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盐田千春:静寂之空

开幕时间:2025-03-22

开展时间:2025-03-22

结束时间:2025-08-31

展览地点:红砖美术馆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顺白路红砖美术馆

策展人:闫士杰

参展艺术家:盐田千春

主办单位:红砖美术馆

早鸟票:85元

正价票:120元

优待票:100元

展览介绍


红砖美术馆将于3月23日推出艺术家盐田千春(Chiharu Shiota)大型个展“静寂之空”(Silent Emptiness),由闫士杰策展,艺术家将根据红砖美术馆的空间与环境,挖掘并使用东方元素与在地材料,创作出一系列全新特定场域装置。此次展览不仅是对盐田千春 “缺席的存在”这一核心命题的深化,更以她独特的东方哲思与跨文化经验为脉络,将东方哲学中的“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视觉沉思,并在盐田千春的艺术生涯中寻找新的坐标。

展览还将展出盐田早期行为影像作品,为本次展览特别绘制的手稿,及文献图片、影像资料,回溯盐田千春的艺术实践与历程:作为日本人,她如何从柏林一步一步走入全球当代艺术视野,从方寸间的绘画走向沉浸式的大型空间装置。

在东西方流转间重构“空”的诗学

盐田千春特别强调红砖美术馆的空间特质:“它融合了东方园林的静谧禅意与西方建筑的秩序感,与我的文化背景产生难以言喻的共鸣。”策展人闫士杰指出,“盐田的每件作品都将充分与红砖的建筑空间完美融合,转化为深邃的场域空间,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存在’的终极追问,导向东方哲学中对‘空’的悟化。”

《通往静寂之门》以藏传佛教一座古老的门庭建筑为主体,无数红线穿越门庭,冲破墙壁,撕裂物理空间的边界,延伸辗转升至天际,仿佛一股无形的能量突破了物质空间的束缚,构建出一个超越现实的精神通道——红线既是联结的纽带,亦是断裂的痕迹,挑战物质与精神的界限,邀请观者进入一个沉思与悟化的空间。在闫士杰看来:“盐田千春的红线在此是依缘而显、随缘应物的当下觉知。”

《意识的蜕变》引入“庄周梦蝶”的哲思,通过悬浮的蝶翼与残留体温的床铺,挑战“肉身-意识”的二元对立。艺术家坦言:“每一次入睡都是死亡的预演——一次超越身体的旅程。”在这里,“空”恰似生死界限的消融。

《时间的回响》中三块天然洞石,赋予“时间”以物质形态。石上孔洞中涌出黑色线状结构,在空间中翻涌,成为无垠的夜空,黑暗而炙热的远古大地——盐田千春以线隐喻时间对物质的侵蚀与重塑。在东方文化中,石头更关乎哲学与信仰,是人们理解宇宙、建构意义的载体。当这三块石头伫立于同一空间时,仿佛形成了一个小型遗迹,观者能够感知那席卷一切的时间洪流在空间中激荡起的回响。

《生根的记忆》中,一艘来自河北邢台朱庄水库的废弃木船占据核心空间,船体裂缝中生长出一棵树,红色绳索如雨丝般垂落,滋养根系。盐田千春通过“树从船中生”的意象,构建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共生循环:树是船的起源,船又是树的摇篮,孕育出新的生命——物质的消亡恰是生命轮回的起点。

​ “盐的结晶”——流离中的自我觉醒

​作为长居柏林的艺术家,盐田千春的创作始终游走于“东方基因”与“全球经验”之间。她曾以盐的结晶精准捕捉自己跨国身份的流动与凝结:

在德国,我觉得自己学会了看到更多在日本时无法察觉的自我。例如,当你把盐水留在盘子里,水分蒸发后,只剩下盐。原本溶于水中、不可见的盐开始结晶。我在日本时,作为个体是不可见的。在那片“水”中,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必要的。而来到德国后,我觉得自己终于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如同结晶般清晰可见,并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这些。

这种“流离中的觉醒”始终贯穿其创作。装置《多重现实》以空荡的连衣裙为载体,既是对“第二层皮肤”的隐喻,亦是对“肉身消逝后灵魂起舞”的追问。艺术家坦言:“衣服承载个体的记忆、情感与经历,是自我的延伸。”当空荡的衣裙在昏暗的房间里缓缓旋转,倒影在平静的水面上,像一场缺席之舞,肉身消失,但仍能从裙摆的运动中感受到其存在。呼应了艺术家自己对“缺席的存在”的诠释——“事物的缺席并非消亡,而是融入更辽阔的宇宙,重新参与时间的流转,与万物相连。”

