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多元事实展—何多苓、何工、师进滇与千高原的合作(图)

来源:99艺术网/刘珍 2008-03-01

2008年2月29日下午三时,何多苓,何工,师进滇三位艺术家的《多元事实》展在成都千高原画廊举行。著名批评家王林,管郁达,漆澜,陈默,艺术界内多数知名人士都出席了现场。

展出的何多苓的作品是以其早期作品《乌鸦是美丽的》为蓝本做出的三幅浮雕。何工则是在其创作上的延续,五星仍被运用到作品中,同展出的还有电话亭装置。师进滇的作品表现为雕塑。

采访中管郁达谈到,何多苓、何工、师进滇三位在当代艺术领域一直在进行长时间的探索,是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榜样的存在呈现了多元活跃的氛围。三个人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其在工作方向上的不断尝试。何多苓的作品体现了同架上作品的探索平行、反省、反思,是其个人艺术史的表现。何工的作品是一种史诗性的叙事,很难得,表现了“我”,是对个人历史的叙述。师进滇有着很好的对空间处理和材料运用的能力。他追求虚空间的概念,作品很空灵,体现古典美学精神与元素,重唯美主义,空间的传统学院主义。三个人非常纯粹,到位,是成熟艺术家的修炼。他们的合作表达了展览的主题,是成都艺术生态化的多元展现。他们是我一直欣赏的老朋友。他们能够启发年轻艺术家,为他们提供有益经验。

陈默在谈到自己感想时说:何多苓突破了原来固有方式,采用了浮雕的形式。有人把画家分为油画家,版画家,国画家等,这是不成立的。反对艺术家利用单一的材料,我们应该探索不同的可能性,油画家甚至可以做行为。三个艺术家中,两个是做传统,一个是搞雕塑,相互间的差异很远,但多元。

王承云的学生也参与了发言:我喜欢师进滇的作品,感觉很细腻,能看出他的心境。我觉得这是一次宣传展,表现最近艺术的状态。

何工在谈到自己的作品说:五星是我们体制的符号。50年代刚刚解放后,各种公共场合,比如厕所、食堂等,都大量存在这种符号,而今天只有人民大会堂还有。它同时是意识形态符号,进而形成文化符号,表现了正面反面的意识,和个人生活当中随时会发生的东西。而表现方式其实和艺术家的个人的具体经历有关。我在欧洲待过一段时间,他们表现手法的厚重感与质地对我影响很深。

此次展览中,何多苓的作品完全是对另外表达形式和方式的探索,但这种转化中是否会有对原作的遗失,值得我们思考。何工的作品用笔豪放,画面厚重,但有的细节处似乎不够细腻?而其装置很好的表达了历史曾经的画面,表达了今天发展中的一些层面与问题。师进滇的装置作品很好的体现了其高超的手艺,他的个性与深层的思考。这些多元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艺术家的个人思考,展现了生活的宏观微观,对历史的反思和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伴随的一些问题,很好的切合了这次展览的主题--多元事实。

【编辑:刘珍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