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邬达亚洲个展
开展时间:2024-01-17
结束时间:2024-03-16
展览地点:白立方香港
展览地址:香港中环干诺道中50号
参展艺术家:莱昂·邬达(Léon Wuidar)
主办单位:白立方
白立方香港荣幸呈现莱昂·邬达(Léon Wuidar)的绘画和纸上作品个展,这也是艺术家在亚洲的首次个展亮相。本次展览记录了莱昂·邬达长达六十年的卓越艺术生涯,所选画作从20世纪60年代初跨越至今,展现了其创作中充满活力的极简形式与他独特而严谨的精准技艺完美结合。同时展出的还有艺术家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从未公开展出的纸上作品,进一步展示了艺术家对色彩、线条和构图的持续尝试。
邬达自 1960 年起担任绘画教师,并从1976 年开始担任平面艺术教授。他的抽象作品融合了多种风格的影响。其中,各种图像元素探索性的排列形式是向开创性的抽象主义大师本·尼科尔森(Ben Nicholson)致敬;神秘而奇特的图像主题则让人联想到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和勒内·马格里特(René Magritte)的超现实主义想象。穹顶拱门、带有凹槽的圆柱、投射的阴影和装饰图案等凸显了与建筑元素的呼应,而有机蜿蜒的线条则令人联想到生物形态的生长。
邬达于 1938 年出生于比利时列日(Liège),他的早期作品与童年时期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形成了共鸣,除了对家乡城市周围的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观的美好回忆外,被毁坏的桥梁和无情冷酷的军事建筑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画廊的二层展厅,呈现了一系列艺术家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绘画作品,着重讲述了艺术家早期对抽象主义的尝试。尽管邬达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正式放弃了具象绘画,但其这一时期的画作依旧通过形式自由的笔触、柔和的色调和平滑、有机的边缘暗示了一个可见的世界。艺术家回忆说,"这种在间接的艺术形式和可见世界之间的来回是一种游戏,我无法停止游戏"。
1967 年的油画《变形》(Métamorphose)通过标题和构图巧妙地展现了一个节肢动物的清晰轮廓。画面中宽阔的单独一笔,让翅膀、脸部和前腿逐渐成形,而相应的第二根线条则勾勒出后腿和躯干。除了眼睛和触角这两处灵动的标记外,构图摒弃了更细节的雕琢,而是通过灰褐色、石墨色和柔和的灰蓝色这些基本色的层叠描绘出图像。邬达的早期作品《le 14 avec vue sur le Jardin 23》(1966)也采用了类似的色调,被切开的球体和土黄色的长方形暗示了园艺迷宫的复杂设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央的明亮区域将迥然不同的形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
"我的画就像室内场景",艺术家表示,“17世纪那些简朴的小幅油画,甚至意大利画家和版画家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的作品,都散发着同样的亲密感。”《Le Maure》(1972)也折射出了这样的氛围:画面中央一个缀有华丽卷须的蛋形图案放在基座上,旁边则被两个黄色宽阔拱顶围起。这些图案又进一步被淡紫色和金色的条纹边框包裹,引导观众的视线向内观看,朝向中心不对称的具象图案。对于这件作品,邬达指出,"我记得摔跤手蒙着脸的形象,这让我想到了这种圆润、生动且对比强烈的形状。"
这幅作品以及后来的《Tige 20 Juillet 77》(1977)所表现出的美学冲突在邬达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非常明显——艺术家倾向于一种更加严谨的几何抽象形式。作为邬达20世纪70年代的另一件重要作品,《Tige 20 Juillet 77》描绘了一个带有穹顶的大厦形建筑物,下方由两根球形横梁支撑,并逐渐向上变细,汇聚到一根垂直的指针上,而这根针又向下穿透顶点中心。在这件作品中,邬达受到了公共纪念碑基座设计的影响。这些基座 "固定在底部,并向上收缩,以便在顶部安装将军的形象"。在此,取自作品名中的"针"的形象代表了构图平衡的最高权威,同时也破坏了下方实体图形的稳定和谐。
邬达与已故比利时建筑师查尔斯·范登霍夫(Charles Vandenhove)相识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并保持着长久的联系。邬达绘画风格的变化也体现出与粗野主义建筑棱角分明的几何图形的密切联系——这也是范登霍夫最为知名的风格。他们之间的友谊促成了许多合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邬达1972年委托范登霍夫为他设计了位于比利时埃斯纳(Esneux)的住宅和工作室。
