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2024何多苓师友展
开展时间:2024-06-28
结束时间:2024-09-08
展览地点:兰艺术
展览地址:麓镇新雨街26栋附211/311号兰艺术空间
策展人:董艳娜
参展艺术家:何多苓、戴宇航、邓红梅、杜尹、胡丹、李依岭、罗仕鹏、石雨鑫、唐勤玲、王洪凯、吴奇睿、熊璇、张靖、赵杰、赵子韬、朱可染
主办单位:兰艺术
空谷幽兰,向光而生
董艳娜
时隔一年,“何多苓师友展”重新启程,在麓镇兰艺术空间绽放幽芳,这是何老师持续此项目13年以来做的第15次展览。转眼间,等明年将最后一届研究生送至毕业后,何老师也将卸下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的身份,光荣退休。任教数十年来,除了专业上给予学生的谆谆教导,何老师更是将“为人师”的品质发挥到淋漓尽致——他不是严师,高徒却带出来不少;他不主导性的教人画画,却也不拒绝任何一个观摩他画画的人;甚至于,他平时授课的方式就在跟学生一起在蓝顶工作室画画,只要有人问他,他甚至可以把哪一笔的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过程倾囊相告。如果说画画是门独特手艺,何老师是最乐意将自己所知分享的人。他对人永远赤诚,对学生更是关怀备至,因为了知职业艺术家道路的艰难,就持续不断的搭建平台、活络资源、不遗余力的以 “师生展”、“师友展”的方式给需要的学生及年轻朋友创造更多展示和销售的机会。
此次“空谷幽兰——何多苓师友展”展出何老师和15位学生及友人的近三十件作品,展览更像是一个小小的缩影,释放出的是十多年来“师生展”一脉相传的精神内涵和幽幽诗意。
何老师的杂花写生系列作品描绘四季不同风光里的花卉草木,尽显“一花一世界”的盎然生机和斗志,充溢的是美美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视觉美感。
展览中80代参展艺术家稳扎稳打,已经比较清晰的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邓红梅用当代绘画语言解构和重塑传统题材,笔法松弛,画面亦传递出来一种慵懒之美;王洪凯的风景作品抛弃了之前人物画中的色块造型,大笔铺就不同层次的背景,小笔触凸显草尖枝桠,诗意的抽象随之而出;张靖的作品是对“误读”的剖析,对所谓“真相”的质疑,在熟悉和陌生的语境中自由穿梭;赵杰的“游园惊梦”系列,借古园林之景之境,抒发现代“我”心之向往,真实与梦境在某一瞬间和解并联袂呈现。朱可染在描绘“水何澹澹”和“云卷云舒”系列作品之余,开始探讨未来世界,火星风暴,用画之千里,写心之所至。赵子韬的作品有意识走出舒适区,摆脱之前擅长的诗意写实,趋于无叙事的抽象,画面极具张力,情感肆意表达。
参展中的90代艺术家更可谓是异军突起——不断尝试、不惧改变,试错中成长,混乱中清晰,在摸索中逐渐走出自己的一条路:熊璇的作品自带一股古典的气息,人物造型的圆润疏离,接近于温克尔曼对古典雕塑所谓的“静穆”感,展示了与众不同的面貌,既结实又虚幻;戴宇航因为近十年的“旅意”生涯,使得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关注和表现,画面语言犀利,表现情感炙烈。唐勤玲的作品看似亲密,实则疏离,有种超乎现实的冷峻,即便是炎炎夏日也让人心生凉意;杜尹的作品通过画面放大显微镜下的渺小镜像,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在矛盾挣扎、颠覆攀爬中完成自我的洗礼;罗仕鹏的作品不过分拘泥于花卉本身的写真,“花非花,雾非雾”,逸笔草草中已然完成花卉的写意。吴奇睿的作品充满奇异的想象,不加修饰的技法,无意中流露出的粗糙和笨拙,更加彰显情感的真实,毫无矫饰和造作。胡丹的作品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用超现实的技法来呈现,画面的低亮度、低纯度更加传递出静谧柔和的意境;李依岭的作品,画面色彩艳丽,节奏次第有序,情感饱满,在纷繁中勾勒,在错乱中分辨,没有刻意为之而却自然呈现,愈发神奇和可爱;石雨鑫的作品汲取东西方绘画的精髓,西方的技法,东方的气韵,似是而非、若隐若现地完成对象的图现,凸显出想要表达的“内在形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何多苓师友展”亦是兰艺术空间“FFA青年计划”的特别项目。“FFA青年计划”与何老师颇有渊源,在筹备初期就得到他的肯定和支持,并叮嘱画廊主理人罗兰女士“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在计划实施的五年时间里,他更是持续不断的关注并给予很多无私的帮助。“FFA青年计划”以面向未来和开创未来为己任,不断探索和开掘隐匿在时代喧嚣中的低言细语、为五彩霓虹所遮蔽的清白脸庞,现已成功推出了不少青年艺术菁英。回溯艺术的发展,既需要像何老师这样的“传帮带”,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及创新,也需要更多的社会人士及机构团体不断的关注和助力,相信合力之下,“今日之子”定将成为“明日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