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将于2008年9月6日至11月16日在广州市举办,由广东美术馆主办,香港艺术发展局协办,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作为主展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艺术家(包括中国艺术家30人)的最新作品将被展出,涵盖影像、装置、绘画、摄影、声音、写作与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回应了三年展的学术议题,它们将共同呈现出当代艺术在后殖民语境中的创作现状,凸现出后殖民话语和多元文化主义等流行话语所无法抵达的领域以及难以呈现的现实。
广州三年展策展人为高士明(杭州)、萨拉·马哈拉吉(伦敦)、张颂仁(香港)。同时,三年展特别邀请了七位研究员加入策展团队:朵若希·阿尔布莱希特(柏林)、索帕婉·布尼米特拉(曼谷)、斯蒂娜·艾德布洛姆(约翰内斯堡-伦敦)、塔玛·吉马雷斯(纽约-哥本哈根)、郭晓彦(北京)、史蒂夫·兰姆(纽约)、加里德·拉马丹(哥本哈根)。
本届三年展抛出的主体概念是“与后殖民说再见”,这并不是对于后殖民主义的简单否定。一方面,作为一种现实处境,后殖民远未终结;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策展与批评领域的主导性话语,后殖民主义已经高度意识形态化与政治化,不但日渐丧失其批判性,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体制,阻碍了艺术创作新现实与新界面的呈现。所以,“与后殖民说再见”,不但是从后殖民“出走”,而且是“重新界定”和“再出发”。
为了突出三年展的主题,除了以个体艺术家形态展出之外,并选择部分艺术家编入了三个专题板块:《行进中的计划》、《思想屋》和《特别计划》。首先是《行进中的计划》,三年展特别邀请了12个艺术计划,从不同方面回应和延伸策展团所提出的学术议题“与后殖民说再见”。这12个计划大都是艺术家近年来自发进行的长期计划,呈现出艺术家挖掘社会议题、介入社会的不同角度和方式,共同探讨:调查和研究对于艺术创作意味着什么?艺术家所关心的社会政治问题在创作之中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他如何使用、消化其现实材料?
其次是《思想屋》,三年展特邀10余位(组)国内外著名思想家、艺术家、作家展示他们的思想现场和创作模态。作为本届三年展内部的一个跨领域创作系统,“思想屋”旨在呈现当代艺术的创作情境,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方式的潜能与意义。最后的《特别计划》是三年展所设立的7个特别计划,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三年展研究策展人提出并执行。它们将呈现出不同语境中对于三年展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展示后殖民话语所开启、所遮蔽的复杂的现实。
【编辑:叶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