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作品受到广泛瞩目的画家,周春芽算一个。作为新表现主义的重要人物,甚至有人将他列入作品适宜中产阶级收藏的画家行列。自从2006年作品价格晋级百万后,目前周春芽作品的拍卖最高价已突破750万元,接近千万级别,显示了强大的爆发力。不过,在金融海啸面前,这些价格大幅飙升的作品能否经受住市场检验,仍待时间作答。
中国传统意象和德国表现主义的结合
不同于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等人作品中浓厚的政治意味,周春芽创作的主要系列有“石头”、“绿狗”和“桃花”等,相比而言更具中国文人画的色彩。周春芽的创作特点可以总结为,结合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中国的传统内容,以雕塑的触感来重构文人花鸟画,即借助德国新表现主义的技法,重新诠释传统的中国山石和花卉,颇有中体西用的意味。
这一创作方向得益于其1986-1989年的德国留学生活。期间,他深受巴泽利茨、彭克和基弗等德国新表现主义作家的影响。回国后,周春芽开始用德国绚丽前卫的色彩诠释中国传统意象。反自然色彩的运用是他作品的典型风格,如以浓艳的红色涂抹在传统造型的中国山石中,打破桃花在传统中国绘画里的淡雅形象,从色彩到构图均给人鬼魅奔放之感,他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架上绘画界中对色彩把握最好的画家之一。作为新表现主义的重要人物,他由此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
“石头系列”是周春芽创作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山石的硬度和形状的复杂性都适合用油彩表现,这成为他用现代技法表现中国符号的首次尝试。“绿狗系列”代表其创作的第二阶段,其灵感来自一只叫“黑根”的德国牧羊犬。牧羊犬的侵略本性构成画作的本体,狗的嘴总是完全张开的,展示出下颚一对令人敬畏的犬齿,但是,作者以象征宁静(爆发前的宁静)、浪漫和抒情的绿色表现出来,从而以一种轻微的威胁、轻微的幽默形式,采用动物的形态,喷射出能量和侵略性。可以说,“绿狗”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暗示了现代人的孤独和人与人之间的危险。目前拍卖价格居前的十幅周春芽作品,主要来自这两个系列(表1)。
“桃花系列”是周春芽近年来的主要创作类型,这类作品笔触自由、色彩绚丽,满山遍野的粉红色,流淌着让人血脉贲张的妖冶。作品本身不再刻意追求“石头”和“绿狗”中的符号意义,而更多强调个性,表现人类原始的生命力和欲望。“桃花”系列目前尚不及“绿狗”和“石头”系列受市场认可,但从未来看颇具增值潜力。
2006年的异军突起
周春芽的作品2000年前后已进入拍卖市场,但其价格异军突起并步入百万级别则在2006年(图1),其作品被不少艺术评论家认为是当年拍卖场的亮点。目前保持其作品拍卖最高记录的是2007年5月香港佳士得拍出的《1999年作石头系列》,成交价为752.4万元,比最高估价高出4倍多。迄今为止,周春芽作品的拍卖成交总额已达3.73亿元,他也因此被雅昌艺术网列为“当代18热门指数”的样本艺术家。
根据雅昌艺术网的统计,其上拍作品总件数为484件,成交447件,成交率为92.36\\%,保持较高的水平。从拍卖价格排名前十的作品看,周春芽的作品全部分布在381-752万元之间,而同期蔡国强前十名作品的价格分布范围为214-7127万元,曾梵志作品在962-6707万元之间,显示其作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趋于一致。
不过,由于2005-2007年其作品价格的升幅过大,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这种快速上涨背后不乏有收藏者操盘的因素。如其2005年作品《绿狗》,2005年12月广东保利以13.2万元的价格拍出,一年半后的2007年6月24日,又在北京华辰拍出60.5万元的价格,18个月增值近5倍;而另一幅2004年作的《第8号绿狗》,北京荣宝在2005年11月27日的成交价格是30.8万元,而2007年5月27日在香港佳士得则以190万元的价格成交,增值6倍多。这种现象在近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并不鲜见,这些作品短期内反复上拍,且价格迅猛上扬,一方面固然有人们对艺术品价值重估的原因,但一年半内暴涨数倍,也被认为可能是早期收藏者炒作的痕迹。
未来表现值得关注
周春芽作品较少受到以欧美藏家为主的画廊或美术机构推广。从流通环节看,曾梵志和蔡国强的作品主要通过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大拍卖行推出,而周春芽作品的推出途径多为本土拍卖行(包括台北中诚),创出高价的石头系列作品则由香港佳士得拍出。
从藏家结构看,周春芽作品的收藏者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尤以东南亚的华人居多。事实上,近年来,东南亚买家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国内艺术家也多前往东南亚国家举办画展,如2008年3月,由印尼林大画廊主办的“川流─四川艺术家16人作品联展”在印尼博物馆开幕,汇集了俸正杰、俸正泉、郭晋等画家的作品;在此之前,1月19日,郭晋的作品也在该馆展出;1月24日,周春芽作品在印尼国家美术馆展出;1月28日,俸正杰作品在新加坡美术馆展出。周春芽和俸正杰的画展开幕时,均有当地政要如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等捧场,可见中国当代艺术受到东南亚藏家的普遍追捧。与此同时,东南亚画廊也渐渐向中国扩张,如雅加达的林大画廊2005年进入中国,目前已开出3家画廊;在印尼经营3年画廊的Vanessa于2006年底将华艺莎艺术中心开进北京。林大画廊的负责人马美玲表示,印尼藏家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需求相当大。
东南亚买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一方面是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上升行情,另一方面,东南亚藏家以华人居多,他们以前多喜爱中国传统的书画作品,同时又想触及当代艺术领域,所以选择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其中不少人收藏多出于喜爱,尤其是2006年之前介入收藏的买家,这一特色更为明显。这使得周春芽的作品有比较坚实的收藏支撑。藏家结构对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影响甚大,这与上海地区高档公寓或部分豪宅的价格坚挺是一个道理—这类住宅的主要买家或租户是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其收入相较房价水平的比例比国内居民更为合理,对其而言,房价尚在承受范围之内。同样地,国际化的藏家结构对作品价格有很强的提升和支撑作用。
不过,随着金融危机向纵深发展,艺术品市场恐也难独善其身,从今年拉开序幕的苏富比秋拍看,成交的拍品价格多落在估价区域,与此前远高出估价数倍的情况已有根本性的不同,雅昌艺术网的“当代18热门指数”也显示出下行的趋势(图2),显示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正在冷却,新买家观望的比例上升。
今年以来,周春芽作品的拍卖价格也有下行趋势。根据雅昌艺术网的统计,其2008年的拍卖件数和成交率均有所下滑,2008年前10个月88.24\\%的成交率尚未达到92.36\\%的平均水平(表2)。随着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紧缩和一些收藏家财务状况的恶化,海外已出现部分买家抛售艺术品的迹象。市场变冷之下,艺术价值将成为作品价格的支撑基础。由于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周春芽的作品价格未必会像桃花那样骤然凋谢,但2006年以来大幅蹿升的价格向真实艺术价值有一定的回归,或也是趋势。一夜盛开的周春芽作品,未来走势如何,尚需市场的检验。
【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