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
开展时间:2025-04-26
结束时间:2025-10-12
展览地点:浦东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77号
参展艺术家:陈逸飞
主办单位:浦东美术馆
协办单位:浦东美术馆
浦东美术馆隆重宣布了本年度首个重量级大型艺术展览——“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将于4月26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
陈逸飞(1946年生于浙江镇海)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投身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并取得世界性影响的杰出艺术家。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美术家代表,他的作品高度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精髓,同时承载着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历史脉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还最早将“大美术”的概念引入当代中国,是“视觉艺术”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在绘画、电影、时尚、环境设计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率先推动了不同领域的融合。
二十年后,再看逸飞:领先时代的艺术家
2025年恰逢陈逸飞逝世二十周年。展览“时代逸飞”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回顾陈逸飞的艺术成就,预计成为2025年上海一大标志性文化盛事。
展览标题中的“时代”二字,既彰显了陈逸飞领先其时代的前瞻性与创新性,也揭示了他对当下社会文化格局的塑造。从红色经典到都市叙事,从东方意境到国际视野,他的创作始终走在时代之前,他的艺术生涯也跨越了时代的变迁。陈逸飞毕生的开拓性实践对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依然有着深刻的启发性意义。
展览内容丰富,囊括近百件代表作与珍贵文献
本次展览囊括了诸多陈逸飞最为知名的杰作——包含《黄河颂》、《开路先锋》在内的诸多早期奠基性名作;以《夜宴》、《玉堂春暖》、《浔阳遗韵》等作品为代表的“海上旧梦”系列;创作于留美期间,颇受大众喜爱的“音乐家”系列;使更多国际观众领略中国江南风情的“水乡”系列等。
近百件代表性作品涵盖了油画、版画、素描、水彩、雕塑、影像等多种媒介,以及各类珍贵历史文献资料,将全方位地呈现陈逸飞创作生涯每个阶段的整体样貌和思想转变,突出他在不同领域内的重要成就。
四大主题板块与特别呈现,还原陈逸飞立体的艺术人生
展览以陈逸飞生涯的几个不同阶段为主要线索被分为四大主题板块,将引领观众深刻理解陈逸飞如何在时代中以信念雕刻自己的艺术人生。这位艺术家不仅接受了时代给他的重量、责任和热情,更拥抱了时代给予他的机遇、想象和荣耀。
第一板块聚焦于陈逸飞早期创作与第一阶段的经典作品。观众将感受陈逸飞的浪漫和英雄主义情怀,他对崇高与美的追求,以及经典作品《踱步》中的深邃反思。第二板块呈现了陈逸飞第二次重要的心灵成长和绘画上的突破——他在不同的文化之中找到自己的独特表达,并以水乡系列和音乐人物系列赢得了世界艺术舞台的认可,成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心灵之桥。第三板块展现了陈逸飞回到上海,发展海派绘画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包括“仕女”系列和“西藏”系列,不仅开拓了技法,更在题材与媒介上有了新的突破。陈逸飞所创造的海上风华,是再一次拥抱了时代之后迸发的惊人光彩。最后一个板块以陈逸飞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贡献与深远影响为核心,讲述陈逸飞充满传奇的上海故事。此板块涵盖了艺术家在电影、时尚、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尝试,展现他如何将自己的艺术语言拓展至绘画以外的多个维度。在这里,观众将与陈逸飞所创造的“大视觉时代”相遇,沉浸式地感受他所创造的杂志、他的服装品牌、他的“逸飞之家”、他的公共雕塑作品,等等。
展期中,位于美术馆四层的数字体验中心还特别呈现与陈逸飞相关的杂志、回忆片段、物件、珍贵视频等内容;二层报告厅内则将放映陈逸飞导演的电影剪辑版,以及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另外,本次展览也有望与2025年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惊喜联动。
“大美术,大视觉”:陈逸飞的上海,上海的陈逸飞
