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幻屿
开展时间:2023-11-10
结束时间:2023-12-31
展览地点:艺库1&2|艺仓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策展人:高哲君
参展艺术家:韩倩、李继忠、Yael Sloma、Lebohang Kganye
主办单位:艺仓美术馆
1.2 km waterfront stage of wū wù wù
潮来潮往,海纳百川。上海艺仓美术馆建于黄浦江之上,伴随着潮声船鸣,时刻思考想象着艺术与美术馆的边界和真实。展望未来,一二里地的水岸从此开放为在地泊岸的码头舞台,欢迎八方创意自由松弛地停靠、休憩、交流与表达:视觉的、声音的、表演的、音乐的、剧场的、所有人与自然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浦,风乎艺仓,咏而归。在码头计划里,我们一起感知四周的流转变化,探索当下的无尽可能。
——艺仓美术馆馆长 余光照
艺仓美术馆码头计划将于11月10日至12月31日呈现展览《迷雾幻屿》。本次展览聚焦在韩倩、李继忠、Yael Sloma、Lebohang Kganye四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之上,以“家”作为核心概念意向,展示他们围绕家族记忆、移民身份、(后)殖民历史等议题展开的部分创作。四位艺术家立足于不同的观察视角,运用不同创作方法,结合各自各异的文化背景,再现了他们对家以其延伸话语的沉思;通过这些形态多元的视觉图景,邀请我们在一个充满变动、发展、流动的背景下开启讨论和行动。
在近年来的移民和边境研究中已经对家的概念提出了挑战——将其视作一个不稳定的概念,而非一种代表怀旧,可追溯,抑或是文化本源的稳定象征符号。在这一视角下,家会被视作一个非真实又非想象,非经验却也非先验的空间,幽灵般悬浮在自然与文化之外,游离在地域,种族,历史,政治等向度边缘。如同漂浮在被迷雾笼罩的大海之上的岛屿,伴随着内涵转变,其边界随时漂移,外观不断变幻,触手可及却遥不可及;正如威尔士单词Hiraeth所指代的那般,一个无法回归,甚至未曾存在过的,永不会到来的家园。
展览以视角迥异的艺术家,从不同的向度诠释这一主题并延伸到不同的个体经验。韩倩的最新影像作品《阿拉伯婆婆纳》将祖母因为工业建设迁移至武汉青山、成为当地第一代移民的旅程和阿拉伯婆婆纳的旅程编织在一起,通过植物形态学的描述方式构建旁白主线,最终发问:“对故土的归属感和寻找自我身份的旅程将如何行塑个体生命?”
以色列艺术家Yael Sloma的作品则挪用了好莱坞音乐、口述证词、自然景观等不同元素,探讨了构建移民后裔身份的不同故事和组成部分,并质疑了记忆的真实性。而南非艺术家Lebohang Kganye的三频影像装置呈现了两段通过命名与清理行动进行的治愈表演。通过采用与南部非洲用以传承家族起源的氏族颂歌相仿的表演姿态,作品展现一幕充满黑人女性力量的场景,作为一种抵制历史掩盖的行动,以确保它不成文的连续性。
艺术家李继忠将带来其研究型艺术项目《无限列车》(2020-)中的两部影像作品《虚无乡远》和《地上地下》。项目以战争历史作出发点,审视二十世纪初由日本帝国提出的一个巨型基建计划——「大东亚纵贯铁路」作为研究方法的框架,集中审视东北地带作为欧亚大陆交接的纽带,跨国界的铁路系统与基础建设在各国的权力拉扯下,人类迁徙的流动性、建设的劳役、情感创伤、身份建构与转变,以及「国家创造」等具体概念。打捞在历史中浮沉、最终被遗忘或抹去的人们。展览中另一件展出作品《挖掘工》记录了艺术家一次挖掘土地的过程,却也暗喻了我们持续面对的问题:历史的真相究竟被埋在何处,而个体的归宿又该去向哪里?
艺术家以影像为枝条,搭建一处无法完全抵达的栖居,企图让作为异化现象的社会问题,在生命放逐的暂停中得到调解。迷雾幻屿漂浮于我们的视线之间,且唯有经过对它严肃的持续注视,才可能提出问题:不同的具体向度如何指向终极的理想家园?非诗意栖居的转折是否以及何时在我们这里出现?我们的所作所为又如何对其做出贡献?
