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海
开展时间:2024-07-26
结束时间:2024-10-10
展览地点:万一空间
展览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层202
参展艺术家:谭永勍、覃小诗、林岚、郑毅、翟永明、陈秀慧、彭立彪、周蒙、卜镝、马宏法、程新皓、林奥劼、谢帆、罗伯特·博西西奥、奥拓·伯尔、洪通、梁硕、胡勤武、八木良太、王璇、石至莹、古务运动发展小组
主办单位:万一空间
万一空间欣然呈现一次全新的群展项目:月海(Lunar Maria)。借由一场对月亮的误读,我们开始寻找一个从更广袤的视角看过往天文学家、当代艺术家及考古学者之间独特的人文契合点。就如同月球影响着大海的潮汐以及多种地表生物的行为一般,无论是艺术家个性、生活趣味、作品面貌还是个人观念,都带着一种节奏和周期性,传递着或多或少的象征和隐喻,甚至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反思。从月海的命名出发,我们试图以浪漫的方式重新审视对海洋与月亮的已有认知。这是一次邀请23位艺术家与我们一起观月并对话的实验,同时也是一场与观众共同参与的卡牌游戏。在此实验场之中,拟人化的海与拟物化的人,共同以全新视角探索并续写对月海的独特观测。
展览将于7月26日启幕,并在展期内持续更新23个月海对应的作品,及艺术家本人对各自月海的重新诠释。我们也期待观众能对此次实验性的配对进行思考和审视,并在下一次抬头看月亮时,对表面那些深色区域有更多了解和想象。
参展艺术家(按对应月海的首字母顺序排列):
谭永勍(Tan Yongqing)
1990年出生于中国河北,2014年获得清华美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纯艺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清华美院硕士学位。他曾于2016-2021年间任教于河北师范大学,现工作生活于石家庄。谭永勍的绘画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普遍性与层次感的探讨,画中的人物往往以模糊失真的面貌示人,在简洁干净但昏暗模糊的画面之中,带有丝丝阴郁、虚无及疏离感,而核心则是艺术家对于生命意识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谭永勍会用大量时间去反复推敲作品中看似末节的部分,直到找到一种接近理想化的微妙感觉为止。在越来越多人渴望探索创新的时代,谭永勍反而选择了约束和收敛,这种反向的坚定,在九零后艺术家中实为罕见。
覃小诗(Qin Xiaoshi)
1989年⽣于⼴州,现⼯作与⽣活于⼴州。2015年于哥伦⽐亚⼤学取得视觉艺术硕⼠学位并获纽约莲花基⾦会奖。近年来艺术家在⾃然⻛景间狩猎物件,野史,传说,图像。她把这些亦幻亦真的所得⽤实验性材料与媒介再次呈现,部分重新藏于⻛景之中,完成与⻛景的以物换物。这些故事主要关于珠江出海⼝的本地传说,历史,华南海盗以及他们的藏宝处。
艺术家过去关注的题材包括关于通过辩论预测未来,声⾳武器,以及末⽇准备者。2014年开始,她邀请专业获奖⾼中辩⼿在纽约皇后美术馆,纽约犹太美术馆等辩“2020年当代艺术是否会存在”(2014)“AI是否能成为艺术家”(2016)等议题。她的作品曾在德国Wolfsburg美术馆,德国Savvy Contemporary,德国basis e.V., 亚洲协会⾹港中⼼,泰康空间,Para Site艺术空间,⻓征计划,温哥华221a,UCCA沙丘美术馆等机构展出。
林岚(Jaffa Lam)
1973年生于福建福鼎,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艺术学士学位、艺术硕士学位和教育学研究生学位。她擅长创作大型、场域特定和混合媒体作品,经常使用回收材料,如板条箱木、旧家具和雨伞布料。自 1999年以来,她在“微观经济”和其他公共/社区项目中,将文物与时事联系起来,通过非叙事性**和对话性的装置表现普通大众的经历与生活。
林岚在过去多年来受邀参与超过50个本地与国际展览,以及不同的艺术家驻留计划。她不仅是香港雕塑学会的创办人之一,她亦是该学会2017至2020年度的主席。2015及2018年,她分别受邀参与台湾的艺术活动「香港周」及法国里昂的里昂灯光节。2017年,林氏获选为民政事务局「局长嘉许计划」的推动文化艺术发展杰出人士。林岚的作品被多间美术馆收藏,包括香港艺术馆、香港M+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K11艺术基金会;上海中华艺术宫;剑桥大学Murray Edwards女性艺术收藏(全欧洲最大的女性艺术收藏)等等。
郑毅(Zheng Yi)
1980年出⽣于天津,⽬前⽣活、⼯作于北京。2003年毕业于天津⼯艺美术学院国画系。
⾃2010年以来,郑毅⼀直创作关于“盒⼦”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关乎个⼈记忆、集体记忆并形成了其内在的体系。他曾经受到超现实主义、集合主义以及极简主义的影响,并试图将物的精神性和⼈类⽣命体验结合在⼀起,这是中国美学中的禅意特征。如今他更加关注作品的现场性,以及如何在作品和公众之间形成对话和共振。
