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伯星/著 图说宋人服饰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代没有照相术,要查看百千年前某一时期真实的生活形态只能靠那一时期的绘画、雕塑以及留在某些日用品上的图像,且这些图像必须是忠实描绘物象的写实画风才能看到真实的历史投影。好在宋代绘画是写实画风占主流和主导地位的,存世画(塑)不仅量多而且内容丰富,足以从中搜索到宋人服饰最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有了可视的形象资料,再对照《宋史·舆服志》等书的相关记述,才能对宋人服饰有完整而明晰的了解。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搜集宋人服饰的形象资料,而今已年逾古稀。我最初的动机是为宋代题材的绘画创作能尽量还原历史真实,于是以宋人服饰为中心,顺带便将前朝后世的服饰作一浏览。不过我的研究想必与史学家、服装专家对它的研究是不一样的。史学家关注的应是“礼”,即封建等级制在服饰上的体现与变化,服装专家关注的应是古代服装的材质、款式、纹样与裁缝绣染等工艺。画家对这些问题当然也应略知一二,但无深究的兴趣。以我的体会,画家关注的主要是宋代各式人等服饰的外在的同异性及其变化,以及宋人服饰与前朝后世的区别。
其“同”,表现为文化传统的自然延展;其“异”,表现为时代与地域所赋予的不可抗拒的变数。由此可见,“服饰”一词正包含着两层含义:“服”是具有遮蔽身体、御寒保暖基本功能的衣、冠、鞋、带,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饰”则是外加在衣服上的用于区别尊卑、贵贱的平面或立体的装饰物,是随着时代、地域、地位、职业、财富等外在因素而变化无常的,由此形成了无数值得画家用心观察并加以准确表现的细节。这种细节的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描绘,不仅是画家创作时独享的自得其乐,也是作品能否成功并获得观众认可、喜爱的关键之一。
在历时数十年对古人服饰资料的反复拨弄中,笔者渐有明白的认识。简而言之,宋人服饰好似一道分水岭,其前自秦汉一路走来,宽袍大袖,峨冠博带,也不乏拖泥带水,在不断吸纳外来影响、自我修正的过程中进入隋唐,形成开放、张扬、浓艳、浪漫的服饰新风。其时在满足了“服”的功能后,“饰”似成了主要追求,成分似乎超过了“服”。然一切事物皆物极必反。自宋以降,“服”与“饰”的关系回归本源,宽袍大袖、繁文缛节仅存在礼服之中,此外一切返璞归真。合身实用,便于执事,成为满足“服”基本功能后的首选,故总体风格一变为内敛、含蓄、简约、朴实,一切多余的“饰”包括化妆术,被渐次淘汰,从而奠定了宋后700余年中国服饰的基调,而宋人在服饰领域中的改良和创造,则成为新的传统。元、明、清三代虽各有变化,仍在宋人设定的总体格局内,再无回到盛唐的迹象。宋的“直身”直接演化为我们记忆犹新的长衫,自宋流行的男女长裤外穿,以至上衣下裤终于取代了上衣下裳,成为我们今天主要的服装样式。宋人服饰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如此巨大而影响深远,这是我以前所未曾想到的。
我相信每一个“年长”的朝代的服饰文化都应该拥有自己异彩纷呈的断代史,由此汇成我国古代服饰史的洋洋大观,是多么令人神往!如果我的这一尝试能为朋友们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那将是我莫大的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