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邢丹文一凝视与纠缠
开展时间:2023-04-02
结束时间:2023-05-15
展览地点:颂艺术中心一楼「主展厅」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院798艺术区
策展人:魏星
参展艺术家:向京、邢丹文
主办单位:颂艺术中心
4月2日,「頌」艺术中心十分荣幸地将携手两位重要的女性艺术家,推出一场独特的对话展——《凝视与纠缠》。展览由著名雕塑艺术家向京和影像艺术家邢丹文女士,以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和独特的呈现方式,对作品中关于爱与被爱,欲望与纠缠,自由与责任等一系列女性身份问题进行探讨。展览由魏星策划,也是「頌」艺术中心首次出品更具社会性话题和女性人文关怀的展览项目,展期持续至5月15日,欢迎各位前来观展。
凝视与纠缠
魏星
向京和邢丹文都是具有内心强韧力量的艺术家,在于她俩都独自走在自己主动选择的道路上,并不顾忌他人的眼光和评判,坚守自己,也不在乎世事如潮流,滚滚向前;在于她俩细瘦的身体里拥有的一种强大能量,赋予了她们驾驭大体量作品的游刃有余的思想和行动力;在于她俩不断努力突破自己,在艺术的语言和表达上试图往前再进一步,不曾停歇。她俩首先是艺术家,因为其作品中蕴含的普世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其次才是女性艺术家,因为其作品在观念和语言的架构之下所表现出的精微细腻的心理和情感表达,以及对于女性身体所代表的政治和审美象征意义的敏感性和批判意识。她们的作品有一个共性,就是都从身体出发,从自身的主体性与他者、与世界的关系出发去建构她们的艺术创作。无论是向京早期的作品《你的身体》、《敞开者》,还是邢丹文的《我是女人》系列摄影以及影像作品《我无法感知我的感受》,都是从探索身体这个灵魂的容器开始,一边向内下潜,去测量人性的幽微和广大;一边向外延展,以身体去丈量世情,抵抗规训,批判现实。
向京作品的力量感和投射对象的多元与广泛,和对生命体的存在主义式的思考;以及邢丹文作品中对于都市空间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异化关系的关怀、想象与构建,都使得她俩首先是以独立的观念艺术家的身份受到关注,也使得她们的作品超出了通常的女性主义艺术的范畴。
向京和邢丹文的作品光谱比起大部分当代艺术家来说要广阔了许多,即有女性主义的诉求和气息,也有对于社会、人文和自然的宏观景观的表达和介入,尤其是对于普遍意义上的生命本体的追究。但作为女性艺术家,女性主义又成为了她们这个艺术家群体绕不过去的主题,就像向京和邢丹文的作品里所反复出现,贯彻始终的主线 - 在生活的荒谬与挤压之下那一丝不变的爱与欲望。那是生活的原动力,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唯一原因。女性主义在西方成为了政治正确的一部分,而它在中国的传播则经过了多重变形,最终消失湮灭在了日常物质生活的消磨中,并没有在社会意识和精神的层面上进化出中国的现代性版本。因此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向京和邢丹文等艺术家的作品作为一种抵抗性的和批判的力量就凸显了出来,并日益显现出它们的独特价值。比如向京创作于2006年的雕塑《敞开者》 – 这具肉身庞大的不可思议的光头女性雕塑,是一种有意识地对于社会审美和道德规训的反动与对抗,甚至是蔑视。它表情沉静安详,有着一种佛性的光辉,完全打开的身体犹如雌性的神祇,又像是一个坐佛,俯视着饮食男女,芸芸众生。
邢丹文早期也创作过一批表现女性身体性体验和感受的作品,以对抗性的姿态去挑衅男性社会的视线,充满了一种对自我身体的肯定和放纵,如同在《我是女人》系列里所表现的那样,女性身体不再是躲藏在帷幔之后被审视的对象,而是在自我独立的空间里的充满自信的绽放。这种绽放与审美、欲望和男性视角无关,而只与自我身体意识的觉醒有关。两位艺术家从这里出发,继续探索语言表达的新的可能性,同时将思索和创作的对象扩大到社会的层面,自然生命体的层面,精神意识的层面,乃至于后人类的超越性想象的层面。
这次两位艺术家将以她们作品的并置展示展开一场对话。这场对话是无声的交流,静默的较量,暗自的共情和感知的共享。作品中各种的凝视和眼光,以及隐藏的暗线和缠绕,交织成了一个充满隐喻的场域。向京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组大型情景式雕塑装置作品,艺术家借用了电影和影像语言,把多重记忆叙事和人际的多线社会关系以雕塑的形式呈现、凝固,用三维的雕塑语言去进行多维和多线索的文本构建,是立体和空间的蒙太奇。作品中的人物看似彼此有着紧密的社会和情感联系,但又游离在梦游般的状态。他们看似都在这条命运的河流上同舟共济,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但又仿佛各自陷入自身的故事中,处在不同的时空里。于是各自的命运纠缠与交织,与心理上的疏离和游移,形成了多条叙事线索,平行交错地出现在作品中,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组成了命运的一部分,而命运的河流将把我们带向不可知的远方,于是古老的形而上的提问将再次浮现在我们的心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向何处去?
