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纳·巴米耶:发酸
开幕时间:2024-09-19 16:00 ~19:00
开展时间:2024-09-19
结束时间:2024-12-21
展览地点: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杨思西路567号
参展艺术家:米尔纳·巴米耶
主办单位: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
米尔纳·巴米耶在上纽ICA的展览“发酸”探索发酵中的保存和变化过程
影像静帧:米尔纳·巴米耶,《亲爱的罐子》,2020。影像(单频、彩色、有声);19分钟。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上纽ICA)于2024年9月19日开启由耶路撒冷出生的艺术家米尔纳·巴米耶带来的展览——“发酸”。这是上纽ICA组织的新一期艺术研究项目“无光之火”系列(2024—26年)的第一季。“无光之火”将发酵视为一种比喻与方法,以此探索集体记忆、自发存档和历史书写。巴米耶创作了《发酸》,她将文字、陶瓷、绘画、声音和影像融入到特定场地的互动装置中,来反思发酵的过程。《发酸》的场景设定在市场、厨房和储藏室,未来也会进入其它的居住空间。通过不同的家庭生活场景,她回应了巴勒斯坦特定的社会政治情形,也是它们让巴米耶流离失所。通过持续的《发酸》创作,巴米耶不断追问:当一个人处于转换状态,处于此地和彼地之间时,他们能否而又应该如何长期保存(食物和/或历史)?人们需要定居在一个地方以进行发酵和腌制,但也许保存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作品细节:米尔纳·巴米耶,《身体发酸》,2022,陶泥、乐烧釉,作品出现在《厨房发酸》(2023,混合媒介装置)中。图片由艺术家和NIKA画廊惠允。摄影:Ivan Erofeev
在上海,通过影像和声音、气味、光线的扩散,以及散落在各处的有机和无机物碎片,《厨房发酸》(2023/24)成为一个蔓延开来的心理地理空间,将艺术家“身体”的功能和机制——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社区的一部分——映射到厨房的结构和内容上。处于不同的变化状态的柠檬躺在玻璃罐和陶瓷碗中。与中国手工艺人共同制作的陶瓷身体和身体的部分坐落在盐堆中。艺术家将自己的身体扩展至能容纳罐子的身体,而罐子的身体则扩展到足以吞没世界。《厨房发酸》是一个怪异的、不自然的永恒变化中的场景,充斥着那些介于保存与腐烂、运动与静止、膨胀与收缩,以及各种色调的酸味之间的事物——就像罐子的边界扩展到了艺术家的身体和家中,永远在流离和等待。
《发酸》的创作源于一段时期的自省,当时新冠肺炎疫情刚出现,艺术家正在“隔离中发酵”,并在“厨房堆满罐子“,以”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在此期间,巴米耶被限制在临时的家里,制作了无数罐发酵食物,不仅反思作为隐喻而存在的发酵,更实践了这一物质过程。她开始撰写一系列文字,把诗意的观察、个人历史,以及本土的发酵蔬菜、水果、饮料、酸奶和面包的食谱结合起来。这些文字和食谱摆放在一张长长的公共餐桌上,供人们阅读和分享。这里也是展期中本地创意工作者主持发酵工作坊的场所,他们在工作坊中探讨合作照料和(历史和/或食物)保存的相关问题。
影像静帧:米尔纳·巴米耶,《别的身体》,2023。影像(单频、彩色);5分9秒。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走入《厨房发酸》下方的负一层,进入一个类似地窖、用于存储和提取的空间;这是一个收集和再现记忆与材料的地方。迎面而来的还有另一个不绝于耳的多重声音景观,伴随着一种深切、不断的饥饿感,讲述者在反复的日常事件中挣扎,她所感知到的世界仿佛随时濒临崩溃。几幅绘画和影像中描绘了更多的罐子,其中反思了自我保护、保存、社会转型、再生的仪式,以及我们可以从细菌培养中学到的、在不确定和危机时期创建社区的方法。通过《发酸》,发酵成为对记忆、历史、变化、时间和共存的哲学隐喻,同时仍保持对这一物理现象本身的感官描述。发酵让我们得以保存事物,同时也改变了它所保存的事物。
米尔纳·巴米耶通过解读巴勒斯坦社区在当代政治困局中的境况,寻找消失的社会(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与失落的记忆。从2019年开始,艺术家借助文本、陶瓷和影像,不断思索发酵的过程,并将这些作品结合成特定场所的互动装置。巴米耶拥有烹饪艺术学位,她融合食物和故事,发展出社会参与式作品——“巴勒斯坦招待所”(Palestine Hosting Society),一个她于2018年创立的艺术现场项目。该项目从饮食风俗以及代代相传的食谱中汲取灵感,通过进餐和过程中的其它行动,重新激活濒临消失的巴勒斯坦传统饮食文化。
