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哪里,那里
开展时间:2024-07-12
结束时间:2024-08-10
展览地点:阿尔敏·莱希 - 上海
展览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7号2层
参展艺术家:蔡泽滨、陈英杰、侯子超、曾建颖
主办单位:阿尔敏·莱希画廊
阿尔敏·莱希 - 上海荣幸呈现中国艺术家群展「这里,哪里,那里」(Here, Where, There?),参展艺术家包括蔡泽滨(Cai Zebin)、陈英杰(Chen Yingjie)、侯子超(Hou Zichao)与曾建颖(Tseng Chien-Ying)。展览将于2024年7月12日开幕,并展至8月10日。
“……画家如同空间的编舞者,编排着元素间的舞动,将其转化为叙事艺术,而不仅仅停留在视觉艺术的层面。”
——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抽象表现主义画家)
人类自存在之初,就有在各种表面上制造空间幻觉的原始渴望。三万多年前,史前人类已在肖维岩洞(La Grotte de Chauvet)的墙壁上绘制出栩栩如生的壁画;现代人站在这些壁画前,仿佛被带回到遥远的远古时空。虽然现代主义(Modernism)和纯粹主义(Purism)的追随者可能会认为,在画布上构建虚构空间如同幻觉主义(Illusionism)一般,是一种欺骗观众眼睛的行为,但这些画布中的虚构空间确实带给我们愉悦感,将我们吸引到一个引人入胜、与艺术家共享的空间中。
阿尔敏·莱希 - 上海群展「这里,哪里,那里」(Here, Where, and There?),聚焦呈现四位中国年轻艺术家——蔡泽滨、陈英杰、侯子超和曾建颖——通过各自在画布上的独特空间建构与表达,为观众打造出一场漫游于现实与幻想、数字与宇宙的艺术多重世界。
对蔡泽滨(1988年出生于中国广东)而言,“想象力是我在现实中看到的图像的总和”。其作品中的景观根植于现实空间,充满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思考。在他笔下,日常景象被赋予了新可能性,却又在如此寻常的空间中出现画家本人象征性的形象,让人在日常情境的审视中感受到非日常性的戏剧化效果,延续了艺术家长期以来对创作中象征性、想象及真实之间关系的迷恋。横跨架上绘画、大型壁画、现场行为表演以及艺术装置创作的陈英杰(1991年出生于中国广东),通过不同的媒介,探索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街头涂鸦艺术的结合,建立全新的个人艺术语言。其作品仿佛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进入一个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在这里,过去、现在与未来交织一起。其画中充满了磅礴的宇宙空间感,描绘天地山河的壮丽景象,更展现了宇宙的宏大与神秘——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万物的雄伟,更引发我们对人类于宇宙中渺小存在的省思。
游走于虚实之间,侯子超(1988年出生于中国山西)的作品则将传统绘画与数字影像语言相结合。在他的作品中,观众仿佛进入一个既熟悉却又充满新奇视觉元素的虚拟数字时空之中。艺术家更感兴趣的是构建个人化的虚构景观,在与真实环境完全无关的画布上进行虚拟空间探险。于画面中留下的数字图像效果,对侯子超而言是一种记录当下的痕迹,他更认为是“我们习惯电子成像后新的视觉习惯”,有意为观者留下更多开放的想象空间。以工笔重彩见长的曾建颖(1987年出生于中国台湾),于创作中捕捉了人脑海中的幻想与幻象,仿佛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如梦境般的超现实景观。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深邃的意念,画中贯注当代人类的七情六欲,让观者一睹红尘幻象,映像出思维与心灵的深层次状态。曾建颖的作品在延续自我风格的前提下,通过艺术探索梦境与现实的边界,将观众引领进入一趟奇幻的心灵空间旅行。
如果说物理空间是客观的,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而哲学空间是主观的,存在于人的意志之中——那么画作中的艺术空间既有其存在于人类意志之外的客观性,但同时又作为人为创造,拥有着其主观特点。建筑师童明在《空间神话》中提到:“空间的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界限的。更具体一些,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在其中距离和方向,基于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确定。”因此,伫立于作品前的观众不仅是被动的观察者,更是主动参与到每一幅画中艺术空间的创造过程,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家所构建的多重维度与情感冲击,成为空间的一部分,甚至是共创者。
文/陈玮璞, 艺术研究员、作家
蔡泽滨(出生于1988年,广东省汕头市)现生活工作于汕头,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绘画中天马行空的场景常常来源于他对艺术家和⽂学的知识,他重新解读已有的主题和意象,进⽽审视绘画和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身。的作品也曾多次受到国内外艺术杂志的报道,包括《ArtMaze Magazine》 《Artforum》《艺术界》《艺术碎片》《艺术汇》《亞太藝術雜誌》和Contemporary Art Daily线上平台期刊等。
艺术家陈英杰1991年出生于中国广东,致力于创作架上绘画、大型壁画、场域创作和空间装置,由中国水墨出发,通过对不同媒介的探索,力求在各异的文化形态间达到平衡,挣脱传统文化束缚,建立全新的个人艺术语言。他曾被美国前沿杂志《Complex》评选为「二十五位一定要认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2023年获得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其作品被纳入众多公立机构收藏,如美国檀香山博物馆、和美术馆、 龙美术馆、意大利维琴察阿库亚诺市政府收藏、卡地亚**(中国)、香港伟凯律师所、凯德置地集团(新加坡)、虎牌啤酒公司(新加坡)和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中国香港)等。
侯子超1988年出生于山西,2012年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英国切尔西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侯子超的实践涉及绘画和装置在内的多种媒介,关注当下文化语境中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关系。他利用图像语言强调人造景观与真实自然的距离,以及徘徊于安稳花园与欲望荒野之间的理想环境。在电子图像观看习惯与艺术家绘画行为的对峙中,隐藏着古代占卜与数据算法间复杂且个人化的表达——通过图层的堆叠与信息提取,从而实现“混乱”画面与抽象意向间的微妙平衡。
艺术家曾建颖1987出生于中国台湾,2009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水墨组,2013年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创作硕士。曾建颖致力于探索传统材料或绘画语言与当代实践融合的可能性。他通过对人的感官描绘来呈现心理状态,探究心理上的不适或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感,在精神与物质世界的争论中思考人的存在意义。其作品已被众多文化机构纳入公共收藏,包括台湾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与台湾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