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洪波:行走在水墨与青绿之间(深圳站)

开展时间:2024-02-24

结束时间:2024-03-26

展览地点:深圳美术馆(新馆)3层12-13号展厅

展览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腾龙路30号1栋

策展人:陈履生

参展艺术家:洪波

主办单位:深圳美术馆 桂林美术馆

协办单位:天津美术馆 杏坛美术馆 中视艺术

展览介绍


展览简介

此次展览展出洪波作品五十多件,涵盖绘画、装置、拼贴。

展览共两大单元,分别为:物有物无、又见青绿。

物有物无 ——展出洪波近三年来的主要山水绘画作品。他用中国的水墨所表现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这样一种感觉,让人们知道了水墨表现力的超乎寻常。他所努力的是中国水墨和地域相关联的一种探讨和追求,所以,在与传统水墨画的发展相关的笔墨表现上,他的传承与发展更多的是在变法中显现出他的水墨的现代性。因此,现代性的表现就在他的艺术追求中成为一种独特的力量,推动了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包括艺术的转型。这批作品既有现代性形式美感,又深刻彰显传统笔墨的意蕴格调,洪波用其走向意象化和符号化的笔墨语言,将自然山水转化为现代山水的视觉体验,融合浓墨激情挥洒赞美新中国的大好河山。

又见青绿 ——是洪波试图用新的媒介实验来探索传统艺术的多种可能性。装置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观念以及方式的转换,已经由画变成了一种制作,作品超越了水墨画的范畴而显现出了新的追求和新的方向。在一个新的观念中来呈现一种新的发展路向,而这又是以他过去所创造的图像为基础。这也可以看做是洪波在阶段性中的再出发,是他与过去缠绕的一种新的山水建构。洪波希望用新的方式去建构心中的山水。这样一种装置艺术又成为他的山水画的一种补充。这装置对于其山水的意义,是一种古与今的对话,是用今天的装置来对话传统的水墨,是用青绿来诠释墨分五彩,构造一个全方位的或者是不同角度的新的山水的表现。他让人们思考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某些变异,或许是丰富本体,或许是丰富中国山水画的当代内涵以及当代发展的诸多的新的内容。

序言

洪波从写到拼贴、装置的发展

陈履生

洪波的艺术发展以及近作让我感到意外。

在洪波过往的水墨画作品中,表现出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水墨画家在美国发展的成就和特点。他用中国的水墨所表现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这样一种感觉,让人们知道了水墨表现力的超乎寻常。洪波笔下的美国山川以及旧金山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经由他的笔墨转换,不仅保留了中国笔墨语言中的气韵,还有这异域山川的那种特殊性。这或许就是地域变了,笔墨不能不变,和“思想变了,笔墨不能不变”是一个道理。他所努力的是中国水墨和地域相关联的一种探讨和追求,所以,在与传统水墨画的发展相关的笔墨表现上,他的传承与发展更多的是在变法中显现出他的水墨的现代性。因此,现代性的表现就在他的艺术追求中成为一种独特的力量,推动了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包括艺术的转型。

然而,在洪波近期的作品中却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的类型,其拼贴和装置作品让人感到意外,又让人们在感到意外之余感受到一种清新扑面而来。显然,这已经超越了水墨画的范畴而显现出了新的追求和新的方向。在洪波近期的新的追求和新的发展方向中,有着他自己的方式,这又让我想到古人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那么,洪波的这种转向或许就是“咏歌之不足”之后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样一种为了解决在艺术上“不足”的方式,不择手段的舞之蹈之,实际上就是在一个新的观念中来呈现一种新的发展路向,而这又是以他过去所创造的图像为基础。这也可以看做是洪波在阶段性中的再出发。

在以拼贴所构造的视觉图像的方式中,人们依然可以看到了洪波以往的笔墨色彩,依然可以看到与以往关联的那种画面的背景。在他的拼贴中,材料所显现出来的质地以及相互关系,并非是一种自由的想象,而是与过去缠绕的一种新的山水建构。因此,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观念以及方式的转换,已经由画变成了一种制作。这是非常矛盾的两个方面,因为就画而言,他的水墨画是来自心胸的直接的抒写,而拒绝制作,这是不可调和的。因为制作对于“写”的消解的一般认同,来自中国传统文人画对于制作的反感,它被文人艺术嗤之以鼻,所以,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然而,现代艺术中的拼贴,包括制作,则是司空见惯,成为现代多样性中的一种语言方式和审美内容。这正好像古代篆刻以刀代笔那样,只是换了工具材料所表现的方式的不同,是一种共融共通。

