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钧
方力钧虽然出身、学习、工作都没有在重庆,但他对重庆却很熟悉。“我现在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还在带研究生。”方力钧告诉记者,他经常会来重庆。对于重庆的感受,方力钧有这样一个不同的角度。“重庆的‘苍蝇馆子’越来越少了,现在更多的是装修豪华的大饭店。想想以前在川美周围,都有很多很好吃的小饭馆。”
方力钧在重庆做过一些展览,有个展,也有联展。对于这次展览,方力钧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展览
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
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不仅有当代美术馆,也有咖啡厅、茶室,观众可以一边休闲一边看展览。对于这次展览,方力钧的态度很明确:“这次的展览形式我很喜欢,是一个非常轻松的展览。”方力钧表示,当代艺术应该跟当下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艺术不是几个人之间的事,也不是某个圈子的事。”方力钧认为,当代艺术应该面向社会,“将艺术展览日常化,生活化,并长期存在。”
而对于重庆目前的现状,方力钧直言,在重庆,艺术活动还是相对比较少。“当代艺术在重庆还没有达到这样一种生活化的状态。”方力钧认为这和每个城市的文化和艺术生态有关。“每个城市的城市文化都不一样,不能说哪个好或者哪个不好,也不能简单的说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还是跟城市的整体协调有关系。”
方力钧告诉记者,以往人们总是细化划分版块,不论是艺术门类还是艺术展览。“例如大家会觉得艺术就是艺术版块,商业就是商业版块,工业就是工业版块。但我认为这样的划分可能不适合当代艺术。”方力钧说:“如果能把艺术、文化和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当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大家想躲都躲不掉,这样的状态应该是最理想的。”
方力钧希望“中国长江汇当代艺术大展”这样的展览能持续下去,“越多越好。”
艺术
城市和艺术家双向选择
大家都知道,四川美术学院培养出了大量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但许多人去了北京、成都等城市发展。方力钧认为,这种现象并不正常。“所有的艺术家如果都去北京发展,肯定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方力钧告诉记者,一个健康的艺术生态是,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家群体。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家乡,或者有自己喜欢的城市,如果可能,他们肯定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或者自己热爱的那个城市。艺术家如果在一个城市不断的付出,积极的做贡献,那么他也会得到那个城市积极的反馈,如果艺术家对一个城市冷漠,那个城市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艺术家。”
方力钧认为,这是一个城市和艺术家的双向选择。“同样,如果艺术家在一个城市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也有更多创作的灵感和商业机会,那这位艺术家肯定会选择留在这个城市。反之,如果一个艺术家在一个城市得不到认可,艺术家可能会选择其他的城市。”
俸正杰(著名当代艺术家):
这是非常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展览。我相信这个展览可以开创重庆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时代。虽然川美以前也经常做一些展览,但是总会感觉离老百姓很远。这样一个由民间机构促成的展览,会让观众觉得非常亲切,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说实话,这样的展览出现的时间还是晚点了,但总算是在重庆出现了,这就是好事。
张杰(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参加这个展览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特点都十分鲜明,在这个展览上,观众们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作品的多样化。这样的展览对艺术家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进行沟通和交流。
余德耀(国际著名收藏家):
有人说重庆的艺术家“墙内开花墙外香”,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情。你想,如果墙内开花只在墙内香,哪才是悲哀呢。
叶永青(著名当代艺术家):
重庆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源地,以前有很多艺术家在重庆学习,然后从重庆走向了世界。我希望这个展览可以改变重庆当代艺术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我喜欢这样“生活化”的艺术馆,希望长江汇美术馆能够把这种展览持续下去,让艺术生活化。
王林(艺术评论家):
张达星是一位雄赳赳、气昂昂的策展人,陈京也是一位筋拌拌、嘴叫叫的痴迷当代艺术的鼓手,他们二人合作,自然要拿点大牌的东西给人看。这叫做低调的奢华,也叫做“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何森(重庆籍艺术家):
很高兴在家乡看到这样一个展览,也很高兴自己最新的作品在这个展览上与观众见面。希望有机会回来,做一个比较完整的个展。
Oliver Gosling(英籍艺术家):
这个展览有许多我熟悉并喜欢的艺术家,有的是第一次看到原作,比如叶永青,过去都是在画册上看他的作品,看原作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比如钟飚,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么大的原作。
现场声音>
艺术家简介:方力钧,河北人,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居北京。与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并称为“当代艺术F4”。
相关阅读:
【编辑: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