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开幕式嘉宾
3月27日下午3点半,一个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为主线,展示川大艺术学院师生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探索成就的展览——“海纳百川•学院内外艺术文献展”在蓝顶美术馆新馆开幕。展览共展出70多位艺术家数百于幅作品,涵纳架上绘画,装置,雕塑,传统书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参展艺术家除了来自川大本土的师生外,同时还邀请了社会知名艺术家,以此去搭建一个学院内外艺术展示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共谋当代中国艺术的繁荣。
看点一:同一主题 两大展馆并行上演
99艺术网现场采访策展人吴永强
此次艺术文献展分别在蓝顶美术馆和四川大学美术馆两大展区并行上演:蓝顶展示的是社会知名艺术家及川内高校名师之作,而在四川大学美术馆则上演着川大学子的艺术激情。对于社会名家和学内学子作品共存展出的方式,展览策展人吴永强阐述到:“这种学院内与学院外艺术家同台、在校与不在校川大人聚首的展览方式,形象地诠释了川大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内涵,袒露出一座现代大学的文化胸襟。”而对于主题“海纳百川”川大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则认为:“海纳百川,最真切的意义在于吸纳、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风格的艺术家,不仅仅存在于同一平台上,而且都能彰显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且在共存、互动、交融中能激发出新的能量”。从川大走向蓝顶,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展览空间上的转移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去体会川大想要“出走”的态度。
看点二:名家从“学院内外”解读学院教育
艺术家何多苓、策展人吴永强及友人合照
程丛林《青山系列》
展览主题都是以学院为中心,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参展艺术名家都希望借此展览开放包容的品质去推动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而长期身居教师身份的何多苓看来:“这种展览不仅能让学生和老师的作品对话,更多的是消除了师生间的一种等级观念,让艺术的气度在此显现。”同样作为教师的程丛林在这次展览中带来了与其名作《码头的台阶》不一样题材的作品《青山系列》;他对此解释到:“题材的改变是由于时代情景的变化,在艺术教学中,时不时会提醒学生对什么敏感?对什么有兴趣?朝外面看看世界,朝里面看看自己。相信这是艺术教育应该做的事”。而作为女性艺术家曾妮却对艺术教育有着别一样的看法:她认为教育最基本的根是在乎于老师的个人修为,好的老师必须是好的艺术家,必须积累好的作品和创作经验后,才能有资格从事教育。
看点三:传统与当代的碰撞 东方与西方的结合
一楼展厅局部
二楼展厅局部
整个展厅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以西方艺术表现手法油画,装置,雕塑等呈现;而二楼则全展现的是东方传统的书画题材:工笔,写意,书法。这种艺术形态的多样性和对比性也从侧面去印证展览主题“海纳百川”的精神状态。但无论采用何种媒材,运用怎样的技法,所有的作品,无不从独特视觉经验中获得。而通过这些作品的集中展示,也带领观众成功的跨越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具像与抽象、审美与功能的观念和形态,从中获取艺术最本质的精神。
看点四:陈列细节妙处
展览的陈列和布展可算是一大亮点,除了策展人对于每个局部的细小规划以外,更多的艺术家不仅按照自己作品分隔去陈设,还将陈列也作为了一场艺术表演。
熊宇作品展示墙
上图为熊宇作品的展示区;为了符合自己作品的主题内容,熊宇亲自将展示墙做成了同作品主题相呼应的绘画,版画似的效果让他的作品更加充满了梦幻色彩。
曾妮(右)在其作品前
曾妮装置作品
曾妮的展区可算是展览中最抢眼的一个区域,除了墙上有绘画作品以外,地面和展墙两侧也各种摆放着其独特的装置,一个女性艺术家内心的细腻绽放无疑。
在上下楼层的狭窄转角处,放着一细长的装置作品,艺术家对于空间的拿捏可算是花尽心思。
在上层传统书画中,有一系列的作品平放在围绕着楼梯边缘的木桌上。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有些小画册,观众可以动手去翻阅。
这次展览,通过学院与民营美术馆间的互动,不仅体现的艺术多元,也证实了学院精神的海纳百川。在以后的日子中,展现学院艺术创作成果将是蓝顶的一项长期工作。
据悉,此次展览要到5月25日结束,有意的朋友可前往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