相应地,邬达也为范登霍夫的建筑项目做出了贡献,包括列日大学(University of Liège)的室内外场地设计,在那里他与艺术家同行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和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进行了合作。谈及他与范登霍夫的紧密关系时,邬达说:"查尔斯·范登霍夫和我都喜欢工作、研究和复兴,都偏好简约却又需要思考的东西"。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邬达画作中的元素明显减少,这说明艺术家开始转而投入于更具平面图像技术的抽象形式——简约、风格化、大胆的轮廓和硬边几何。而在作品名方面,邬达放弃了早期作品中具有暗示性的标题,转而使用时间标记;他撇除了任何萦绕于画作的指涉性解读,从而获取更为自由、更具反思性的联想,同时也暗示了个人经验或是记忆中某个特定时刻的风景中的光影。在展厅一层呈现的精选画作,将艺术家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四十年的不间断创作实践进行了整合。在这段时间框架内,邬达的作品建立了一种连续性,展示了艺术家对形状、线条和平衡的统一性的持续关注。
《1982 年 12 月 8 日》(8 décembre 1982, 1982)通过充满活力和色调对比强烈的配色,延续了邬达早期绘画的轻松氛围,并与十多年后创作的重要作品《1994 年 6 月》(Juin 94, 1994)相呼应。这两幅作品都是邬达风格演变的代表作,其主要特点是暗示着与具体艺术(Concrete Art)相关的硬边几何形状。值得注意的是,两幅作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每件作品中央都有一条垂直线穿过画面,并采用了橙色、蓝色和黑色调,镶嵌在一个芥末黄的窄边画框中——艺术家在画面中描绘的画框与之形成了双重画框。这也是邬达在20世纪70年代常采用的一种手法,让绘画成为进入其世界的窗口或门户。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这是为了确保 "内部的图形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尽管这两幅作品具有某些明显的共同特征,但它们也显现出了不尽相同的细微差别。
例如,《1982 年 12 月 8 日》采用了较为温暖的三次色色调,而《1994 年 6 月》则以鲜艳的橙色为主色调,并以中景处的单色图案加以点缀。在《1994 年 6 月》中,将画面对等分的线条固定于画面上下两端,而在《1982 年 12 月8日》中,垂直线是不对称的,被一条对角线分割线打断,形成一种向内的运动,让人联想到斐波那契螺旋线。
本次展览还首次展出了邬达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创作的一系列拼贴画。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以幽默风趣的几何图形展现了一系列双重性:灰度图案与鲜艳的彩色片段交错,直线条纹与自由自在的大理石花纹相碰撞,硬边轮廓与不规则的有机形状相映成趣。邬达将旧书封面碎片作为图画的一部分,在平面和感官触觉之间展开了有趣的互动。
正如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所言,邬达的作品扎根于严谨的技术控制,巧妙的幽默感又为作品赋予了生机。他的画作也证明了艺术家一生在绘画方面的探索,并始终保留了一种独特的、来自于 "极端简单和极致精妙"的存在感。
|关于艺术家|
Léon Wuidar. Photo by Guy Kokken
莱昂·邬达 1938 年出生于列日,如今生活和工作于比利时埃斯纳。他近期的个展包括伦敦白立方梅森广场空间(2022和2018);布鲁塞尔Rodolphe Janssen画廊(2021、2018、2017及2016);比利时大霍隆(Grand-Hornu)当代艺术博物馆(2021);瑞士苏黎世Museum Haus Konstruktiv(2020);伦敦白立方柏蒙西空间(2018)、布鲁塞尔Bibliotheca Wittockiana(2010)、法国里尔 L'Espace du Dedans(2009)和德国波恩 Gesellschaft für Kunst und Gestaltung(2007)。
他的作品还参加了众多群展,其中包括法国罗涅(Rognes)Bonisson 艺术中心(2023)、法国穆昂-萨尔图(Mouans-Sartoux)Espace de l'Art Concret(2015)、比利时蒙斯(Mons)BAM(2014)、布鲁塞尔René Magritte 博物馆(2010)、比利时列日现当代艺术博物馆(2005)、意大利 Ricerca 的 Ville Ponti(2001)以及荷兰阿默斯福特( Amersfoort) 蒙德里安故居博物馆(Mondriaanhui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