#2
关于艺术家
韩倩
(b.1993)
2016年获得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艺术版画学士学位,2021年获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高等艺术造型本硕双学位。韩倩的创作实践以录像、装置、行为、版画与写作为媒介。她目前的工作围绕着家庭三代人的历史脉络展开追溯,以个人身份线索、特定历史和人类之外诸物变迁三者的纽结为主要脉络。伴随着工业变迁的迁移、身份政治和地缘认同,以后人类的视野探寻在历史中被遮蔽的个体及记忆。
李继忠
(b. 1985)
李继忠的研究式创作主要关于历史编纂、意识形态与情动。李氏现在于英国伦敦,香港,与中国大陆之间徘徊。李氏从早年探索档案系统之于历史书写,其后发展以档案学为方法,延伸至跨学科研究式创作实践——当中包括出版、批判性虚构、群众参与及创建档桉库。李氏于2017年开展了六个以「错置/迁移」作命题的研究式项目系列——在亚洲脉络中探索人口、物质流转及殖民权力矩阵(colonial matrix of power)中所纠缠的地缘情感政治与无法被归档性。
李氏近期展览包括Sharjah Biennial 15: Thinking Historically in the Present (阿联酋,2023)、Wandering, Walking(韩国光州 Asia Culture Center, 2023)。李氏于2022年获得由哈佛大学皮博迪考古与民族学博物馆颁发‘The Robert Gardner Fellowship in Photography’、2020年获亚洲文化协会颁发Altius Fellowship以及2018年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艺术新秀奖(视觉艺术)。
Yael sloma
(b.1987)
Yael Sloma 1987年生于以色列,是一位影像艺术家,通过流行音乐和电影探索宗教神话的表现。Sloma 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获得硕士学位,并获得以色列贝扎莱尔艺术学院的荣誉学士学位。
最近,Sloma 获得了以色列文化部的社区艺术奖学金、Mount Royal 新兴艺术家奖,并参加了纽约的LABA艺术奖学金项目。Sloma 曾在多个展览中展出,包括耶路撒冷的艺术家之家、雅法的Almacen画廊、特拉维夫电影协会、纽约的14th Street Y、巴尔的摩的皮尔博物馆、耶路撒冷的Manofim、维也纳的Museumsquartier、法兰克福的St?delschule、阿尔勒的Rencontre d'Arles(法国)等。
Lebohang Kganye
(b.1990)
Lebohang Kganye居住和工作在约翰内斯堡。Kganye于2009年在约翰内斯堡的Market Photo Workshop学习摄影,并在2011年完成了高级摄影课程。她于2014年获得约翰内斯堡大学的美术学文凭,目前正在维特瓦特斯兰德大学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她曾获得的显著奖项包括2021/22年Images Vevey大奖、2020年Paulo Cunhae Silva艺术奖、2019年Camera Austria奖以及2019年Rolex Mentor & Protégé艺术计划的决赛入选。
作为2022年Foam Paul Huf奖的获得者,2023年Kganye在阿姆斯特丹的Foam举办了她的首个欧洲回顾展览,题为“Haufi nyana? I've come to take you home”。她的个展“Shall you Return Everything, but the Burden of Kanye”的新委托作品目前正在科隆的Rautenstrauch-Joest博物馆展出。
#3
关于“码头计划”
“码头计划”(Dock Project)是艺仓美术馆旗下的独立艺术项目。立足于黄浦江岸,它秉持多元开放的实验精神,突破传统的“白盒子”模式,以打造1.2公里无边界艺术江岸舞台为目标。通过在美术馆所处的滨江大道信塔、艺库等场地举办各类艺术跨界活动——如版画艺术节、滑板节、涂鸦、放映会、音乐节等时尚潮流活动;并围绕展览展示、讲座对谈、工作坊、实验音乐表演、艺术驻地、公共艺术项目等展开交流学习;“码头计划”将陆续邀请不同艺术家、策展人、音乐人、设计师、研究者共同加入对话,就展览、教育、公共项目、写作出版、艺术跨界等内容,持续开发具有跨文化、跨学科思想精神的创新实践,并不断探索符合在地语境的艺术生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