翟永明(Zhai Yongming)
当代诗⼈及艺术家。1981年开始发表诗作。1984年其组诗《⼥⼈》以独特奇诡的语⾔与惊世骇俗的⼥性⽴场震撼⽂坛。1998年于成都开设“⽩夜”酒吧⽂化沙⻰,策划举办了⼀系列⽂学、艺术及⺠间影像活动。出版有《⼥⼈》《在⼀切玫瑰之上》《纽约,纽约以⻄》等诗歌、散⽂集10多部。
2005年⼊选“中国魅⼒50⼈”,2010年⼊选“中国⼗佳⼥诗⼈”。2007年获“中坤国际诗歌奖·A奖”;2011年获意⼤利Ceppo Pistoia国际⽂学奖。
诺伯特·施万特科夫斯基(Norbert Schwontkowski)
1949年出生于德国不来梅。他就读于不来梅设计学院,后来成为汉堡美术学院的绘画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施万特科夫斯基在欧洲的画廊和公共机构中定期展出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在威廉姆斯学院艺术博物馆(2013年)、柏林当代美术馆(2011年)和都柏林克林画廊(2010年)展出。他的作品曾入选2005年柏林双年展,并被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波士顿美术馆收藏。他于2013年在德国不来梅去世。
陈秀慧(Chen Hsiu-hui)
1972年生于台湾,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汉唐物质文化研究。199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历史学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中国美术史组,获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获博士学位。2000-2011年间,于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中心及艺术与科技中心、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及法鼓大学筹备处艺术与文化学院等单位,从事台湾老照片数位博物馆、汉代简牍与石刻画象拓本资料库建置、佛教石窟田野图照数位典藏、文物数位创意应用等科研项目。2019-2022年,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系讲师。现为台湾清华大学科技艺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彭立彪(Peng Libiao)
1987年出生于江西,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现生活工作于深圳。彭立彪喜欢直接与材料对话,发觉它们的各种可能性,尤其是背后的文化符号意义。彭立彪通过历史与未来、农村与城市、虚幻与现实间的对抗在追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他价值观生成的重要因素,当价值判断在现实中跌宕起伏,上述一切界限都将变得模糊不清,并在模糊中走向对抗,从对抗走向消解。
周蒙(Zhou Meng)
1992年生于绍兴,现生活工作于英国伦敦。2016年获坎伯维尔艺术学院绘画专业艺术学士学位,2018年获皇家艺术学院动态影像专业艺术硕士学位。周蒙将他的艺术创作的探索空间置放于“尘世外”,是对于人造光和被遵守线性秩序的当下城市的反思。艺术家通过非线性叙事的混沌空间,运用来自不同时空、地理、文明的碎片化的“物”的藏匿或显嵌,将人的代际和人的生存环境迭放更大的宇宙时间里,见证着人类共同体的兴衰和生命伤感,就如法国艺术评论家尼古拉·博里奥(Nicolas Bourriaud)所言:通过漂移不定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叠加和演绎里,生成一种视觉上的“时间考古图像”。
卜镝 (Bu Di)
生于1970年,自由艺术家,自幼随父亲卜维勤学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卜镝并未接受以素描、色彩、速写、创作为体系的苏派学院教育的启蒙,而是受父亲影响,直接进入现代主义范畴,又得益于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鉴赏和吸纳,在两种土壤的培养下,卜镝开始艺术的萌芽。回归画作后,有一阶段繁复冗长,紧抓咬合,恨不得每一笔都是故事的满满画面感;到后来逐渐收拢,“为自然立法”——回归理性,图层简约后反而衍生出丰富的意蕴层次。
马宏法 (Ma Hongfa)
1984年出⽣于⼭东,毕业于⻄安美术学院,现⽣活⼯作于浙江杭州。在艺术家层层递进营造的个⼈创世神话系统中,体现了他意识形态的再现与叙述,对古代作品的研究与当代语境化的转译。⻢宏法的作品超越了时间,他使不同脉络圆融,并重新纳⼊⾃⼰当下的讨论语境。艺术家对艺术史与材料质感的充分把握,赋予其作品以独特的仪式空间与精神性。艺术家⼤量使⽤孔洞元素,孔洞为阴,镶嵌为阳,在抽象的视觉形态中寻找和谐状态。关于孔洞的处理⽅式,⼤⼩与位置,与它现有的⼀些空间形体的变化,艺术家在寻找新的构成,以达到理想中的和解状态,寻找⼀个整体⽓场的平衡。⻢宏法认为和谐并不代表四平⼋稳,⽽是会有多种⽅式存在,有的是相互补充、相互平衡;有的是相互⽭盾、相互对抗。
