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2014年艺融秋拍汇集精品佳作 多元化经典共襄秋拍盛事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4-11-20

北京艺融多年来一直秉承“差异化”的经营理念,立足于艺术市场,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在写实油画领域成为行业领军之后,积极扩展,开展艺术结构多元化的新路径。

2014艺融秋拍,将在“专而精”的旗帜引导下,顺应艺术发育的脉络,优中选优,将最有升值潜力的艺术精品推荐给广大藏家。以顶级精品,以及超高性价比的精品满足收藏家的需要。

本次绘画专场,有7个板块的佳作供藏家雅选。包括自然之声、毛泽东诗词意境油画、写实油画、当代艺术、水墨、摄影、新经典等版块内容。


赵无极《01.05.92》布面油画 81×100cm 1992年

其中,赵无极大师的《01.05.92》是传世经典,画面仅以蓝、黑、白三种高纯度的色彩间隔铺满,至简至纯,有如塞尚的静物,宁静、沉着,结构单纯而稳重。蓝黑交接之间的抽象线条有借鉴于书法艺术的符号表征意义;而蓝黑之外的大片原色,是留白,也是中国书画“气韵生动”的所在。横亘在画面中央的黑色与蓝、白色交融渲染的气氛如平置的米家山水,富有中国水墨画中的山水精神。而作品以创作日期命名的方式,与波洛克任情纵性、兴之所及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相似,同时,作品主题上的“空无”又使画面衍生出万千涵义,也与画面整体蕴涵的“冥想的精神”的空泛相一致,“无形”之“大象”,使作品上升到对艺术及整个人类宇宙观念“道”的表达。“道”就艺术表现而言,就是“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抽象境界。而赵无极的艺术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宇宙观照方式,它不是对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的具象式的观照,而是一种对大气盘旋的宇宙大象的宏观理解和冥想。


艾轩《有风从两肩掠过》布面油画 78×99cm 1987年

而在中国写实画派的殿堂中,北京艺融甄选了艾轩的《有风从两肩掠过》。

这是艾轩的扛鼎力作,非常具有代表性。艾轩通过这幅画,努力体现了种一境界--一个只有通过恍惚的瞬间去感悟无限的空间。那干冷寂寥的大片草原,一望无际的远山,冷澈的空气,仿佛让人置身于原始之初,而当凝神于那条充满神秘的地平线,我们的感觉又仿佛总是悄悄的划出我们思维的间隙;这是一种寂静的浸润。艾轩的艺术就是在这湿润的过程中远离传统的写实主义而更接近与“大自然同起伏,离尘埃而登莲邦”的禅宗世界。

毛泽东诗词意境绘画——重温伟人磅礴气概

以毛主席诗词的意境作画,也是一个非常流行且广受欢迎的创作题材,这类作品具有难度与价值双高的特点,本次艺融秋拍精心甄选了其中优秀的作品。


侯一民《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今日武将军》
布面油画 200×100cm 2013 年

1936年11月,著名左翼女作家丁玲逃离被国民党囚禁三年多的南京后,到达陕北保安,受到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热烈欢迎。不久,丁玲随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发,奔赴前线工作。毛泽东遂写这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今日武将军》赠丁玲。

侯一民先生这幅即是根据这首诗词的创作,丁玲英姿飒爽,颇有英武之气。画作艺术形式则往往粗狂、坚硬、雄浑,使人不至于轻易忘却。理性和诗情成功的融为一体,在激情之下,仍然表现出一种肃穆和沉静。


张祖英《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昨天文小姐》
布面油画 120×80cm 2013 年

张祖英的作品比较明快、典雅、恢弘、凝重,更加理性化,更富于对历史沧桑、民族兴衰的哲学沉思。张祖英的《古道》系列,力图以写实手法表现抽象的哲理,表现具像中的抽象意味,表现超验的象徵性精神内涵,被评论家称作“超经验意味的新写实主义风格”,“在经验性的现实景物中寄寓超经验的现代意味和现代哲理”。


杨飞云《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纸本色粉 90×60cm 2013 年

1961年春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翻看身边工作人员李原慧参加国庆10周年民兵方队检阅时的照片,欣然挥笔写下《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一诗。随后,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年轻人就是有志气,不要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穆桂英”。

