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怀旧的上海制造家具,被新媒体手段存放在记忆档案柜中的上海牌手表和永久牌自行车的动态影像,以及焦虑的家长在人民公园相亲角留下的语音片段……一场正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中举行的展览《依然上海》,将“上海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吸引大量观众。
在运营这一场馆十年之后,上海当代艺术馆基金会执行长孙文倩很感慨:“上海观众对于艺术的喜爱、理解和提升给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作为上海最早的民营美术馆之一,当代艺术馆见证了十年间申城艺术受众群体的快速增长。
伴随着观展人数的增长,观众群体的艺术素养提升同样十分明显,而这除了市民自身对于艺术的追求,也离不开美术馆等机构在艺术教育方面所作的努力。目前,上海民营美术馆数量已经增长到32家,正成为全国民营美术馆的重要集聚区,这些原本以收藏、展览为主的美术馆对于艺术教育功能越来越重视。“仅今年1月至7月,民营美术馆所举办的教育活动就有771场,参与人数达到112506人次。”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处长沈竹楠表示,民营美术馆集群式增长,无疑让上海的艺术氛围更为浓郁。
从观者“寥寥”到人气“爆棚”,艺术不再高冷
2005年秋季,上海当代艺术馆在人民公园幽静的一隅正式落成,结合当年“中法文化年”,首个展览定为“皮尔吉尔摄影展”。当时担任艺术馆行政总监的孙文倩仍然印象很深刻,“现场观众寥寥,来参观的观众基本以外国游客为主,偶有中国观众也大多是海归白领”。
开馆首年,参观人次不足十万,而从2007年开始,当代艺术馆观众人数以每年50%的速度迅速上升,到2014年全年参观人数已经突破50万。2013年举办的“波点大妈”草间弥生的个展《我的一个梦》更是引来如潮观众,创造了单个展览33万人次的参观峰值。“展览期间,从开馆到闭馆,每一分钟都有人在排队。”当时进馆参观的刘先生回忆说。
观众们对艺术的理解程度也让当代艺术馆的工作人员感到惊喜。“聚集这么高人气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草间弥生名声,更重要的是因为作品真正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从一些普通观众与布展团队的交流中也可以发现,他们已经十分专业了。
公共教育渐成民营美术馆首要功能
从这十年来观众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民营美术馆在艺术普及教育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不容忽视,打造一座“没有墙的艺术馆”已成为上海民营美术馆共同的追求。当代艺术馆今年在位于南京西路上的人民公园七号门旁设立了“艺术亭台”,艺术家可以直接面对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走入人群;而大众也可以自由地观看作品,亲近艺术。
一些民营美术馆均拿出公共教育专项经费,纷纷推出各类公共教育活动,包括讲座、电影放映、专业研讨会、亲子活动等等。以喜玛拉雅美术馆为例,在18个月的时间中举办了254场活动,平均每2天就有一场。沈竹楠表示,尽管民营美术馆在公共教育活动的数量上没有绝对优势,但是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非常用心,主题的涉猎范围也比较广,系统性很强,活动形式也丰富多样。
资金历来是民营美术馆面临的发展瓶颈,因而建立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也是其获取资金的有效路径。就此而言,艺术受众群体成长的帮助是相互的。经过十年培育,成熟观众的涌现让民营美术馆看到了“自身造血”的希望。“从这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每年需要补贴的资金在不断减少,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美术馆能够通过正常的运营来‘养活’自己。”业内一位管理人员这样表示。这一愿景也是众多民营美术馆的共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