程新皓 (Cheng Xinhao)
1985年出生于云南。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作为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他的作品通常基于长期的田野调查,并均与故乡云南相关。通过身体在场的工作方式,程新皓使用录像、装置、摄影与文字等媒介,体察不同来源的逻辑、话语、知识与其背后自然、社会、历史,及镶嵌于其中的行动者之间的复调链接。
林奥劼 (Lin Aojie)
1986 年出⽣于⼴州,2010 年毕业于⼴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活于⼴州,⼯作于北京和上海。
林奥劼的作品涉及录像、摄影、绘画、⽂本等形式。其艺术实践取材于⾃身经验,艺术家以带有强烈即兴性和幽默意味的图像,敏锐⽽细腻地记录着⽇常活中的琐碎细节或刻意安排的⾏为事件,同时看似不带任何感情⾊彩的语调始终贯穿于叙事结构中,试图以旁敲侧击的⽅式对资本主义⽣产模式、艺术家⽣存困境以及艺术从业者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进⾏质疑、嘲弄和批判。
谢帆 (Xie Fan)
1983年生于四川江油。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在结束了一段时间在绢上的绘画创作而展开的对真实视网膜可感知的光与颜色进行研究后,谢帆开始试图回到绘画的原点,从材料开始,由物质入手去探寻时间的痕迹。谢帆试图以纯粹的绘画语言为对象,省思绘画与自然、历史的同频共振。这些陶板由艺术家自行使用泥土烧制,如同人造的岩石。而绘画的过程既是创造性的,却也对过往时间的追忆。
罗伯特·博西西奥(Robert Bosisio)
1963年出⽣于意⼤利特罗德纳,1988年毕业于维也纳应用艺术⼤学,师从维也纳⾏动主义代表⼈物阿道夫 · 弗罗纳(Adolf Frohner)教授,现⽣活与⼯作于意⼤利特罗德纳和德国柏林。博西西奥的绘画作品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其展现的并非一个具体存在的个体,而是一个无名幻象的描述。他笔下的肖像作品神秘且失焦,兼具冷静的视角与模糊的轮廓;空间作品中则着重光感的色彩和极简的几何形态所构成的空间结构,作品中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引发观者对远方意向追寻,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时间和真实存在的沉寂静止与不可见感知。
博⻄⻄奥的作品曾数次参与国际重要艺术展览,例如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 Exhibition Venice, 2011),英国肖像⼤赛(BP Portrait Award, 2020)等。其作品也被多家艺术机构以及私⼈藏家收藏,例如⾬果·沃滕基⾦会(Hugo Voeten Foundation),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维姆 ·⽂德斯(Wim Wenders)也是博⻄⻄奥在欧洲的重要藏家之⼀。
奥拓·伯尔(Otto Boll)
1952年生于德国,他使用极简、感性手法进行悬浮于空中的雕塑作品。伯尔选用的3毫米钢条并将两端打磨至极度尖锐,直至边缘几乎完全消失,籍此艺术家成功地利用视觉表达传递出不稳定与紧张感,似在边缘徘徊,作品于在场与缺席之间、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摇摆,暗示着存在和虚无的双重性,从而动摇观者对静态存在的认知。
从1975年到1980年,伯尔在著名的塞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的慕尼黑分院学习,师承恩斯特·赫尔曼(Ernst Hermanns)。1980年,伯尔赢得了五年一度的卡斯帕-里特-冯-祖布施-普里斯奖(Caspar-Ritter-von-Zumbusch-Preis),之后又获得了几项重要的德国艺术奖项。1997年,伯尔受委任在德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领事馆建造了一个喷泉装置。一年后,波尔在美国德州休斯顿的歌德学院举办了大型个展。
洪通(Hung Tung)
素人艺术家,乡人称他“朱豆伯”,50岁时开始学习作画,于1972年崭露头角,1976年举办个展,曾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洪通隐居后迅速被大众遗忘,穷困终老。他的画作中神秘的文字和丰富的原创性语汇至今仍为艺术界所称道,特别是那种“属灵的”特殊风格,因此洪通又被称为“灵异画家”。他的画作元素多元,多以人物、花鸟、树木、船舶、飞机为主题,创作风格充满童趣的风味,宗教阵头、庙宇建筑、布袋戏、歌仔戏等日常生活表现及民间谚语、签诗更是他绘画拼凑结构组成的来源。
梁硕(Liang Shuo)
