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赋
开幕时间:2016-03-26
开展时间:2016-03-26
结束时间:2016-06-26
展览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托马斯·费因斯坦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即将举办奥地利艺术家托马斯·费因斯坦(Thomas Feuerstein)中国首次个展:“灵赋” (Psychoprosa)。本展览为CAC 2016年度首场展览,将从3月26日至6月26日,为观众呈现一组由19件作品贯连而成的大型装置作品。
托马斯·费因斯坦来自奥地利城市因斯布鲁克,1980s-1990s期间他于因斯布鲁克大学修读艺术史与哲学。其90年代的创作以检验全球化社会语境下的媒体与技术条件为特点,后转向对生物技术议题的探究。其艺术创作由跨界出发,藉此审视横亘于不同学科、思想方向、研究与科学领域以及政治与社会之间的交界面。在此过程中,他驾轻就熟地漫步于科学事实、神话迷信以及未来科幻视界之间。在展览“灵赋”中,艺术家构想了一个处于艺术与自然科学实验陈设的边界之上的宏大装置。他以一套相似的主题将系列新作与早前的创作勾连起来,从而创造出多层次的叙事,并指向一个在各种新奇的生物技术之可能性塑造下的社会未来。
展览包含各种实验室器皿、设备和冰箱集群等,它们借由可活动的管道系统相互连接。管道将绿色或无色的液体在诸多站点间递送。艺术家分别为不同场景给予了富有寓意的称谓如:“温室”、“门”、“实验室厨房”、“冷却室”、“工厂”。这些通过水管相互连通的设备与物体看起来如同具备主动行为能力的主角:玻璃雕塑里的各种物质在隐形的实验室助手们的操作下而发生了转变,冰箱门诡异地打开又关上,仿佛受了魔鬼或幽灵的驱使。一种合成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从绿藻和菌菇中萃取而出,从而创造了自然界不曾存在的分子psilamine。此过程余留的生物团则形成了一种粘性物质,该物质在受热、冷却与混合之后粘滞稠度进一步提升:浓密的丝与包裹的茧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透明的液态雕塑。假若将psilamine这一“分子雕塑”吞服,我们感知中那原本固态的物质则将会液化,并开始流动。如此,该物质的精神作用--当然观众无法实际尝试,而只可依托于想象--则以一个真实过程反映于展览中。对内外世界之边界的跨越与混淆构成了费因斯坦此次展览“灵赋”的核心层面。究其实际意义与主题性意义,弥漫于整个展览的粘液一方面指涉恐怖小说及其早期大师之一H·P·拉夫克拉夫特(1890-1937),而另一方面,它又作为一个社会隐喻强调了对个体定义及社会边界的消融等诸问题。
在展厅入口的“L”型墙面上展示的28幅平版印刷插图与艺术家所著科幻小说《他是个黏糊糊的家伙》(For He‘s a Jelly Goo Fellow)构成平行叙事,该小说则为展览的文本起源。系列插图与小说围绕着“粘液”这一无可名状的物质为主题,染指科学、技术、精神以及万物有灵论,进而去诠释在渴望自然, 同时也希冀技术的矛盾中被撕裂的当今世界。分布于CAC500平方米展览空间的整个装置生动地演绎了新分子psilamine与粘液的创造过程并将其成果展示予观众。“温室”浸润于一片绿色幽光中,在此展示了生物反应器培养的绿藻和菌菇,以及由实验室设备、雕塑、光源及未来世界的室内植物构成的混合雕塑--且有着Iuturna或?laine这样饶有兴味的人格化的名字。流动着循环物质的水管犹如三维的立体图画般地在展厅地面上逶迤蛇行,从“温室”延伸到下一个雕塑设备“门”--绿藻在此被萃取并过滤,余留的纯水则流向下一环节,用于粘液的制造。在“实验室厨房”中,观众将看到两个由实验室器皿制成的雕塑《D。女士》( Mrs D。)与《P。先生》( Mr P。),以及两件代表新合成分子psilamine的装置:《婴儿Psi 》(Baby Psi)由实验室细颈瓶制成并形象地呈现了psilamine的分子结构,而《裸盖菇之语》(Psiloprose)则展示了从一个打字机中生长出的晶体psilamine。在一个以虚构的分子雕塑为支撑的玻璃台面上,《必比大叔》(Uncle Bib)的硅胶胸像剧烈地摇晃;在他的果冻状形态使人联想到黏液的同时,《冷壳》(Kalte Rinde)则视叔本华所有的著作都被黏滑而干燥的腐物侵蚀,恰如哲学家的世界观。展览最后两站“冷却室”和“工厂”呈现了粘液的生产和处理过程。光线幽微的“冷却室”里陈列着十几台大小不一的白色冰箱,里面存放着罐装的粘液。而“工厂”中壮观的《自然奥秘学园》(Accademia dei Secreti)则对整个装置作了升华性的总结。在这里,透明的粘液被抽取到巨型玻璃器皿中。艺术家值此向观众开启了“粘液时代”的篇章:在粘液时代,人类将以原生质的状态融合形成一种新的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