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薛若哲:「通向」

开幕时间:2023-09-09

开展时间:2023-09-09

结束时间:2023-09-30

展览地点:蔡锦空间

展览地址:北京市798艺术区七星东街311楼502室

策展人:冯兮

参展艺术家:薛若哲

主办单位:蔡锦空间

展览介绍


写在“通向”的路上

应该是去年,蔡锦老师约我在她的空间,策划一个项目,定档在今年的10月。回想着蔡锦空间的过往项目以及合作的艺术家的调性,设想和一位不以项目作为主体方向和创作单元的艺术家合作,于是脑子里出现了薛若哲。在和若哲沟通后,获得了他对空间的兴趣和档期的认可。首次交流,达成了需要回避空间中巨型机器给予的强烈的语境关系,让项目尽量少的被物理空间的信息侵略与同化,争取一种建立轻巧的、带着与现实的回应,并努力与上一个项目建立某种上下文的展览语言关系。同时,基于空间在展览语言的层面,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它对于展览的可能性、延展度、能量的转换机制,以及身体如何在场如何消失等问题。并以书信、邮件、图片、文章等各种的形式,回复或追问对方。以此,在一定时间的长度中,形成无数次对于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交流过程,而不局限于方案的讨论。

2022年10月15日,薛若哲寄出给我手写的第一封信,讲述了创作作品的思路和关于当时个展的部分想法,引申出其对绘画与绘画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绘画本身与空间的关系。空间在展开绘画之前便被思考进了预设,绘画的过程同时成为塑造、建立、展开,甚至转换空间的过程。薛若哲除了画家的身份之外,每年都在不同的机构空间,做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人项目,避开绘画的方式,或将其视为项目呈现的其中一个步骤,更加明确的表达现实世界激发于内心的感受。收到来信,我异常兴奋,阅读后将信放在了属于它的档案盒中,幻想着一段美好交流的开始。然而,开始只是个开始,因为我个人的原因,直到今年4月15日在侨福美术馆的公众号《芳草说》上才刊登了一片题为“情感塑造的空间”的文章,作为给若哲来信的回复,由于字数所限,简单地讲述了几个展览中,如何表达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塑造情感空间的关联。由于我的拖沓,多渠道与方法交流的方式,以失败告终,对此我非常自责。交流和讨论的部分原本是项目的核心,完全在未知的前提下,试图去建立起一个未知的工作,也许很好也许很差,目的性降到最低,蔡锦空间和项目成为我和薛若哲真正认知对方的通道。然而,被我的“愚蠢”和“琐事缠身”的借口,堵死在了开始的位置。

蔡锦空间中心的大机器,是整个空间最为重要的信息核心,它可以轻易的影响甚至反噬艺术家项目中的展览语言,这便是物理性的语境“障碍”。在之前的项目空间语境的重新设定中,我个人对王光乐的《红磷》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与好感,他将匹配画家身份的麻布画框包围住大机器的身体,使其凭空消失在原地。黄色捆扎带禁锢的画框,如同画家被系统所束缚着的身体,在语境中,既把空间转换成了工作室,也把绘画的材料转译成语言的工具。同时,表面露出的那张《红磷》,再次将身份语言带入展览语言,产生了如同作为墙垛、柱子、墙面的物理形式,并保持着作品本身的多重转换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足够强悍的语境改造后,如何处理和连接之前展览发挥出的优势,以及巧妙的脱离大机器的物理干扰,成为薛若哲和我思考的一个内容,当然,这仅是关于展览语言的一个局部。

在薛若哲寄出来信的当天,李怒在蔡锦空间的项目《别上楼》开幕,他选择了不进入空间的方式,将观众的身体作为展览的“主体”,“别上楼”引发的不同心理和行动,在空间外展开了它的开放性。通常室外的空间被甩开在展览或项目之外,属于吸烟或闲谈之地,李怒巧妙的将语言铺陈在语言载体的外部,既躲开了空间中物理信息的干扰与侵袭,同时延伸了空间身体的长度和知觉。李怒的“别上楼”亦成为需要展览上下文关系承接的线,供薛若哲和我煞费苦心。

那么,“通向”是什么?每个人的“通向”都被限制在指令和众多的障碍之内,“通向”真的成为了那三个永恒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往哪里去?也许,“通向”是路,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腿和脚是自己的,具体的方向则需要听从,而不是思考与选择。回到展览语言,楼梯是每一个楼层空间的必经之路,薛若哲选择楼梯的形制和功能,作为赋形的基底,将最易识别的金属隔挡材料,与人走向空间的行为,连接成为“雕塑”的过程,与室内被塑形过的“道路”,共同完成了“通向”的选择与提问。同时,尽可能的遮蔽了空间中可视的信息源,使“通向”的路尽力从身体与行动转换到视觉上的关联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同时产生作用,让“通向”成为自我想象的空间。另外,在获知艺术家徐丝易的项目是将蔡锦空间设置为公共空间,对公众完全开放后,作为下一个项目,“通向”的空间选择和展览语言的关系上,封闭的部分与其有着语言上下文的关联,项目也有了链接式的咬合度,误打误撞地贴合了薛若哲和我关于在一个空间的展览之间,如何建立语言的关联性,以及展览语言上或承接、或破坏、或有意避开的明确展览意图,偶然又幸运。“通向”也在完全开放自由度的后面,重新走上了限制的道路,不知何日抵达。

“通向”是不知方向的茫然,与谁一起的困惑。与生命同题,在没有到达前或结束前,也许只能奋力的活在路上。

冯兮/文

艺术家介绍

薛若哲1987年生于江苏,2012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2015年硕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绘画系。曾获得纳威·博斯顿奖,高登-卢顿造型艺术奖,和汤姆·本德海姆具象绘画奖等。并于 2 0 2 2 年 入围 了 杰出亚洲艺术大奖 。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和广州。

策展人介绍

冯兮,高中缀学,曾从事复杂多样的社会工作。后因兴趣沦落为策展人与代课老师,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