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将石印画、铜版画与今日的影像媒体相提并论,称之为“传播利器”。在拿破仑的非洲远征等历史事件中,与新闻结合的版画成为社会公众了解时事的重要途径,对于后来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居功至伟
“这些版画并不因为它们是印刷品,价值就被贬低,它们不但有艺术的价值,而且更有历史的价值。”6月15日,台湾学者、收藏家秦风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的讲座《今日艺术讲坛系列讲座之观看与历史》上这样说道。正在该馆进行的“西洋版画与北京城”展览,展出了一批年代介于英法联军和庚子事变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英法两国石印版画与铜版画,共有180余幅。用主持讲座并策展本场展览的陈丹青的话来说,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将可看见西洋人如何描绘中国的故事”。
找回历史的参照物
铜版画与石印画,曾经在西方绘画的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陈丹青追溯了铜版画与石印画的历史,“柏林博物馆现藏的《鞭打基督》是最早可资考证的铜版画,作于1446年”,“石印画是德国人塞尼菲尔德在18世纪末发明的”。在他看来,这项技术不仅仅只有审美的价值,更在西方整个历史学和传播学的系统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版画可以大规模复制的技术特征,让这种绘画手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都成为普及观念和事实的完美媒体。陈丹青将石印画、铜版画与今日的影像媒体相提并论,称之为“传播利器”。在拿破仑的非洲远征等历史事件当中,与新闻结合的版画成为了社会公众了解时事的重要途径,不但对于当时的新闻传播,对于后来的市民社会的形成也都居功至伟。
而这一批版画,也担当着同样的任务。之所以在这个时间举行这样一些版画的展览,在秦风看来,是因为“我们不仅可以从美术的角度看待这些版画,更可以体会今天的北京与百年前之北京,实在今非昔比”。“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从这中间可以认识到人类和平的真谛,以及我们肩上不可推卸的重责大任。”秦风强调道。
秦风,是本名徐宗懋的他在收藏时使用的名字。他是老照片收藏界的名人,《老照片》系列的读者很多是他的拥趸,讲座当天不断有人跟他说:“我是您在《老照片》上的文章的忠实读者。”他的收藏一直与历史有关,而版画在他看来,是中国现在收藏的一个空缺。他转向收藏版画,是因为版画的画质比较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同一时代的老照片已经模糊不堪之时,这些版画仍然清晰。这也与版画当时的技术要比照相技术更加发达有关,等到后来照片技术全面发达的时候,版画迅速地就退出了新闻传播的舞台。
在他看来,这是将美术界与历史界同时都容易遗漏的一块拼图找了回来,可以更好地“为自己寻找一个历史的参照系”。这批藏品,也是他的一个荷兰收藏家朋友蓝柏(Lambert)历经十余年,才从欧洲收藏市场上聚拢而来,经过一番商议,同意割爱于他。秦风将此称为“奇迹”:“瞬间我掌握了庞大珍贵的文化资产。”据他的考证,其中不少藏品,都是第一版印刷,而且“印数不超过3000张”。而他的这些收藏,也已经出版了两本系统的画册,足可让历史研究者和美术爱好者都得到满足。
百年前,他人如何看待中国?
这些版画主要来自于法国的《小日报》(Le Petit Journal)的画报增刊和《小巴黎人》(Le Petit Parisien),以及英国的《绘图时报》(Illustrated Times)、《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等英法杂志,还有早期东方画家托马斯·阿罗姆(Thomas Allom)、约翰尼斯·纽荷夫(Johannes Nieuhof)和威廉姆·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等等。形诸当时的新闻工作者兼版画家笔下的事件,涵盖了北京当时的风土人情和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义和团运动等事件,更有中国人与西方人鏖战的场景。
其中不少是根据照片绘制,比如1900年的大清门、紫禁城、北京街景等,笔触细致入微,以近乎科学的精神描摹了当时的世景。这些藏品根据考证,是清廷当时拿照片去请人绘制的,与“自鸣钟”等清宫热爱的“奇技淫巧”隶属同一序列。另外的一些图片则新闻性十足,既有李鸿章乘轿连夜进宫,也有著名的 “八里桥”一役败北之后,咸丰帝携后妃亲信从圆明园逃往热河的场景。还有一些作品,会让中国人有些摸不到头脑,明明记述的是中国人和英法联军的激战,但却做日本人打扮。陈丹青解释道:“这些作品还都是依据史实而来,画面虽然是想象的,但不是臆造,既描绘中国民众对洋人的攻击,也大幅呈现联军屠杀清军与平民的场面。”只是法国画师对中国人并不熟悉,所以只能用他们了解的日本人形象来表现。此外,时局漫画也构成了展览的重要部分,有一幅画描绘的是日俄在餐桌上瓜分中国,而英法在一旁窥伺垂涎,十分尖刻。
陈丹青认为那些画中,“西方对中国的野心与兴趣”固然十分明显,但如今重新审视这些画,可以再次回到历史,“显示百年前的‘他们’如何观看我们的祖先”。而历史对于后世,总是有意义的。
【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