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战以前画的油画,色彩比较灰暗,接近于古典主义的色彩,层次还是多的。抗战期间,在重庆画的,色彩趋向单纯。解放后,我画上的色彩又变了,变得明快了。总的来说,我的画上色彩也是随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心情而改变的。色彩也要赶上时代。
——胡善馀《画余偶谈》
胡善馀 着紫衣的姑娘
布面 油画
81.5 × 61.5cm
1963年作
胡善馀于1929年考取了杭州国立艺专,主张艺术兼容并包的校长林风眠,和画风接近印象派的老师蔡威廉,对胡善馀的艺术影响很大。由于才华出众,未及毕业,他便留法深造,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师从于上世纪传承学院派画风而卓有成就的着名画家卢锡安·西蒙(Lucian Simon)和古斯塔夫·莫罗(GustawMorean)。他的油画作品肖像、静物曾进入巴黎的沙龙,受到法国艺坛的重视和关注。虽然接受着严格的学院教育,但从资料上看来,胡善馀留法期间,对于阿尔贝·马尔凯(Albert Marquet)、莫里斯·郁特里罗(Maurice Utrillo)和许多后期印象派的画家颇有好感,这种影响可以从他回国之后,在四川任教于国立艺专时期的一些风景画如《山城风光》、《纤夫》中看出端倪。
胡善馀
回国后的胡善馀开始注重油画民族化的问题,其作品最杰出的部分是“西方造型、东方情韵”,自成一格,对中国早期画坛贡献颇丰。在他的画面里,敢于使用粉白营造空间,并时常喜欢在色彩的铺陈中留下部分书写性的笔线,这些特色都使得他的画风在印象派的领域之外,增添了一份东方艺术家特有的价值。
1933年5月在法国学习美术的留学生与再次赴法的徐悲鸿合影于巴黎(后排右五为胡善馀)
胡善馀留法时期,与法国女友郊游,谈心、逗狗的欢愉景象
徐悲鸿曾说:“色彩画家百年难遇”,胡善馀可称得上为色彩语言大师。胡善馀对于用色十分讲究,他曾一度自己制作颜料,并潜心总结用色的规律。他认为,一幅画上每个色彩都不能孤立,都要有联系,这样就能形成调子,不然就成了一块调色板。用色主要是凭借自己敏锐的感觉,观察物象时,要能看出各种色彩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的影响。据胡善馀女儿胡漪涟女士回忆:“关良先生曾将自己不舍得使用的进口颜料送给父亲,认为这些颜料只有在胡善馀那里,才能变成最丰富、最美的色彩。”
《纤夫》
《无家可归》
创作于1963年的《着紫衣的姑娘》,将胡善馀用色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胡善馀受印象派的影响很喜欢用紫色,同时他还喜欢融入中国民间艺术中常用的的黄与绿、桃红与粉紫、橙与蓝等对比关系,所以他的作品色彩明快而不浮俗。在本件《着紫衣的姑娘》中,胡善馀正使用了他最为喜爱的紫色,描绘了一个恬静的织网姑娘,令人不禁想起画家于1944年创作的《北平艺专女学生像》,同样是个端庄秀丽的少女。在《着紫衣的姑娘》画面中,在紫灰色的衣饰上行走着淡粉、湖蓝、翠绿等薄笔细线,与背景的橙蓝、翠粉的碰撞相呼应,增进了人物的饱满和作品的空间感,这与《北平艺专女学生像》中黄、绿、红、紫交叠的色彩运用,有着一脉相承之处,都透露出印象派的韵致。
《北平艺专女学生像》
此外,《着紫衣的姑娘》的用笔也表现出典型的“胡氏”风格。胡善馀用笔灵动多变,洒脱、融化。在“轻重、徐疾、干湿、浓淡”上都用心经营,在传移模写间新意频出,十分耐看。《着紫衣的姑娘》非常注重对线条的勾勒,因此《着紫衣的姑娘》的笔触更加轻快、松动。在作品的笔触表达上,有时中锋、有时侧锋,勾皴烘染,变化丰富。像对“织网”的描绘,其材质的轻薄之处仿佛弹鸠毛扫帚似的轻揉轻擦,雕琢精简,极富韵味。
《美人蕉》
《着紫衣的姑娘》无论是从题材上还是从绘画技法上,都与解放后官方认定的主题性、情节性绘画相不同,胡善馀的创作,可以说于题材上和态度上都在默默疏远政治对艺术的干扰,也因此他的作品一直保持着纯净的面貌。此外,这一时期胡善馀的写生足迹很广,远到新疆、福建,近处的太湖、苏州和杭州景色,都在画家笔下一一成为画作,这种与大自然相亲近的做法,也是胡善馀与时潮相悖、却能怡然自得的一种泰然处世的方式。
《小憩》
胡善馀的一生,许多时间是在与他描写的对象进行对话,观察物态、体会物情,引发许多的联想和感受,包括在深化认识的过程中改变物象的形态、色彩、背景和环境,这些是他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灵魂的栖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