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博会:为什么让人看了眼睛痛?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金盼 2015-11-25

纵观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国经历了类似“股灾”等重大经济灾害,广大中小散户和平民百姓拿不出更多资金,去进行多元投资,艺术品行业首当其冲地成为了直接受害者,但艺术品拍卖自2012年起就一蹶不振,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在此困难局面下,作为拥有18年展会经验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它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已经进行艺术品投资者的每一根神经……

伴随着叫嚷了多年的艺术品收藏,艺博会每年的口号是紧紧围绕着“收藏”主题不放松。比如“让收藏成为风尚”、“收藏艺术,享受财富”、“收藏艺术,点亮心灵”等等,以示中国摆脱了温饱之困后,开始进入了收藏大国的姿态。可是,到了今年,上海艺博会却放弃了坚守数年的“收藏”阵地,祭出了黔驴技穷的“消费”旗号,还自圆其“接地气”之说。“家居渴望艺术”乃今年的主题,但有些情理不通——家居本来就是艺术设计的一种门类,怎么还在“渴望艺术”之中?从“收藏”概念转变为“消费”行为,就如同过山车似的往下掉,差距太大,以致收藏家们会产生一种受欺骗,被忽悠的感觉,不知主办方是否有所洞察和考虑?

真的不是有意要贬低艺博会,艺博会从1997年首创,我从1998年至2002年间参加了四届,至今留下最初拼搏的美好回忆。2003年,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博览会诞生,也是因为艺博会已经出现了大方向上的问题——坚持学术方向的葛千涛等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领一批艺博会工作人员出来创办了春季艺术沙龙,口号是“高举学术大旗走市场”,他们邀请我加入“春沙”团队,我至今认为这是对路的工作。但“春沙”已经消失了!艺博会还在大行其道,是否艺术市场也只能像爆仓的淘宝货一样,越来越低档,才是生存之道?

果然不出所料,今年的艺博会预展上已经看不到国际、国内和本土的一流画廊参展,二、三流画廊扛鼎一流画廊的空间和内容,无奈也支撑不住。而不入流小画廊和所谓的艺术机构,只要付得出高昂的场租费,均可入场得到往年门槛很高的一楼展厅摆摊卖画,行货,甚至较之行货还要不济的地摊级工艺品,竟然冒着“名家”之名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都说艺博会有“艺委会”评审机制,难道现在均被小商小贩收买了?实在乏善可陈。“上海艺博会”将向何处去?还在靠“艺博会”搏一记命的“不平凡”画家,实在可怜!有朋友说看得眼睛痛,那为什么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参观眼睛就不痛?只觉得眼睛不够用,看不够,这就是目所能及之处的艺术品品质决定了眼睛是否会痛。明年,“上艺博”20周年大寿,我期待的是它的核心改变……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