如果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最终指向的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主义提问的话,那么邢丹文的作品《线》指向的就是更为具体的人性的复杂、纠结、和挣扎。两件作品隔着一段空间距离,彼此对峙,互相凝视,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一场诘问和对话。邢丹文的双屏影像《线》描写了一种复杂的母女情感与心理的纠葛,它直指中国式的家庭伦理,传统的父母子女关系,以及女性在当下的社会经济语境中所被赋予的角色。孟郊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现代的语境里不单指向的是爱,也同时是羁绊、束缚;它是关于亲情关系的吟唱,也是两个独立生命个体之间的拉扯、较量,是两个时代和两个世界的思维方式的碰撞与撕裂。在视频里母亲既是一种眷恋孺慕的对象,也是一种需要对抗的权威和背影。它是德勒兹的《反俄狄浦斯》的镜像式的映照,超越了类型化的恋母或恋父情结叙事,而是代之以多维的线索结构,在家庭的伦理关系的视野之外,指向了更为复杂和多面的形成因果,引导观众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层次的视角去分析和解读。
在《线》这件作品里,邢丹文试图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权利的复杂性。屏幕的一边是母亲沧桑的手,充满了爱意和关切,日复一日不停地编织;屏幕的另一边,女儿穿着这件毛衣裙,在奔走中,衣服被渐渐拆解。当女儿的身体慢慢地裸露,一种解放了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裸露的身体在城市的车流中奔跑,这既是自由的象征,又同时意味着失去了保护,身体变得脆弱和易受伤害。但即使面临着伤害的风险,对心灵自由不可遏制的渴望仍然驱使女儿不停地前行。这两组行动看似各行其是、相互对立,却又互为彼此的开始和终结。《线》与《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人性的深度、温度,人与人之间的纠结缠绕的各种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于每一个人类个体命运的影响。
邢丹文的影像作品试图以一种温和却又暗藏激烈的方式去表现人性的问题,而向京的作品中则有从容和超越,也有狠厉和冷酷,幽默与温情,以及叛逆和彷徨。它同时从女性的身体性和社会性出发,在具体的表象之下探索人性之海中最幽深静谧的角落。观看向京的作品,犹如阅读一部“卡夫卡”式的小说,或者是经历一场荒诞的戏剧场景,不论是庞然大物的光头裸女,还是百无聊赖地躺在床榻之上的杀马特女孩,亦或是透过墙缝窥视某个秘密画面的office lady,她们都像是等待戈多里的那两个主人翁,被投放到一个巨大的虚无里,体现了艺术家对于她所生存的世界的一种深层次的存在主义式的思考。与邢丹文的《药》摄影系列对望的,是向京的《异境-彼处》和《尽头》,它们表达的同样是对于日常生存,对于当下庸常世界的焦虑,以及对于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的理想主义世界的想象和向往。它们和邢丹文的单屏录像《我无法感受我的感知》,都是对于生命困境的反思和关照。影像中背部赤裸的女人身体的缓慢扭动和背部皮肤肌肉的烧灼和痉挛,反映了现代人心理和精神的双重“病痛”。通过表现肉体的脆弱,将精神和内心的欲望与痛苦视觉化,与向京的雕塑《异境-彼处》里那个手臂向前无限伸展变形,却始终也抵达不了那只象征着彼岸世界的小狗的女孩一样,代表了当下社会人们普遍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
无论是向京的雕塑装置,还是邢丹文的影像和摄影作品,其实指向的都是一种空间的距离性和自足性,各种关系就在这种社会空间里展开,缠绕,蔓延。空间就是政治,空间的距离、大小,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边界,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指征。这些艺术作品的诉求最终都指向了个人人格的独立,以及身体和空间性的自主与自由。
在一场艺术空间里的邂逅,将邢丹文的影像和照片与向京作品中的那些或是迷茫,或是慵懒,或是狡黠的,仿佛处在另一个超时空世界里的人与动物连接在了一起,组合成了一种新的对话关系,也带来了新的阐释和解读。它们隔着一定的空间距离互相凝视,沉默对话,似乎能够从彼此的作品中感受到对方的脉搏与呼吸。身体的空间性与情感和思想的空间性籍由这些艺术作品构建起了一个临时的空间场域。这个场域所想要传达的就是爱与被爱,逃离与审视。场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观看者,也是被观看者,也是自我和他者身份的建构者。在这里自我和他者,自我与社会,命运与性格之间的交织复杂的联接使得我们每个人都时刻处在凝视与被凝视,纠缠与被纠缠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组成了命运之网,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个网中人。爱与伤害、欲望与情感、自我和他者,沉沦与超越,是人性结构中永恒的DNA,这种人性的双螺旋结构,在向京和邢丹文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彼此凝视与纠缠,人性因此而得以丰满,人性也因此而可能得以超越。
· 关于艺术家 ·