洪波的拼贴作品所展现的是他利用材料所构成的一种心中的想象。他好像厌倦了平面,也想在水墨氤氲中看到皱褶,而这个皱褶又通向了他驾轻就熟的山水中的皴法,实际上是写的方式的一种转换。这之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时候已经脱离了宣纸本体的写的方式,尽管这之中依然有颜色的变化,有黑白关系,也有疏密和布局,而由媒材、质地所呈现出来的内在的联系,在相似的形式美的法则中,这样的拼贴依然让人们看到了形式语言中的那些特别的内容。透过这些特别的内容,人们似乎能够看到它与自然的某些联系,当然,这是一种审美的想象。尽管这种审美的想象可能超脱了绘画本体,但是,依然是其作品给予人们的一种美的传达。在洪波的装置作品中,他试图构造一个与他的山水相联系的那些具体的内容,而这些具体的内容或许是他所构造的一种不同于过去的新的山水。这是完全通过拼贴而成的似是而非的山水,可能是他自己所画山水的某个局部的放大,实际上也是拼贴艺术的发展,他的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所表现的是他已经不满足于纸上的那种平面化的表达,也不满足于那种墨分五色和气韵生动。对于这样一种追求,发生在同一位艺术家身上,所表现的是洪波对于新的艺术语言和方式的追求,或者说他不满于过去的那种传统的“写”的方式,希望用新的方式去建构心中的山水。

然而,他还不满足于拼贴,更不想浅尝辄止。他想延展对于青绿的把握,所以,他又用装置的表现来扩大他的视域,从而让人们看到这一步一步的变化过程。在洪波的装置作品中,人们看到的是中国传统青绿山水发展, 这同样也能看到与他的“写”的方式之间的一种关系。洪波只是把“写”的笔墨架构转变成了装置中的一种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所以,他的装置又像一件青绿山水的雕塑,有峰峦的彼此重叠以及高低错落等具体的内容,包括建构的方式和方法,而这样一种装置艺术又成为他的山水画的一种补充。非常有意思的是,他把那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青、绿山水装置,又通过不同方式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视觉系统,所反映的是一种搭积木的原理,是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青绿。尽管其中的每一个单元与整体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可是,单元的独立性依然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依然可以看成是一件独立的作品,这是由拼贴到装置的发展。

中国的青绿山水是一种不同于水墨的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所包含的石青、石绿、赭色等同样是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标识。洪波的这样一种装置对于其山水的意义,是一种古与今的对话,是用今天的装置来对话传统的水墨,是用青绿来诠释墨分五彩。这样一种对话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义,既有文化传承中的矛盾和对立,也有文化传统中的继承与发展,其核心依然是在山水范畴之内来延展它的表现和美学意义。所以,当这些作品呈现在一个展厅中的时候,或者呈现在不同空间中的时候,所呈现的又是另外一种特别的空间和结构的关系,这就是不同于“写”装置,就是远离绘画而接近于雕塑的装置。

对于洪波这样具有深邃思想的思考以及艺术的表现,已经超越了一般山水画家的表现,也超出了以往的笔墨表现方式。他给我的启示是,一位艺术家是一以贯之的在笔墨上下功夫,去发展,还是多渠道的努力,多方向的发展,以构造一个全方位的或者是不同角度的新的山水的表现。

洪波的青绿山水装置是一种新山水的表现。不管是拼贴还是装置,甚至是其纸上的笔墨,都显现出了中国山水画在21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可能性。洪波通过这些山水画、拼贴、装置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生命力。他让人们思考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某些变异,或许是丰富本体,或许是丰富中国山水画的当代内涵以及当代发展的诸多的新的内容。这是洪波给予我们的令人们眼睛一亮的新的表现,新的发展。所以,他给予我的意外或许正是我所期待的他的新的发展。

2022年11月13日于合肥

艺术家简介

洪波 ,旅美画家,立足中国画传统,熔古出新,以“用中国画画美国山水”的成功实践蜚声艺坛,自创“积色法”,用色墨交融的抽象语言表现当代精神,进而发展到装置、拼贴和影像艺术实验,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张力和审美空间,是国际艺坛上最受瞩目的中国艺术家之一。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