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全球包浆,山水灵光
开展时间:2024-09-22
结束时间:2025-03-31
展览地点:吉本岗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拉萨市小昭寺路与北京东路交叉口东北侧
参展艺术家:徐震
主办单位:吉本岗艺术中心
徐震近20年后重返西藏。首次西藏个展 “全球包浆,山水灵光” 将于2024年9月22日在吉本岗艺术中心掀启帷幕。
在这里,“包浆”是指在传统实践中全球与⻄藏本土,现代与传统之间,⻓期积累的层层文化、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累积就像古物上形成的光泽一样,也已是⻄藏认知的一部分了。一方面,是被想象的“香格里拉”,另一方面,“西藏”也被消费和商品化。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现实。
围绕这层“包浆”,这场展览讨论关于西藏的知识生产。艺术家提出,中国画及其精神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上的“新能源”。从远古化石、到行星地理,横跨流行文化与经典图像,徐震用其标志性的文化比较手段,以中国画作为媒介,重新发现那个充满“灵光”的西藏。
徐震:
全球包浆,山水灵光
艺术家徐震的首次西藏个展“全球包浆,山水灵光”即将于9月22日在拉萨吉本岗艺术中心开幕,由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教授鲁明军担任策展人,展出其以全球化语境中的西藏为主题所创作的20余件全新水墨绘画作品,呈现艺术家围绕文化流动和认知关系的探索和最新实践。
徐震(b.1977)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活跃于全球艺术舞台,持续探讨文化认同、全球化、消费主义等主题,其艺术实践涵盖装置、雕塑、绘画、摄影和表演等多种媒介。在艺术家身份之外,他同时还是策展人、没顶公司创始人。
“界面” 系列描绘了全球各类博物馆网站上馆藏西藏文物的网页界面,艺术家用水墨画细致刻画了网页上的导航栏、标识、文字介绍和文物图片等细节,强调了数字世界的标准化和单一性。令人反思文化交流背后的规训和控制。
中国西藏因其地理、人文特点,素来受到全球学者、旅行者瞩目。自上世纪以来,藏学成为全球热门的人文学科。特别是在西方,西藏已然被“当作一个后现代的乌托邦,一个脱离物质现实的、理想的精神世界”,这也使得“‘西藏问题’成为一个和全世界所有人都相关的事关普遍价值和政治立场的问题”,如藏学家沈卫荣教授所言:“西方世界通过这种对西藏的香格里拉式的神话形象的塑造堂而皇之地实现了对西藏的精神殖民。”对于这样一种香格里拉式的塑造,艺术家徐震用了一个更形象的词:“包浆”。或许,正是这种长期的、无边际的 “包浆”,让这方圣地显得更加神秘,也更为遥远。
徐震对西藏并不陌生。早在2005年,他便创作了首件与西藏有关的作品《8848-1.86》。作品中,徐震声称自己在队友的协助下锯下了珠穆朗玛峰顶的1.86米——这是他的身高。展览的现场,他虚拟了攀登珠峰的过程,摆放着登山的工具、材料等,同时循环播放着他们锯顶的“纪录片”,将人类置于自然和信仰之上,以荒诞、反讽的姿态有力回击了西方“精神殖民”,引发广泛关注。
延续这一线索,20年后徐震再次聚焦西藏。整场展览以中国画为媒介表达对东西方文化认知关系的思考,在徐震看来,中国画及其精神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上的新能源,是调和全球化“包浆”一切的现实的尝试,也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形式,对西方将自然视为可征服、可利用对象的技术观点形成对冲。
“开悟” 系列禅画,是以禅宗佛教为基础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俏皮且意义深远。艺术家从全球新闻媒体中选取了与佛教相关的漫画,并用禅画的方式描绘。全球化媒体角度的漫画内容与几世纪来的禅画传统合二为一,相映成趣。
展出场域也成为了展览的重要文本补充——吉本岗艺术中心是西藏首座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公共文化空间,内部清代壁画保存完整——原建筑吉崩岗拉康恰是19世纪下半叶为抵抗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入侵而建。策展人鲁明军表示,此次展览特别以挂轴形式装裱水墨作品,在色彩浓烈的古代壁画映衬下,构建出一种精神镜像关系,也期待以中国传统文人绘画形式激活观众对于西藏的重新认知。正是通过这一路径,艺术家力图解剖西方世界关于西藏的神秘主义和东方主义想象,以本土视角、中国媒介重新书写全球化下的西藏。
闻献DOCUMENTS、BLUE ELEPHANT为此次展览特别提供赞助支持,DLX驭韶照明设计为本次展览特别提供照明设计及设备支持。展览将于9月22日下午开幕,持续至2025年3月末,向公众免费开放。
徐震
艺术家、策划人、没顶公司创始人。1977年出生,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
2004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并作为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主题展,徐震的创作非常广泛,包括装置、摄影、影像和行为等。
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双年展均有展出,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01,2005)、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04)、国际摄影中心(2004)、日本森美术馆(2005)、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2006)、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2007)、英国海沃德画廊(2012)、里昂双年展(2013)、纽约军械库展览(2014)、上海龙美术馆(2015)、卡塔尔Al Riwaq艺术中心(2016)、悉尼双年展(2016)、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2017)、沙迦双年展(2019)、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2019)、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美术馆(2020)、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2024)等。
鲁明军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教授,策展人。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近年策划“疆域:地缘的拓扑”(2017-2018)、“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2019)、 “靡菲斯特的舞步”(2021)等展览。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二十一世纪》《读书》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近著有《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2020)、《裂变的交响:20世纪中国艺术的三个当代时刻》(2021)、《前卫的承诺:〈十月〉访谈录》(2023)等。2015年获得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2016年获得Yishu中国当代艺术写作奖;2017年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ACC);同年,获得第10届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CCAA);2019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AAC)年度策展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