杨飞云据此创作了这幅纸本色粉画作,以其纯净的古典主义美质,渲染出了毛主席诗词中的女民兵形象。杨飞云的肖像画,重视理性和秩序,内涵上追求理想色彩,通过传统写实的扎实功底,来表现自己热爱生命、赞美生命的理想。的确,他将他的灵魂和理想,都融化在一个个灵气、年轻、纯净的肖像当中,在他的画中,姑娘们都有着清澈而欢快的泉水一样的眼神,表情都有如神明一样蕴涵着某种昭示,高贵典雅。

自然之声——感受风景油画的自然之美

中国风景画家在美术思想百花齐放的大背景下,紧紧把握住“民族性”的主题思想,在技法和意境上,创作出的中国风景,用中国人的视角向世界赞颂祖国的美。浓浓的故乡情怀,在笔触丰满意境深远的画面上,自然体现。


谭涤夫《通惠河之夏》布面油画 185×130cm 2006年

《通惠河之夏》是应北京画院邀请为“北京风韵”系列作品展创作的一幅油画。在元代,积水潭水源充足、南北与北海及通惠河连成一片,汪洋如海。元世祖忽必烈命名的“通惠河”,是为解决通州至元大都的漕运而修建的一条运河,通惠河明初不再通航,但其名称沿用至今。历史融进了今天的图画。夏日,当漫步在通惠河沿岸,面对这一历史遗迹,画家融入了自己的真切情感。通过画笔,以独有的艺术语言精心刻画出通惠河天水一色的无限风光。


肖峰《西湖早春》布面油画 80×130cm 2007 年

肖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与中国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有意地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相结合,在油画民族化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肖峰的艺术不仅是他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既参与了历史的建构,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他的艺术和他那个时代必将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页。

写实经典——古典与现代审美诉求的融合

写实油画领域向来是北京艺融的专精,长期以来与中国写实画派的合作中得到了长足进步,对写实油画的艺术语言有着精准的把握和独特的解读。本次秋拍,甄选了多件写实油画精品,具备优秀的市场潜力和收藏价值。


冷军《香风》布面油画 40×80cm 2013年

冷军的写生,并不意味着他在作品风格上的转变。事实上,只是由于一个偶然的开始,他才敏感地意识到了写生所应该带来的新鲜,并回归绘画最为原初的冲动。写生的过程,摆脱了创作的惨淡经营,在与对象即兴的面对中,既可以重温朴素的表达和坦然的流露,也能够从中体会到绘画的快感和愉悦,即便是纯粹语言的实验。

“写生”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写真”,但它们却明确地针对着事物的真实与自然属性。尽管不需要既定的限制,但其中也必然蕴含有观察的信念和发现,而非目的的自在,则为技艺的深入与升华提供了一个前提性的可能。


庞茂琨《巧合之六》布面油画 160×200cm 2010年

庞茂琨是作为最终的观者而去观看到由他导演他的作品中的舞台的表演与世界的荒诞。作者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一种对自我存在的审视,而这种审视变的多重视角。这源于作者对自我的认识和反思。

世界的荒诞与不确定性在某种作者的某种体验或直观映证中的出现或者确实必然导致作者对自我价值或者自我身份的反思,而这一切的结果即会变成一种焦虑。通过作品的场景的安排,某种平常最易确定的价值或者知识变得不确定,这将产生一种生存或者世界的畏。或者被陷入了一种非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为了平衡却身不由己的被陷入一种荒诞的世界,一种妥协的生活必然成为现实中的目的。而这种目的,却不得不面对无法回避真实自我而出现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最终还是一种对自我的焦虑,因为不知道画中的主人公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才能承认真实的自我。由此,一种病态的世界出现了,制造荒诞意味着对荒诞的否定。双重荒诞能代表不荒诞吗?似乎不能。一种陷入的真实自我的找寻我相信还会伴随在庞茂琨的作品之中。

当代艺术——多元化艺术风格绘就百花齐放的秋拍盛景

艺术是自由的,是缤纷的,多元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状态,本届秋拍汇集了许多风格各异的当代艺术精品,均为站位市场角度,顺应艺术发展方向,具备优质投资价值的佳作。