巴米耶曾广泛参与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国际展览、艺术节和驻留项目。她曾获乔治和约西·古根海姆博士基金会奖(Dr. Georg and Josi Guggenheim Foundation Award,2022)、CEC ArtsLink国际奖学金(2020)以及卡坦基金会(A. M. Qattan Foundation)年度艺术家奖(2012)等多个奖项。她于拉姆安拉的比尔泽特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2006),并于耶路撒冷的比撒列艺术设计学院获得艺术创作硕士学位(2013),继而于黎巴嫩造型艺术协会的家居工作空间项目( Ashkal Alwan Homeworks Study program)进修艺术创作(2013—2014),后于拉姆安拉的厨房俱乐部学院(Culinary Arts Kitchen Club Academy)学习烹饪(2016)。
“发酸”工作坊。克里泽塔楼艺术家之家,莱茵河畔施泰因,2023。摄影:Roberta Fele
开幕招待会
9月19日(周四),16:00—19:00
在展览“发酸”开幕当天,上纽ICA邀请上海黎巴嫩餐厅的主理人Wael Accad与三林酱菜第三代传人金瑞军一起,为大家带来里黎巴嫩与三林传统酱菜的美味组合。开幕招待会延续了巴米耶的艺术现场项目“巴勒斯坦招待所”的精神内核,通过呈现进餐过程,重新激活正在消失的饮食文化遗产。
工作坊|毛辣果白酸
刁唯和毛辣果团队
10月19日(周六),14—16:00
刁唯出生于贵州,她既是设计师,也是创意贵州菜餐厅“毛辣果”的共同创始人。在工作坊中,她介绍如何制作中国西南苗族的传统酸汤。工作坊探讨如何通过饮食实践保存文化,并借由食物将社区连接起来,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发酵技术,并了解“酸”在贵州饮食文化中的意义。
感谢毛辣果对此次工作坊的慷慨支持。
工作坊|康普茶秘密社团
马塞拉·戈多伊
11月1日(周六),19:00—20:30|12月6日(周六),19:00—20:30
建筑师和红茶菌(SCOBY)照料者马塞拉·戈多伊将在工作坊中介绍康普茶,并带领大家制作这种由细菌和酵母共同作用而成的发酵茶饮。参与者还将讨论馈赠所带来的生命力,分享关于传家宝、食谱和其它生命体的记忆。
漫游闲逛|探访三林老街 & 三林老字号酱瓜
李青和金瑞军
11月16日(周六),14—16:00
你从谁而来?身上带着谁的历史?这些问题来自于米尔纳·巴米耶的“发酸”工作坊。受此启发,我们动身前往附近的三林镇,寻访这一带的历史。人文行走线路导学员李青带领我们,共同漫步在三林老街,探寻其悠久的传统,并参观三林老字号酱瓜,听第三代酱瓜传人金瑞军分享酱瓜在当地的艺术和历史。在了解传统工艺的同时,聆听这背后关于历史、文化和饮食的故事。
所有活动免费对公众开放。除9月19日的开幕招待会外,其他所有活动均需提前报名。
请访问上纽ICA网站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或报名。
上纽ICA艺术研究项目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与艺术家以及所在社区一起,以两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公共展览、活动以及各类出版物等多种形式进行主题性探索,对我们理解世界、存在于世界的方式,以及我们与自身和与世界的关系开展多样的尝试。
在上纽ICA的第一个两年期的艺术研究项目“(看不见的)花园”(2019—21年)中,我们探索花园这一影响我们理解自然的方式,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改变自然的本性?通过与艺术家郑波、林从欣和帕特里克·斯塔夫、研究者安娜-索菲·施普林格和艾蒂安·图尔平(“重组自然”),以及很多其他人一起工作,我们认识到:生态危机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自然”,我们进而假设在此背后是更深层的认识论的危机——关于我们知道什么以及如何知道。
因此,从2021年秋季至2024年春季,上纽ICA的第二个两年期的艺术研究项目“另类知识的可能性”,探索被忽略和压制的其他知识,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可能复兴这些知识?我们与卡拉宾电影小组一起学习原住民的认识论,与陈滢如和林丽纯一道探索意识转换状态,与于吉和董龙跃、汪晓芙一同质疑意义和阐释的霸权,并与克里斯蒂安·尼安佩塔及其数位合作者一齐了解当代非洲思想和生活实践。在寻找那些截然“异质”的知识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知识去殖民化的复杂政治问题。似乎我们应当反思的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以及我们如何获得这些知识。