1976年出生于天津,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05-2006年曾参加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留艺术家项目。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梁硕的艺术实践涵盖雕塑、绘画、装置、表演等。植根于他身心切近的地方的种种具身感受,梁硕的作品反映又调侃着一种荒诞现实。围绕着空间关系的分割和摆布,梁硕试图探索溢出于认识和经验也超越古今二分的叵测,各种形式的限制与无法抑制的创造力之间的张力是梁硕的观察和创作实践的核心。
除此之外,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展出,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今日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广东时代美术馆、首尔国立当代艺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荷兰赛的拉特美术馆、荷兰海牙Beelden aan Zee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福Kade艺术中心、西班牙卡斯特罗ESPAI当代艺术中心、挪威奥斯陆Kunstnernes Hus美术馆以及意大利罗马Museo Pietro Canonica美术馆等。
胡勤武(Hu Qinwu)
1969年出生于山东,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和杭州。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当代著名的艺术家、摄影师及版画家。胡勤武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材料艺术工作室特聘导师,韩国大田市驻地艺术家。2008年至今,他的作品在悉尼、墨尔本、北京等许多国家和城市展出,并于2018年与查理·希尔德在北京举办双个展。他擅长使用丰富多元的材料来表达内心无边际的世界,用理性的制作方式接近心灵的体悟。作品上若隐若现的圆点代表着新生和消亡的无限循环,呈现的是确定与否定交替进行的过程。
八木良太(Lyota Yagi)
生于1980年,毕业于京都艺术大学,现工作、生活于京都。他的创作涉猎声音艺术、雕塑、影像和互动装置。在创作中,他通过使用辩证思维模式,致力于打破人类局限的感知方式和学习态度,主张发掘常态以外的内容。他将现成物和既定系统重组并形成新的秩序,最大化地启发观者的知觉和机能体验。
王璇(Wang Xuan)
1979年出⽣于中国⼴⻄,2002年本科毕业于⼴⻄艺术学院油画专业,2005-2011年就读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国⽴造型艺术学院,师从欧文·格罗斯(Erwin Gross)教授,获硕⼠和⼤师⽣双学位。现⽣活⼯作于德国慕尼⿊。王璇在其作品中,以高精度的细腻笔触,将日常物与欧洲古典油画中的图像并置,以一种“无差别置入”的方式,将本应毫无关系的元素进行组合。当艺术史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穿插于或异型或具象的静物间,游离于画面边缘处看似“故障”的当代技术产物的痕迹荒诞却又和谐。任由事件在时间中自行生发、堆砌后,随机截取一个横断面,当所有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思绪片段被堆叠于同一平面,形成的“空间”所带来是的视觉、思维上的欺骗。
石至莹(Shi Zhiying)
1979 生于中国上海。2005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得硕士。石至莹以她近似单色笔触的广延的场景,比如海、沙、草等为人熟知。她试图用绘画语言表现事物的存在状态。在石至莹的绘画实践中,“显现”与“消隐”的互相转化被特别强调:水体、岩石、容器、佛像、珠子的质感和体量通过绘画性的笔触呈现,物体的形状却并不坚实,而是经由独自成立的线条、笔触和颜料传达内在的呼吸与节奏逻辑,在与视觉经验的相互作用中建立起感性又稳定的结构。艺术家以流畅、富有观察力的绘画体现出事物生成与消解带来的瞬时性,捕捉了在事物、绘画平面和状态感受之间发生的极其缓慢但持续进行的转变。
古务运动发展小组(Easternization Movement Development Commission)
成立于2022年。团队成员由写作者、音乐人、艺术家、视觉设计师、学者、喜剧演员等组成。自成立以来,小组一直筹备开展针对中国传统民间音声的采集、制作计划。他们的视野中,包含宝卷讲唱、文人清曲、小曲小调等等。这些音声,如今有的只存在于某些小圈子,有的已经深埋地下。它们记录了古人们最直接的乐与哀,生命的苦痛,以及朴素的期盼。他们的采集和制作计划得到郊眠寺(Cable Temple)的支持,同时,作为一个民间音声的发表平台,他们希望此计划有更大的扩展性,容纳朋友们各种各样的音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