展览还将展出盐田千春早期的行为影像《浴室》(1999)与《墙》(2010),以身体为媒介探讨跨国身份的认同与流动。《浴室》中,清洗的徒劳揭示了记忆的顽固性,如同皮肤上的烙印,既是个体历史的见证,也是无法剥离的身份存在。在《墙》中,身体既是“墙”本身,又是被“墙”禁锢的对象,如红线般密布身体表面正在流动的“血管”, 揭示了界限的虚妄——墙可倒塌,线可断裂,但生命的力量永远在禁锢的裂隙中涌动。

从行为到装置,盐田大量使用“纤维”、“旧物”、“泥土”等超越地域标签的媒材,巧妙地将个体焦虑转化为集体记忆,将文化疏离升华为对人类存在的叩问。策展人闫士杰强调:“盐田千春的‘空’不属于任何地域,而是对人类存在困境的终极回应。这正源于她在流离中的自我觉醒,在觉醒与疼痛间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进入红砖美术馆,观众将踏入一场“悟空”的旅程: 当物质消逝、躯体消亡、时间流逝,人类如何通过记忆、艺术与信仰,在无我的宇宙重构存在之锚?盐田千春的答案藏在每一根丝线的震颤中——断裂与联结本是一体,废墟中亦可生长新生……

“静寂之空”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场哲学宣言。盐田千春以纤维为经、旧物为纬,编织出“空”的当代诠释——它非虚无,而是缘起性空的自由,直面生死后的慈悲。

空性如如,不碍万法纷然。

盐田千春与Aomi Okabe访谈,由Mayuko Aota转录、编辑,武藏野艺术大学艺术政策管理系,2009。

艺术家

盐田千春​,1972年生于日本大阪,现居德国柏林。

盐田千春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个人经历或情感,她将其扩展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如生命、死亡和关系。她通过收集既存的日常物件,如鞋子、钥匙、床、椅子和裙子,使它们被吞没在巨大的线织结构中,重新定义了记忆和意识的概念。盐田用她的装置作品探索一种 "缺席的存在 ",同时也通过雕塑、绘画、行为影像、照片和画布来呈现该主题。2008年,她被日本政府授予 "文部科学大臣新人奖",2025年再次被授予"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她的作品也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展出,包括巴黎大皇宫(2024年); 大阪中之岛美术馆(2024年);洛杉矶哈默博物馆(2023年); 昆士兰美术馆与现代艺术馆(2022年); 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2021年);新西兰国立博物馆(2020年);东京森美术馆(2019年);柏林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2019年);南澳大利亚艺术馆(2018 年);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2018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 年);K21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艺术品收藏馆(2015年);华盛顿史密森学会亚瑟·M·赛克勒美术馆(2014年);高知美术馆(2013年),以及大阪国立美术馆(2008年)等。同时她也参与了许多国际展览,如爱知三年展(2022年);奥能登国际艺术节(2017年);悉尼双年展(2016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2009年)和横滨三年展 (2001年)。2015年,盐田代表日本参加了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

策展人

闫士杰​,红砖美术馆创始人、馆长、策展人,在中国率先提出并践行“生态体验美术馆”的理念。2024年策划了“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2023年策划了“海蒂·布赫:皮囊之上”展;2021年策划了当代艺术与航天科技跨界的展览“徐冰:艺术卡门线”;2020年,策划了大型国际群展“2020+”,在面对突发疫情引发全球旧秩序的失效时,呈现重建新秩序的思考与行动。2019年策划了莎拉·卢卡斯亚洲最大规模个展“莎拉·卢卡斯”;2018年,策展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迄今在中国最大个展“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2016年,策划了“识别区:中国·丹麦家具设计”展,第一次将中国古家具以设计的名义与丹麦家具设计大师对话。他策划的展览还包括:詹姆斯·李·拜尔斯中国首次个展“完美时刻”(2021);“加藤泉” (2018)、“安德⾥亚斯·穆埃:摄影”(2018)、“安德烈斯·塞拉诺:⼀个美国人的视角”(2017)、“温普林中国前卫艺术档案之八〇九〇年代”(2016)等,从不同视角建构起红砖美术馆对艺术的深层次、多维度探索与思考。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