向京(Xiang Jing),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雕塑艺术家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有国际声誉的当代女性艺术家。她的创作实践紧紧围绕着人的生存状态这个主题展开,并在具象艺术的抽象化上开拓出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路径。她的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都散发着一种超现实的疏离感和孤独感,这种永恒的疏离和孤独感在很多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比如米开朗琪罗、库尔贝、梵高、高更、弗里达、培根等。正是这种品质赋予了他们的作品一种普世的人性价值,而我们在向京的作品身上也同样可以发现这种品质,在她作品那无与伦比的细节描画所达到的高度具象写实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对于人性温度和日常理性的深刻怀疑。
与其说向京是一位女性艺术家,不如说她是一位有着女性的敏锐感知度和视角的艺术家。因为她的视野要远远超出寻常的女性主义这个范畴,超出性别关系,超出族裔和文化的边界,扩大到了所有生命的层次。她的作品所关照的对象不仅仅是中国社会中的女性,同时也对普遍的现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发出了疑问,通过塑造一个个剥离了具体身份的,或嘻戏、或迷茫、或无聊的人物形象,发出对于生存,对于存在的形而上的提问。
向京曾在众多机构举办个展,包括上海龙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及上海美术馆。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广泛展出,并被重要国际机构收藏,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的Chazen美术馆 (Chazen Museum of Art)、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最近参与的一个重要展览是由挪威利勒哈默尔美术馆策划,并在欧洲多地美术馆巡展的“出走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身份”群展。
邢丹文(Xing Danwen),中国当代重要的观念艺术家和影像艺术家,1992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随后获得亚洲艺术基金学者交流奖学金到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留学,2001年获得摄影和多媒体专业硕士学位。
去美国留学后,她的思想受到美国女性主义艺术家Nan Golding和Sindy Sherman的影响,开始探索女性主义的主题。邢丹文创作于90年代末期的系列摄影《我是女人》,以她的女性友人荣荣作为拍摄对象,试图通过表现镜头下那些女性的对自己裸露身体的坦然自信和眼睛里那种清澈的凝视甚至是逼视,来消解男性社会的观看和审美,同时也是对中国社会女性主义思想觉醒的呼唤,这也使得她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最早一批从事实验影像艺术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记录者;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女性主义主题的艺术家之一。邢丹文于2002年回国,正值中国的经济腾飞和城市空间的扩张与蔓延,她的作品因此转向了对于都市风景,都市人的精神状态,和物质消费社会景观等等更加社会性题材的表达与反思。她也同时为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和法国解放报等国际媒体工作,用她的摄影作品反映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所以她的作品同时具备了女性主义的细腻、敏感,同时又有着宏大叙事的洞察力和人文情怀。
作为一位突出的运用摄影和新媒体创作的艺术家和杰出的女性代表,邢丹文的作品广泛地被国内外众多优秀学术性杂志出版及艺术评论人反复提及,成为当今国际艺术界的学术话题之一,被编入多本重要的国际书籍。其作品在国内外众多的美术馆和国际性双年展、三年展上展出,诸如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洛杉矶盖蒂博物馆、巴黎蓬皮杜中心、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鹿特丹Boijmans Van Beuningen博物馆、悉尼双年展、横滨三年展等;并被国际重要的艺术机构包括伦敦V&A博物馆,香港M+希克收藏,央美美术馆,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USB瑞士银行,FNAC法国国家文化基金,比利时Lhoist集团等收藏。2017年,她的个人回顾展在北京红砖美术馆举行。2018年,她获得了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提名奖。2019年,她被日本版《时尚芭莎》杂志评为25位“亚洲艺术女性”之一,排行前10名。
· 关于策展人 ·
魏星,现为独立策展人,中国传媒大学跨媒体艺术中心特邀学术主持。曾担任知名艺术机构艺术总监,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首席策展人,以色列BMCA艺术基金会顾问。
购票及入场须知
1. 一人一票,持票入场,如需分批入场,请分开下单;门票仅供单次入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