作为海派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陈逸飞在这座充满摩登精神的国际大都市度过了生涯中至关重要的几段时期,也在诸多关键历史节点上对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九十年代初,陈逸飞以超前的视野,提出了“大美术,大视觉”的理念,将视觉艺术的各个门类融会贯通,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复兴,创造了商业、电影和公共艺术的传奇。他涉足影视行业,以导演的身份先后拍摄了《海上旧梦》、《人约黄昏》、《逃亡上海》、《理发师》等四部电影;他创建的服装品牌“Layefe”首次将“时装”的概念带进中国;他所创办《青年视觉》杂志成为当时年轻人的艺术时尚“启蒙”;他设计的公共艺术雕塑《艺术之门》是泰康路艺术街区的一大地标。这个时期的陈逸飞突破了纯艺术与应用艺术的界限,把美学思想带入到日常生活中。
陈逸飞的上海故事还伴随着浦东的发展历史。他深度参与了改革开放后浦东新区的建设工作,牵头规划了多个位于浦东的公共艺术项目。其中,坐落于世纪大道的《东方之光》以古代计时用日晷为原形,如今已成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雕塑之一。他还参与到城市文化的顶层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前期策划。浦东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见证了陈逸飞的艺术实践,也为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在浦东留下的重要文化艺术遗产,折射出这片热土对艺术与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本次展览不仅探索了陈逸飞为世人所留下的丰富遗产,更彰显了浦东在推动文化创新、促进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大都市。
重磅展品亮相:四件代表性油画作品抢先看
通气会现场,馆方公开了《开路先锋》、《黄河颂》、《仕女与鸟笼》和《我的邻居》等四件陈逸飞的代表性油画作品,分别展示了他在不同阶段的创作风格。
《开路先锋》(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创作于1971年,是陈逸飞与魏景山合作创作的第一幅工业题材绘画,被认为是他早期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红色文化的经典之作。作品以工农兵为主题,生动刻画了工人阶级筑路铺轨、迎难而上的英勇形象。画面采用仰视视角,强调了工人们的顶天立地之姿,象征着时代变迁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散发着强烈的史诗感。
《黄河颂》(泰康保险集团收藏)是陈逸飞基于钢琴协奏曲《黄河》所绘制的著名红色主题油画,于1972年完工。它不仅是陈逸飞所有红色绘画中最具历史重要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其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一名手持步枪的红军战士伫立于黄河岸边,眺望远方,在他的背后是蜿蜒的长城。陈逸飞采用了宽银幕般的电影式构图,以恢弘的尺幅呈现了黄河的大气磅礴;前景中的人物被置于山巅,挺拔的姿态完美地展现了战士的英雄气魄。这幅作品集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体,是所有描绘革命战士形象作品中的极佳典范。1977年,《黄河颂》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上展出并引起极大轰动,从此奠定了其在中国艺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仕女与鸟笼》(私人收藏)创作于1992年,是陈逸飞归国后“海上旧梦”系列的标志性作品之一。画面中的人物为陈逸飞所塑造的经典仕女形象之一,兼具现代与古典的独特风格。《仕女与鸟笼》整体质感细腻静谧,散发着上个世纪胶片电影般的朦胧之美。陈逸飞更于同年拍摄了与绘画系列同名的电影《海上旧梦》,由此可以看出陈逸飞绘画创作与电影实践之间的共生关系。近期,陈逸飞的“海上旧梦”系列也因在热门影视作品中亮相,而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我的邻居》(私人收藏)创作于1996年,多年来一直保管于伦敦。这件作品描绘了陈逸飞祖宅的一隅,承载着艺术家对故乡深切的回忆和情感。在本次展览中,它再次回到上海,不仅是作品的“归家”,更象征着陈逸飞艺术精神的回归与延续。
【关于浦东美术馆】
浦东美术馆(MAP)位于上海小陆家嘴滨江核心区,于2017年9月26日启动建设,2021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
浦东美术馆由陆家嘴集团投资、建设和运营,由让·努维尔(AJN)事务所设计,以国际艺术展示交流为主、兼顾国内艺术展示,突出展览、美育、文创、国际交流四大功能,致力于建设成为上海国际文化场馆新地标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