曹力《享受阳光》纸本水彩 40×40cm 2014年

曹力无疑是一位极富诗人和音乐家气质的画家,他给20世纪的中国画坛留下了一系列充满神奇与客观,梦幻与真实,过去、现在与未来纠缠不清的、奇谲瑰丽的抒情叙事组诗,其间跃动着艺术家超人的想象与创造的精灵。在众多的以神秘主题为表现风格的艺术家中,曹力以善于叙述清醒的神秘和真实的梦境而独具一格,这肯定得益于到处生长着神话与传说之树的艺术家童年的故乡贵州山区。如此多的童年意识,如此多的音乐与诗的性质,使曹力的作品始终保待着既烂漫纯真而又深邃严峻,既清晰客观而又梦幻空灵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潘德海《掰开苞米 一个女人》布面油画 91×73cm 1989年

正如潘德海自己所言:“我试图在创作'包谷'作品中揭示人的存在背后的关于刺激和振动的那个包罗万象的形式。通过奇异符号系列、重复丰富的颜料、形式的完满整合,肢体、器官的分解,表现生命体的多重侧面,使内在真实上升为表意的符号,成为贫乏、畸形、片面的表象最生动、最重要的一部分,构成相互交织、浸透、多面的完整体。生命的本质是无形、无定性。变幻莫测就是它真实面孔。”不断繁衍的苞米以及由苞米组成的形象,构成了画家对寻找生命问题的一种形象假设。


闫平《多切斯特小镇的海边》布面油画 50×40cm 2014年

闫平是一位纯粹的画家。作为一个女性;她在色彩上的豪放大度和运笔上的泼辣强劲应该令诸多男性画家汗颜。闫平从不讳言向梵·高,马蒂斯等前辈大师和中西方的艺术传统中借鉴,并义无返顾地融入自己的艺术实践。

《多切斯特小镇的海边》的画面上的笔触自由挥写与她对彩色的重视,这种具有闫平鲜明性格的笔触所画出来的明朗的光线的色彩,使习惯于沉重的形式和压抑的情感的中国观众,感受到艺术与人性中欢快明朗的一面。闫平的给焦虑沉重的中国人环境,吹来了温暖、明朗的人性之风。


尹朝阳《佛光普照》布面油画 130×130cm

在图像的主观性上,尹朝阳的画面“剥离”了造型表现的客观色彩,从而使境遇感和现实感之间具有一种直接的穿透力。在表达方式上,尹朝阳的绘画采用了一种隐藏“技术”的写实方式,注重画面完整的心理“场”的塑造,其表现力具有一种出色的天赋。在90年代,以尹朝阳等人为代表的“青春残酷绘画”,重新使绘画在叙事性、图像概念以及美学趣味上,具有一种不同以往的实验性和思想深度,并构成90年代前卫绘画的一个重要倾向。


周春芽《绿狗》铜雕 13×17×15cm 2006年

“绿狗”主要是一种个人语汇探索的载体,就像画家自己说的:“'绿狗'的形态是雕塑化的同时在笔触结构上又吸收了文人花鸟画的形态特征,是雕塑与文人花鸟画的通约。我看八大的花鸟很容易联想到雕塑的体量和空间感,同时还能从那大面积的负空间中领略到雕塑的纵深,我冒险的放大了这种隐藏在古人背后的视觉属性,效果很奇异。”不过,如果我们要在其中寻找更深的观念附著的话,周春芽曾经说过,如果“绿色是宁静的、浪漫的、抒情的”,那么“绿色的狗”就“包含了爆发前的宁静的意境”,暗示了“现在人的孤独和人与人之间的危险”。从这个角度看来,虽然黑根的出现包含了一定的偶然性,但周春芽的选择却有着一个必然的原因。

当代新水墨——对传统水墨的反拨

本届秋拍选择了多幅艺术价值颇高,适合广大水墨爱好者的精品佳作,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艺术创新。


谷文达《虚构的文字》设色纸本 136×64cm 1990年代

谷文达坚持独立于所有艺术群体之外,拒绝将自己归纳为任何一个派别。事实上,在亲西方艺术倾向及反对传统的旗帜下,谷文达发出的声音,的确振振有词。“只有当你真正学习和了解了传统,你才知道从哪里和如何反传统、如何重新诠释传统”。


