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合成生态”

开展时间:2022-09-22

结束时间:2022-12-31

展览地点:798CUBE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策展人:陈小文 王乃一

参展艺术家:亚历山德拉·黛西·金斯堡 Alexandra Daisy Ginsberg 安娜·杜米特里乌&亚历克斯·梅 Anna Dumitriu & Alex May 向京 Xiang Jing 内里·奥克斯曼与介导物质小组 Neri Oxman and The Mediated Matter Group 奥隆·卡茨&爱奥纳特·祖尔 Oron Catts & Ionat Zurr 派翠西亚·匹斯尼尼 Patricia Piccinini 拉尔夫·贝克尔 Ralf Baecker 罗莎·史密特&莱提斯·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网龙网络公司

展览介绍


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合成生态” (Synthetic Ecology) 将于2022年9月22日至12月31日在798CUBE举行。中央美术学院携手798,基于「未·未来」(Future Unknown) 全球倡议进行战略合作,以此为起点,共同发起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双年展以“合成生态” (Synthetic Ecology) 为题,邀请来自全球50位著名艺术家、科学家、生态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我们这个危机与生机并存时代的突出症候。其中,25件艺术作品在中国首次亮相,15件艺术作品于2021-2022年期间最新创作。此外,重磅亮相于2021年英国格拉斯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COP26) 的“气候时钟” (Climate Clock) 项目将在双年展中呈现,这也是这个最具现实性与反思性的项目首次亮相中国。

20世纪70年代,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 (James Lovelock) 首次提出“盖娅假说” (Gaia hypothesis),将地球看作一个超级有机体。这种全新的审视生命的方式,认为地球是“活”的,能够自我调节,维系生命体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被裹挟在由自然、社会、精神等所相互交织的“多重生态” (multiple ecologies) 之中。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以“合成生态” (Synthetic Ecology) 为题,旨在探讨“共生本体” (symbiontics),同时借由“合成” (synthetic) 这一隐喻,探寻重塑自然的可能性,检视后人类的生态想象,进而形塑一种新的本体论层面的平等观。本次主题质疑人类在生态体系中的主宰地位,正视万物的能动性的同时,重新审视生态体系中彼此复杂而紧密的牵连。“合成生态”由“激变的自然”(Radical Nature)、“缠绕的生命” (Entangled Life)、“交织的演化” (Interwoven Evolution) 三个部分构成,将思索的视界从人/社会推至万物/宇宙,在行星视角与行星尺度 (planetary scale) 中探讨未来演化的可能性。

“ 激变的自然 ” 
Radical Nature

今天,新兴科技的涌现营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态观“超自然”(hyper-nature)。自然与人工的分野被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弥合,我们正在创造的世界,既非由自然伟力亦非由科学逻辑所操控,而是由二者缠绕的力量所支配。内里·奥克斯曼 (Neri Oxman) 借助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数字制造技术设计“超自然”生态,在此之中,“生长”与“制造”缠绕互渗。亚历山德拉·黛西·金斯堡 (Alexandra Daisy Ginsberg) 以数字化的形式复活已经消亡的物种,使之在非自然的环境下获得生命。科学技术的力量赋予“存在”以全新的意义,并正在召唤着另一种现实的来临。

“缠绕的生命”
Entangled Life

罗西·布拉伊多蒂 (Rosi Braidotti) 将当下世界的后人类境况描述为一种自然-文化的连续统一性,派翠西亚·匹斯尼尼 (Patricia Piccinini) 的作品强调了不同的生命形态之间的异质交错,这种对“混杂性”的致敬,揭示了我们与万物“共生起源” (symbiogenesis)、忧患与共。奥隆·卡茨 (Oron Catts) 和爱奥纳特·祖尔 (Ionat Zurr) 从文化层面探究生命机制,通过创造“原细胞”重现勒杜克的实验来重新思索生命的未来图景。特瑞可·哈波亚 (Terike Haapoja) 对生命的凝视,则在生与死的瞬息之间,呼吁一种对生命哲思的重申。

“ 交织的演化 ”
 Interwoven Evolution

从一粒星辰到充满生命的星球,在生命进化进程的任何一个阶段“人”与“非人”之间并未有过断裂。生存总是和他者相关,我们需要重思自身与一株植物、一粒尘埃、一涓细流或一隅星辰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检视生态系统自身不断递变流转的特质。倾听万物,敬畏万物,不论是梁绍基先生与蚕相伴30年,还是里米尼记录 (Rimini Protokoll) 水母启示的末日预言,亦或斯佩拉·彼得里奇 (Špela Petrič) 倾听植物的“沉默之语”,种种超越人类的相遇 (other-than-human encounters) 不仅回应了凯伦·巴拉德 (Karen Barad) “彼此缠绕的存在” (entangled existence) 这一概念,也催生出一种行星意识 (planetary consciousness) 来思索未来演化的可能性。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艺术与科技对话的平台,透过数字技术等新兴媒介,共同探讨人类、科技与未来的深刻议题。此外,本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发起了特别项目“气候关怀” (Climate Care),这是国内首个聚焦探索“气候危机”与“艺术+科技”交叉领域的倡议。

“气候关怀”以“Care”作为行动,通过“艺术+科技”推动全球气候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气候关怀”汇集了来自全球艺术、科技、生态以及决策领域的参与者,共同审视当下迫切的气候危机,探讨“艺术+科技”如何有效地参与并促进气候行动。“气候关怀”倡议自发布以来,持续推进气候行动创新,先后发起了“气候时钟” #ActInTimeChina (刻不容缓)、“气候宣言” (Climate Declaration) 等持续引领行动的项目,并将于2022年11月6日至18日第2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COP27) 期间举办“气候谈判” (Climate Negotiation)。此外,“气候关怀”将借助Web3和区块链技术构建“Climate DAO”为气候行动开辟全新的路径。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将持续至2022年12月31日,双年展期间还将呈现系列学术分享,邀请全球著名学者围绕“生态”、“气候”、“行星缠绕” (planetary entanglement)、“共生本体” (symbiontics) 等议题进行回应,其中包括MIT教授卡洛琳·A·琼斯 (Caroline A. Jones)、艺术家安妮卡·易 (Anicka Yi)、策展人斯蒂芬妮·赫斯勒 (Stefanie Hessler) 、艺术史学家、文化评论家、创意生态中心 (Center for Creative Ecology) 创始人T.J.迪莫斯 (T.J.Demos)、维也纳应用艺术/现代艺术博物馆 (MAK) 的馆长、维也纳变革双年展总监克里斯托夫·滕-霍亨斯坦 (Christoph Thun-Hohenstein)、GIGA全球性倡议发起人克里斯托弗·法比安 (Christopher Fabian) 等,敬请期待!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