现在,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档案相关的知识及其被重构的方式。上纽ICA的第三个艺术研究项目,“无光之火”(2024—26)将“发酵”视为一种比喻与方法,以此探索集体记忆、自发存档和历史书写。我们将把存在于我们周身、随处可见的“发酵”视作一种潜在的感知架构,当我们的记忆必须被封存在无法呼吸、不能见光的容器中时,这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和感知当下的时空。我们将同时探讨发酵的物质和象征含义:作为一种保存和转化有机物的技术,发酵可以在微观层面(即微生物学、分子学等)上追溯物质历史;同时,发酵也是一个类比,象征着对存留在不同尺度的“身体”上的记忆的保留与转化。从2024年秋季到2026年春季,我们与米尔纳·巴米耶和其他人共同探索:
当我们的记忆及其物质残余被封存在无法呼吸、不能见光的身体和容器中时,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我们认为档案的缺位事实上造就了新的档案、死亡也不过是一条通路而非终结,则还能发展出哪些存档方式?
倘若我们将发酵既作为隐喻来思考,又作为一种物质现象来体会,我们能获得哪些关乎历史本质和时间的新的认识?
从2024年秋季开始,上纽ICA将在上海纽约大学校园内开设第二个入口,并因此实行新的开放时间和规定:
周二至周四:11:00–18:00(校内开放时间,校外观众参观需要预约)
周五、周六:11:00–18:00(公众开放时间)
周日、周一:闭馆
请访问上纽ICA网站的“参观”页面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上纽ICA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上纽ICA)是一所非营利性的艺术馆和研究中心,致力于通过当代艺术来发展、呈现和交流不同的观点。我们秉持一个核心理念——与艺术的交流互动,能在不同学科、社会及日常生活中激发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以及对复杂性的开放包容。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致力于当代艺术的大学艺术机构,上纽ICA初创时名为上海纽约大学美术馆(2015—17年)。2019年,其更名为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秉承新的使命和愿景,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重新对公众开放。上纽ICA延续上海纽约大学美术馆的宏图,进一步拓展目标,注重实验与创新,深入探索、理解作为研究形式的艺术与展览制作,并向同时代的艺术家学习。
关于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成立于201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市及浦东新区政府大力支持下,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创办的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也是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具有学位授予资格的三大校园之一。秉承博雅教育理念,实践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上海纽约大学是国际教育合作、多元文化交融的典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探索者。
上海纽约大学设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项目,采用全英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技能、创新力与创造力的21世纪所需人才。截至今年,上海纽约大学现有在校本科生约2000人,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各半,国际学生来自世界近8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之一。上海纽约大学集聚全球学术精英。办学至今,先后有26位各国院士级的学术大师全时为本科生上课。课程设计的特色在于跨学科知识的融汇与传播,结合中美高等教育之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