范炳南《长安盛荷图》纸本水墨 90×97cm 2014年

范炳南的这幅《长安盛荷图》,紧紧抓住中国旧文人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三度创作,用他自己独到的思想去深入到生活的深处画出大气场的写意。表现出超脱现实,超脱绘画的技巧,超越自己的艺术审美观,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吕鹏《读书时代•三》设色纸本 70×139cm 2013年

吕鹏的作品的一大特点全部采取手绘,且十分推崇绘画的技艺特性,作品在严谨和细致中又提供了独特的中国工笔画法的语言创新和无穷的想象空间,也是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勃发创造的当代艺术探索。作为北京工笔画会的核心成员之一,吕鹏作品无论从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贡献还是作品语言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当代意味,都将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刘庆和《草绿》纸本水墨 70×139cm 2010年

刘庆和作品中因此显现出哀婉、凄迷与无奈、逃离的人生意绪等生命诉求构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刘庆和这种依靠自己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直接的体察方式,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当代水墨艺术创作来说,意味着艺术正在进入个人生活的现实过程,进入个人的内心的过程,反映了一种边缘化的社会意义;显示出生活在这里变形,水墨艺术创作在这里更新的倔强力量。

中国新摄影——活跃而深刻的镜头语言

中国新摄影是北京艺融从市场环境出发,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艺术主题,以纪实的摄影方式,传达艺术家对现实、对时代的观念及情感,展现独特的艺术力量。

中国新摄影,具有着学术的高度和市场的广度,是值得关注和投资的新领域。


郎静山《秋池夕照》影像 30×40cm

郎静山用中国画里的“定景”,其实就是摄影里所说的“构图”来摄影。中国画的绘事六法里,有所谓的“经营位置”与“传模移写”,在用笔的时候可以取舍万疏,去芜存菁,而摄影则限于机械与环境对象,唯有采取“集锦摄影法”才能不受限制。所谓“集锦”,就是“集合各种物景,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者。


王劲松《气血图像8/8》影像 130×300cm 2005年

王劲松的摄影作品无一例外关注的都是社会题材,除了家庭,更有中国人的气血。108个光头大汉,赤裸上身,两束绿色的光线从侧面打来,人的面部是黑暗的,但整个身躯充满肌肉的力量和青铜的质感。如果仔细观看,不难发现,这些大汉有的还是青春少年,有的则是岁月的沧桑爬满脸颊。这些人是2005年王劲松在飞腾影视城随机招募来的临时演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这就是《气血图像》。

写实新经典——写实艺术的传承与嬗变

写实油画在历史的传承发展中有许多新的面貌呈现,包括经典写实,中国写实画派等都有优秀作品将在美术史上留下印记,今天还有这样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在社会急剧转轨的今天,敏锐的感觉到了社会对经典艺术作品的需要。这种感觉是建立在艺术家们对社会生活的切身体验之上的。他们意欲反映和揭示当下社会上存在的种种现实状况,他们希望用手中的画笔唤醒人们这种因道德迷失而日益缺失的人性。这种寻求道德复建的艺术理想,使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成熟的艺术创作手法,避开了哗众取宠的前卫艺术手段。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经世的典范“,已成为”新经典“而努力!


任志忠《升起的视平线》布面油画 170×170cm

让感情从指间汩汩流出,让爱我和我爱的人在画面定格,成为永恒的艺术形象。这是任志忠的艺术理想,他的画尝试以平和而细腻的绘画手法表现家人和自己周围的生活:或在林间小憩,或在家中嬉戏,或在读书,或在思考。一个个熟悉的形象出现在画面时,画家安心、踏实的艺术境界便悠然展开。


默涵《天净沙-秋思》布面油画 160×90cm 2014年

冷色调下的神秘和唯美式默涵的美学追求,仿佛画面中的人物置身于超凡脱俗的自然天地间,表现了没有被世俗和文明熏陶过而又远离原始的美感。图中的女子恬静唯美,通过细腻的笔触,身体、服饰和眼神间呈现出一种清澈、空灵的意境。默涵的笔下,传达出画家心中对美的理解,是从东方传统美靠近西方图像的一个尝试。

北京艺融2014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2014年12月6日-7日

拍卖时间:2014年12月8日

展拍地点:北京亚洲大酒店(北京市东城区工体北路新中西街8号)

咨询电话:400-8182777

现场电话:86-10-65007706,65007710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