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东荣-刻画他的一生
文/ 张莉娸
决定当艺术家,对许东荣来说,就像自然而然,骨子里流淌的想法。没有非要成就什么,没有非要成功,只是因为一份喜欢、一份执着,就这样,40多年来刻画了他的一生。
从庙宇文化得来的养分,玉雕工厂、陶瓷工厂的训练,再到学院的美术训练。到后来,不断打破自己的习惯、打破固化的创作形式,去掉了熟悉的绘画工具,利用饭勺、菜刀画画,或是不雕不塑,摔了泥巴再组合出的雕塑形体。
这一路走到了今天,他自己说,无论绘画或是雕塑,现在是两者完全合而为一。绘画是雕塑空间的再延续,雕塑是绘画的再创造。
身体记忆里的民间文化
1947年,许东荣在台湾屏东出生。台湾乡下普遍的庙宇文化,不论是木头的雕刻或上色,父亲喜欢的庙宇剪贴艺术,或是传统的神话故事,这些自他孩童时期开始即不断接触到的民间文化一直影响了他。后来,他画画、做雕塑,才慢慢发现自己的趣味点、视觉美感都来源于这些部分,这些文化养分长在了他的身体里,身体的记忆带动了他的艺术美学。
人生经验丰富了美学经验
许东荣开过玉雕工厂、陶瓷工厂,因此对于玉石辨识、切割、雕琢、陶土的捏塑与上色理解深刻。他也开过民俗古玩店,大量接触到传统民间木头雕刻所谓内枝外叶的技法。后来早年台湾社会流行小型贸易公司,专门为人代工、进出口些对象。许东荣也主持过填充玩具工厂,因此学会了立体造型的打样、剪裁与缝制。他也开过生产洗碗精工厂,又学会化学药剂的研发、调配,他也开过五金店,因此学会了各式器材料的认识。
多元化社会经验的历练,让他在面对创作的时候,将材质、颜料的转化运用发挥到极致。各种看似辛苦的过程,从中得到无论对材料的使用、对题材的选择、对创作的理解,人生给了他点子+里子,里外合一才成就了现在。
创造来源于生活
师大美术系毕业,学校的教育,从书法、水墨、油画到雕刻,学院的训练与学习让许东荣懂得整理、归纳,验证所有之前积累的社会经验。文本与技术的实际操练,他能游刃有余的利用各种技巧,穿梭于各种题材、绘画笔法之间。他常常"变",因为自信自己的技巧能应付各种创作方法。到后来,抛下惯用的笔,开始使用刮刀、饭勺、菜刀来画画,工具俨然已经不是当前面对的问题,抛下工具才能找到他内心参照的体悟与感受,创作的思维来源于生活,创造的工具也同样来源于生活。
轻盈取代厚重,技巧替代材料
许东荣的汉白玉雕塑从民间美学上的观察与从文本上学习到了许多,他赋予了汉白玉柔软、清盈、动态、舒畅,创作的种种型态超越了材质本身。例如雕刻出现类似翻扬彩带的镂空处理,来源自民间神祇身上穿戴服饰上的衣带,他用抽象方式去替代写实笔法,用轻盈去面对厚重的材质。艺术家选用材料,往往是决定怎么面对观者的第一步,而他早年工作经验的训练,因此材料特性的掌握与熟稔、结构及造型的快速塑制、技术表现如何提炼重点,种种因素导致许东荣的汉白玉雕刻,往往让人忘却了材料,只记住了造型,只记住了飘动的美。
人的一生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未来长成的养分。许东荣的一生并不曲折离奇,也不坎坷多舛,没有过多渲染的故事情节,只有真实人生经验的更迭积累。台湾话常说"一步一脚印",他的每一步孕育着下一步,下一步再生发为另一步,每一步都留下了痕迹,每一步都留在了他的身体记忆里。
人生,让他的创作时不再疑惑、不再畏惧。也许,许东荣的创作还没到极致,还没到定论,因为,他的身体记忆还在生长着,他的身体记忆还在继续生发着未见到的下一步。
许 东 荣
1947 生于台湾屏东
教育背景
1967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
个展
2014 “大象无形”--许东荣新作北京-上海巡回展,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中心,北京/八大画廊,上海
2011 新艺术博览会“抽象空间”,台北,台湾
2011 中国美术馆“时空的轨迹”,北京,中国
2010 台北艺术博览会 2010,台北,台湾
2007 第四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
2005 台湾台北市画廊博览会油画雕刻个展
2003 台湾台北市画廊博览会油画雕刻个展
1998 台湾中历元智大学雕刻个展
1996 中华民国观光月刊7月号专文报导
台湾台南市立文化中心艺廊油画雕刻展
台湾台南市新心生活艺术馆油画雕塑个展
1995 八大画廊油画雕塑个展
应邀中华民国宝石协会雕刻展出,远东航空公司杂志并为文报导
1986 台北福华沙龙“许东荣第二次现代玉雕展”
1985 日本NHK拍摄故宫之旅介绍现代玉雕代表艺术家
台湾公共电视制作“灵巧的手、雕玉的手”专辑
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个人小型玉雕展
1983 阿波罗画廊个人现代玉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