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相:空间媒介生态学
开展时间:2024-07-19
结束时间:2024-09-29
展览地点:长征独立空间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西街
策展人:黄淞浩、杜歆晨
参展艺术家:共代谢、溜溜工作室、谢明炫、 俞同舟、张海超、周蓬岸
主办单位:长征独立空间
以目观木之为“相”。“看相”是透过“面”而观“命”,洞悉人事的前因后果、过往将来。作为一门混合了天文、地理、人文、医学等领域的古老技术,它是对事物表象的摊平与展开,使其显露真相。有真亦有“假”,而假象之“象”也并非完全的虚假,它指向事物在人们想象中的样子,是虚拟的局部样貌。就如“象”字本身是指长了长牙的野猪(豕),而非大象本身。本次展览希望由“象”观“相”,借由艺术家的实践看向一个包含了科技、产业、开发者、创作者、市场等复杂环境的媒介生态系统。这次,我们看相不看人,只想一探媒介之相。
这是一次集中讨论“媒介工作”的现场。作为一个专注于科技艺术生态的非营利策展机构,我们所处的视角或许更多是如何缩放我们的研究方向。缩小谱系以纵观技术、产业与新媒介之间同步发展的关系,放大以看到每一类型创作者的工作流。“看相:空间媒介生态学”作为一个立体的、分布式的、 组合式的项目,邀请了与雷电所有过多次合作的六组艺术家,共同呈现自己对不同空间媒介的研究脉络与方法论。分别从人与拟态场域的交互关系、图像技术与空间计算、屏幕作为视觉化媒介、对复古媒介的考古与新实践、以及联通物理与虚拟的数码物等线索切入,所有作品与工作内容将通过展览空间的“中心工厂基站”作为连接点,如同物流分拣一般,将不同的信息汇总并分散入微。艺术家们随着技术迭代、产业更新、跨界需求而丰富自身的创作与实践,通过机械、数码物、代码、化身、赛博城市等不同介质,与产业、技术、生态链接。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项目?在普遍认知的当代艺术史中,对艺术家和其创作的梳理大多基于风格、媒介、时间等方面,而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他们与当时社会生产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因社会需求而有了创作,还是因为点子触发了新的业态?其实追根溯源,洞穴壁画是为了记录原始部落人类的生存活动;穹顶画出自人们对天空和神明的向往;全景画是对身临其境的追求,可以用来激励出征前的士兵们。近代的全景电影(Sensorama西尼拉玛全景电影系统)中实现了多台投影联动的巨幅画面,激发了今日沉浸式空间和设备的出现。这些需求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对策也一直在出现,只是并没有在结合艺术与产业的视角下梳理其整体生态。本次展览也从制作上体现了淘宝、闲鱼等这类下沉的市场产业链对记录和考古中国媒介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提供多种落地策略的途径。
而今,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媒介、科技艺术、跨学科合作等这些关键词通常会被醒目的标注在一场结合了多种媒体的展览或项目宣传中。这成为了现在品牌、产业端、市场、政府文旅、美术馆等各需求方、供应商所关注的焦点。这些新媒介的产生牵引着不同行业的发展与变动。对于机构及创作者来说,对新媒介的关注与研究代表了什么?是寻找出路,还是创造出路?这显然已经不是单一的艺术创作,而是各类行业的交叉工作。这些工作和生产的过程,都共同讲述了空间媒介的生态。而这整个生态就是媒介背后既抽象又真实的全息面,从看片面的“象”到看立体的“相”。是一项总体方案的落地,更是一场参与者的协作共谋。
文/杜歆晨
关于艺术家
**Cometabolism Studio 共代谢 **是由设计师张宁和艺术家杨亚非成立的艺术小组。张宁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Designer Maker专业。作品的方向主要探索以物品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纠缠关系。杨亚非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后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家具设计专业,其作品常利用工业现成品模糊物品本身的定义并对公共空间的权力进行调侃,试图通过现成的工业构件将工业生产关系进行衍生。
二人作为多年好友曾合作多个艺术设计项目,期望在后工业时代的遗产废墟下重新思考创作的过程。二人成立的共代谢工作室,其作品将工业构件等大规模生产工业代谢品重新激活模糊他们在空间中的功能,让艺术介入日常空间。同时通过数字生成等技术探索能模糊真实和虚拟边界的不被定义的艺术物件。
**New New Studio 溜溜工作室 **是一家位于上海、北京、洛杉矶的创意工作室。New New代表我们批判设计视角下的思考—“新的新”。我们重新审视新兴科技作为效率工具的角色,将其视为融入日常生活的创新媒介,以激发、折射和传递感官叙事。我们的创作从人的情感体验和日常交互出发,在人和技术媒介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有机关系,从而催生出富有想象力的互动方式和创新理念。
谢明炫,建筑背景计算艺术家、独立开发者与斜杠创业者。自称赛博建筑师,长期探索后人类、后数字语境下建筑学作为整体艺术的新形态。曾任职于国际知名先锋建筑事务所UNStudio,后在Digital Earth研究基金支持下开始空间化数字媒介的研究与实践,相关项目参展了伦敦建筑节、耶路撒冷设计周、深港双年展等国内外展览。现为vrch.io未亓科技创始人,在陆奇博士创办的奇绩创坛孵化下专注研发基于空间计算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未来空间体验。
俞同舟,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与交互研究所负责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工信部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组委会虚拟仿真创意方向组织委员,日本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ToF AR内容开发专家顾问。相继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接受系统的教育。在2016年至2023年间,他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影像装置、球幕电影等作品相继在深圳、武汉、杭州、上海、伦敦、耶拿、巴塞罗那等多地参与展览及电影节播映。现阶段着力于通过在现实虚拟连续统一体框架中创造智能物联网特有的未来主义对象,以增强人类。
张海超,新媒体艺术家。1987年生于重庆,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硕士毕业于法国贝桑松高等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兼科技艺术工作室主任。其创作实践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XR扩展现实探测数字与物理空间亚稳定狭口地带,基于游戏交互框架实现有限解放的超现实数字空间以及分布式网络形态为原型的物理空间数据驱动自运行系统研发等。
周蓬岸,数字媒体研究者,“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站长。周蓬岸曾经活跃于早期移动互联网社群的开发,曾在加拿大从事多年软件开发工作。2016年起,他开始探索技术文化社群,特别是复古计算(Retrocomputing)和演示场景(Demoscene)中的文化现象及其与当代艺术的交互影响。他的创作擅长于将老式电子媒介和现代编程工具进行组合,创造出“视旧如新”的独特体验。
策展机构
「雷电所」(Raiden INST)成⽴于2020年。取名为“雷电”,是取其物理原理的象征性意义——雷电是云内(艺术界内部)、云与云(跨学科)或云与大地(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放电现象,意指了交流、协作与能量的传递。
作为非营利的艺术机构,它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探索艺术、科技、自然的边界,以及技术与⼈类认识和感官的内在联系;同时,致⼒于实践⽩盒⼦之外的展示可能性,以策展⼈、艺术家等身份存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合作性。
「雷电所」寄希望于通过对现实与社会语境的关注,为青年艺术家的实践,提供孵化、展示和传播的平台。所以,其联合各方资源,筹备了“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并策划了科技艺术展“不准停电”。根植于当代艺术生态的变化,它将持续优化自身机制,联动国内外机构,以推出新的项目与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