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No Wave——重新诠释的可能
有人一直认为“血脉”是民族的基石,从古到今,迫使某些人统御其他人并且有章可寻 。一个实验性的展览以此命名并非对这些社会层面视而不见,而是以一组作品为考量 ,特别的是,没有提到种族的情感——在现实社会此为正消退的话题。然而种种潜在勾连尽管惊人,却无关宏旨。一个充满各种可能的现场不该被过于严肃看待 ,一旦试着这样做,会发现自己很能感受到把观念建构在超越物质的群体经验上所做的努力。
这个展览选择的作品,主要是WAZA近两年的两个系列,包括录像,装置,声音,平面…与精神领域的控制相关,每个独立作品均可作为对整个问题不同的假设。这是创作这些作品期间他们最感兴趣的方面:另一种边缘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性并非组合式的,和这个展览相似,这并非今天才有的现象。然而现实是,切实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少,前卫艺术开始标榜“谦虚”和平易近人,当代艺术正迫切投向主流传播和上流社会的“怀抱”…结果,在所谓“越界”变为时髦,跨“领域”成为焦点之后,创意的纯粹必须再次以边缘状态来维持和延续。这种时候,艺术家还是开始重新诠释为好。
创造力的纯粹性在冥想中就能完成,而非市井之间,或自由奔放的社会。重新诠释的可能引人好奇且相当有用,而实验艺术,就像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必须为他们的野兽重新命名。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是,艺术家所做的相当有限,只不过将某些观念,意向,信息,材料,媒体…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论述,将想像翻成意见,把艺术改成认知。大多数人只是换个不同的角度,将所有东西重制,而且通常是变得更难懂。他们让人绞尽脑汁去理解作品,而非产生感受或反应。
“血脉”,即便是这个展览仅有的指向,要说明自身的线索并不容易。这就像一张形成于守则之外的网络,另一套无法梳理的“经脉”。 或许重新诠释一切的结果却是每况愈下,即使抹黑现世,向同辈否认创意视野的存在…让某些人看完这个展览,便会消极地提不起劲做任何事。
【编辑:贾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