 胡西丹·克里木独特的生活经历给予了她来自不同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其作品也因此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多元的思想内涵——既蕴含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又带有现实主义表达。她于繁忙的工作中,体悟人生的哲理与深意。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胡西丹·克里木的作品呈现出淳朴而明快的风格,具有气质和情感上多维丰富的张力。此次以同名作品《鸽之舞》为题举办的个人展览,展出胡西丹·克里木自2001年至今近20年的油画创作作品,既是对于艺术家创作历程和创作阶段的梳理回顾,更是呈现与观者的一次多元文化和多维情感的体验,其中涵养的家园意识和民族情感流淌于色彩和笔触之间,构成了艺术家所独有的艺术语言。 胡西丹·克里木早期的作品,构图上受到生活装饰美学的影响较多,用线更多强调边缘与形体之间的关系,追求画面构成的严谨和秩序感,在形体的描绘上受到巴黎画派莫迪里阿尼的影响,注重形体的情感表达。《英吉莎》《谐》,采用单纯的灰色调,有明显的表现绘画的特征,笔法自然。作品《巴黎归来》运用装饰性艺术与具象表现主义的绘画特性,在强调民族语言的同时,保持了色彩典雅庄重的风格。《掩饰NO.1》借鉴了中国工笔重彩画的造型技巧,突出瓶花的轮廓线,运用线条的造型感和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绘画的装饰性意味,同时不失古典沉静的气息。 从2008年开始,胡西丹·克里木开始在画面中尝试进行更多主观性的形式演变,在个体人物的创作上更加注重人物态度和性格的显现,呈现出更为强烈的表现性特征。作品《璞玉》《亲情》中,艺术家有意将背景与主体相融合,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人物的面部特征,通过对可视形象进行提炼和转化,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画面的明暗对比也出现在这一时期《鸽子》《童年》等群像作品中,艺术家以强烈的白色局部显现于大面积平涂的暗色背景中,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叙事特征。 2007年,胡西丹·克里木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师从朱乃正教授,攻读当代油画研究方向博士,从事中国油画的写意性研究。这一时期,胡西丹·克里木的创作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作品中装饰主义风格逐渐减弱,开始追求现实主义表达。在此期间,也更加着意在油画语言的表现力、思想的深度挖掘方面投入思考。她的毕业创作《麦盖提夏日》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该件作品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表现的是新疆农民生活的场景。画面中,白胡子老人一侧的小女孩儿调皮地瞅着打瞌睡的长辈。三个男人安静地坐着,柔和的阳光照射在墙面与地面上,人物的神态与夏日的蕴热氛围恰切地得到融合。 2010年,胡西丹·克里木完成了一件重要的节点性作品《鸽子》,作品由三联画布横向的展开构图,分三组描绘了不同年龄、衣着和性格特点的新疆人物,在背景中呈现出戏剧化的情感关联关系。在这幅作品中,仍旧可见硬朗的轮廓线营造出的人物经典化的效果,白色和几处红色的运用,既突出了民族特征,也在艺术表达效果上充分体现了画家的整体处理能力。 艺术家善于运用黑色来铺陈色彩关系,用笔大胆准确,沉稳单纯的色彩表现出真诚朴素的生活场面。这一时期,胡西丹·克里木还尝试了多样风格的表达。其代表性作品《麦盖提夏日》《鸽子》《心愿》《童年》等,均创作于这一时期,其作品独特的个人语言风格逐渐形成。 2015年,胡西丹·克里木创作了《鸽之舞》,这件作品预示了艺术家又一个创作阶段的开端,从学院派风格再度回归装饰语言表现风格,但此时的回归和艺术家最初时对装饰语言的理解已完全不同。艺术家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加大胆,更加追求画面层次和材料质感的多样化表达。在《园丁》《青春》《帕米尔》等作品中,装饰元素的应用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简化的背景与羽毛和衣饰的描绘构成联动关系,促成了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强化了民族化特征和画面语言叙事。在作品《鸽之舞》中,身着新疆服饰的乐队乐手欢快地围绕起舞的红衣舞者弹奏,并与鸽子围绕成圆形的构图结构。作品以浓烈的洋红为背景色,直观表达出欢乐、祥和、团结的意涵。明快的线条、色块,无不铺陈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这件作品可以被视为胡西丹·克里木装饰语言运用成熟的代表作。在创作手法上,艺术家削弱了装饰元素的无意义表现,把装饰作为一种主题与艺术的情感紧密关联的元素,描绘其思想的深层内涵,这样的绘画语言与民族特有的审美表达相联结,形成了绘画装饰风格的精神意涵,从而将个人创作推向更加成熟的阶段。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胡西丹·克里木2021年的最新创作,在新的作品里,生活中朴素、日常的物象成为艺术家艺术关照的主题,从雄壮的北疆河山到身边的萌宠,曾经作品中的装饰主义况味和对具有民族特征人物的表达处理手法,都化成了艺术家画面中深沉的内涵积淀。《沙漠·胡杨》《红岩》《天山雪》等作品,运用表现性的绘画语言对自然再现进行抽象化概括,形成了对于自然景观和家园情感的再诠释,生动而富于感染力。而在作品《努日旺达》中,艺术家进一步对记忆深处极具特色的场景、观察和体验进行了更具当代化的概括和提炼,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视觉经验的表达和探寻。这件作品以黑色的具象自然物作为前置主体,衬托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语境之中,与抽象意味的地面亦形成形式和质感的不同,既呈现出与现实相关联的当代意味,也为画面带来更多开放性的讨论和解读空间。 胡西丹·克里木自幼受业于父亲阿布都克里木·纳斯尔丁,父亲给了她艺术的启蒙,她也深受父亲艺术思想的影响。她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在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中得到了良好的艺术教育与滋养。作为一位画家,胡西丹·克里木深爱着故乡,深爱着故乡的山川河流、花木,以及生活在这里朴实又热情的人们。在她的画面里常常传达能打动人的情感,其缘由之一在于:艺术家所看到的生活朴素的物象,通过感悟和情感赋予,转化为打动观众的艺术形象,她也一直以深沉的情感和扎实的技法回望家园,表达着对世界的美好祝愿。张子康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2021年9月于北京
关于艺术家 胡西丹·克里木 HURXIDA KERIM,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胡西丹·克里木早期的作品,构图上受到生活装饰美学的影响较多,用线更多强调边缘与形体之间的关系,在形体的描绘上受到巴黎画派莫迪里阿尼的影响,注重形体的情感表达。后期其作品中装饰主义风格逐渐减弱,开始追求现实主义表达。并更加着意在油画语言的表现力、思想的深度挖掘方面投入思考。近年的创作,艺术家把装饰作为一种主题与艺术的情感紧密关联的元素,描绘其思想的深层内涵,与民族特有的审美表达相联结,形成了绘画装饰风格的精神意涵,从而将个人创作推向更加成熟的阶段。其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州东莞市莞城美术馆、迪拜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国内外私人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