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与在场”—当代艺术邀请展
开展时间:2022-07-03
结束时间:2022-09-04
展览地点:悦来美术馆
展览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悦城路30号
策展人:何桂彦
参展艺术家:艾敬、曹晖、苍鑫、郭晋、何汶玦、刘可、李占洋、魏青吉、杨千、周力(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主办单位:悦来美术馆
历史的叙事也许在未来会不断强化2019-2022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诸多新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症候不断地提醒我们,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国际主义与民粹意识,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正在改变着当代艺术所面临的社会与文化情景。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对于艺术与文化的历史情景、现实使命,以及未来走向,将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课题。
描述中国当代艺术2019年以来的发展状态,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转向。一方面,近年来,国际与国内的社会文化情景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另一方面,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内部的发展逻辑和艺术史叙事也出现了危机。什么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其价值尺度是如何形成的?今天,它又如何面对后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如何彰显中国的当代文化立场?这些问题都需要当代艺术界回答。在这个意见上讲,“转向”是一种必然,而转向的目的既包括语言体系与批评话语的构建,也体现为如何彰显中国艺术的当代表述与价值尺度。
不过,转向并不意味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会走向断裂。正相反,“踪迹”强调的是当代艺术应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捍卫自己的艺术立场。所谓的踪迹,既涉及到语言、风格、图式等艺术本体领域的持续推进,也涉及到艺术立场与文化身份的问题。就“在场”而言,简要地说,就是艺术家始终要与现实、与时代、与本土的文化对话,在创作中有问题意识,用独特的艺术观念与视觉智慧来回应这个时代的文化现实与精神诉求。
本次展览,我们邀请了十位有代表性的中青代艺术家,试图通过他/她们的作品,呈现今天中国艺术家所面对的问题情景与艺术思考。比如,从图像的解构到对消费文化的批判一直是杨千与何汶玦关注的问题。
李占洋与曹晖均重视语言的“解构”,所不同的是,前者追求后现代的戏拟,以及与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的“互文”关系,后者更重视创作中的时间性、过程性。
同样是致力于当代抽象话语的表达,在周力的作品中,艺术家强化了个人化的书写与东方的审美趣味,而刘可在形式运作的过程中,对理性、意志的强化,使其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冷峻感。
郭晋与苍鑫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生命意识”。他们之间的差异,在于郭晋将个人的成长、记忆与一种悲怆的、寓言的现代主义表达结合起来。苍鑫则以“萨满”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不断推出与“身体”“身份”相关的作品。
魏青吉强调图像的“再编码”,其作品以一种东方化的、传统的绘画经验进行形式的演绎,并赋予中国人熟悉那种绘画性。
从艺术家个人的记忆、生命体验出发,艾敬将创作题材拓展到生态、环境与文化记忆等领域。在最新的作品中,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对“LOVE”进行诠释,在意义的升华中,使其具有一种超越文化、身份边界的价值。虽然各位艺术家的语言与观念各有侧重,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些基本特征,那就是宏大叙事向微观叙事、精英主义向艺术消费、文化批判向语言批判、国际视野向本土逻辑的转向。
本次展览的顺利举办,特别要感谢悦来投资集团的大力支持,感谢悦来美术馆执行馆长俞可先生的邀请。在过去的几年中,悦来美术馆策划、组织了多个富有探索精神和艺术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展,其对重庆市的艺术生态、公共美育,特别是在公共艺术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在艺术界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悦来美术馆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策展人 何桂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