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特·莫尔克 Rute Merk:f(x)
开幕时间:为配合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展览“f(x)"将不举办开幕活动
开展时间:2022-03-19
结束时间:2022-04-30
展览地点:Gallery Vacancy
展览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660号5楼
参展艺术家:茹特·莫尔克(Rute Merk)
主办单位:Gallery Vacancy
Gallery Vacancy荣幸地宣布于2022年3月19日至4月30日展出茹特·莫尔克在画廊的第二次个展“f(x)”。
在我们当下栖居的赛博过载时代,人类正逐步被数字化、简化成为信息计算中的一环。数字对象(digital objects)由此成为可被计算机和人类用户共同识别的基本单位。应运而生的,是莫尔克在创作中提出的“科技化主体性(technologized subjectivity)“概念。“f(x)”从原有的数学语境脱胎,延伸到对异类形式(混合性、异己性、他者性)的探究。
莫尔克的绘画图像往往带有诡谲多变的扭曲和易碎的透明感,画中的人物主体在带给观众熟悉感的同时又与人疏离。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中所撷取的信息碎片,艺术家重新构建、激活这些未知人物的身份。他们反映了莫尔克对美的追求和渴望,以及对美的不可触性的反思。这种非自然的美是精心构建而成的,过度饱和且不断被物化,是充斥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据美学的产物。
《艾利卡》(2022)描绘了一个戴有闪亮发片的女性形象。莫尔克将接发这种盛行的自我装饰称之为“假体美妆(prosthetic cosmetics)”。画中人物异于寻常的顺滑秀发无疑已经超出了自然生长所能呈现的光泽度极限,转而指向工业化甚至编程化的结果——作为3D建模中最具挑战性且最难攻克的部分,荧幕中头发的真实质感往往彰示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这种工程化的美学概念也在某种程度上驱动我们对日常生存必需品的认知变更,例如食物。在莫尔克最新的系列作品中,马卡龙和牛排等食物成为了画面的主角。它们被一种模糊不清而又暧昧不定的方式所呈现,仿佛是低分辨率的图像,亦或是等待加载的网页缩略图。它们一方面是诱人的,但另一方面又是虚拟的;我们对于食物的渴望仍时时被激起,可是屏幕中的肉却注定无法被呈上餐桌。这一模式映射的不仅仅是合成生物学对于食品加工业的影响,更是逛橱窗这一活动(window-shopping)被网络化的当代经验。
以传统油画为媒介,莫尔克作品中的光影和色彩都反映了天然与人工的两种源头,并将其产生的不同效果融合。以照片为图像灵感,莫尔克对光的描绘保留了照片媒介的实体性。画面中同时呈现多样的光源:可以是直接来自太阳的日光;也可能来自工业电路,它为我们的屏幕的发光二极管(LED)提供动力;又或者是在数字图像被传送到我们的视网膜之前,由我们的设备和屏幕转译而来的。这种对光的捕捉和重现促成了莫尔克绘画的色彩特征:尖锐、鲜明、复合。
关于艺术家
About the Artist
茹特·莫尔克 ,1991年出生于立陶宛,现生活、工作于柏林。莫尔克2013年于维尔纽斯艺术学院获得绘画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慕尼黑视觉艺术学院。莫尔克的绘画作品在风格上回应了后90年代电子游戏的特殊审美,在数位运算生成的空间透视与造形关系中,集结了写实科幻和虚拟真实的特点,以此来模糊当代社会性别与身份认知之间的界限。晕涂的背景与细致的神情,莫尔克往往将描绘的对象置身于如同电脑特效制作出的未明场景中,深入观察了意识主体与欲望他者之间的距离。她的创作不仅可以被看作为一种客观的纪实,更是个体在电子世界的强势影响下扭曲后的变革。不知名的形象以虚拟存在的方式,对应具体存在的人物被动画化、数字化,以此来展现人类灵魂在科技发展背景下获得的再一次重生。个展包括:“Стрілецька”,WT基金会,基辅,2021;“单手接龙”,Gallery Vacancy,上海,2020;“SS20”,Downs & Ross,纽约,2020;“Sprites”,Downs & Ross,纽约,2019;“Virtualacra”,VENT Gallery,维也纳,2018;“Spirits Within”,Editorial,维尔纽斯,2018。作品曾展出于Margburger Kunstverein,马尔堡;Kunstverein München,慕尼黑;RUPERT,维尔纽斯;以及当代艺术中心(CAC),维尔纽斯。莫尔克的作品收藏于Musée d'Art Moderne et Contemporain,日内瓦;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迈阿密;USMO Museum,维尔纽斯;Green Family Art Foundation,达拉斯;木木美术馆,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及X Museum,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