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 2008 年 8 月 29 日 (五)至 9 月 2 日 (二)
时间 中午 11 时至下午 7 时(2 日至下午 6 时)
预展 2008 年 8 月 28 日 (四)下午 3:30 时至 6 时
展馆 台北世界贸易中心 展览大楼 ( A + D 区)
台北市 11011 信义路五段五号
主办单位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 中华民国画廊协会 、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
执行单位 2008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执行委员会
70 年代末期,台湾经济奇迹的年代,画廊数量激增、艺术市场活络,但缺少有力的整合组织;在当时画廊界及文艺界之相关人士即有意组成画廊协会;「中华民国画廊协会」正式成立于民国 81 年 6 月 8 日 ,并向内政部登记立案。协会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画廊博览会,于 1995 年大力转型并将博览会拓展到国际,成为国际性的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Taipei Art International Fair) ,在 1997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下,亚洲各国之艺术博览会相继停办的劣势中,唯画廊协会所坚持的「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仍屹立不摇,并于 2007 年举行第 14 届 的「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成为亚洲艺术博览会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博览会。
刚于今年的 5 月 29 日 圆满落幕的「 Art Taipei 2007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集合国内外共 65 家知名画廊的画作,为期五天的艺术展览共吸引约五万多人次的参观民众,比去年博览会高出二万多人次;尤其是周末两日的人潮,单日就吸引了上万人进入会场参观,户外展区也有超过五万人潮,五日的总成交额达新台币 4.5 亿,创下艺博会的历史新高。凭借着 2007 年的佳绩, 「 Art Taipei 2008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将持续关注亚洲地区的艺术市场脉动、建立国内及海外市场的双向流通渠道、提供收藏家与画廊之间的国际交流平台为目标,并扩大邀请亚洲及欧美地区的优秀画廊、媒体和收藏家参加。「 Art Taipei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已是各画廊和亚洲地区重要收藏家、画廊、媒体互动的重要管道。
「 Art Taipei 2007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所 创下的佳绩,证明台湾对于文化艺术的热情提升。有鉴于此,画廊协会将会抱持着对艺术热爱的精神,持续为台湾艺术产业努力,不仅提供艺术家与艺术市场创造平台,更协助亚洲画廊与国际画廊多元交流,期许未来台湾的艺术活动能得到更多国际的共鸣,让台湾艺术更朝向国际化迈进。
年度主题特区 – 艺术与科技
「 Art Taipei 2008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之年度主题-『艺术与科技 - 游』,在大会今年以科技与艺术的前提基础下,由博览会执行委员会与独立策展人 胡朝圣 先生共同策划,企图 经由新媒体艺术来表达与探讨人类在都市现代化的过程中,面对关于全球化下的后殖民问题、国际冲突、环境保护与经济失衡等现象而产生的种种反应状态,尤其属于心理层次的那个部份;尽管人们企图经由许多方式解决,但效果仍旧不彰,而问题也不断增加,在现实的道路上游游荡荡而苦无出路,因此,这代表着观察现况,搜寻方法、漫无目的、迷失方向等的『游』的状态就成了本展的核心所在,希望经由来自台湾 、美国、韩国、肯亚/德国、澳洲等六个国家六位重量级新媒体艺术家作品,表达出对于展览主题的呼应。
目前计划参展的艺术家包括「影像艺术之父」韩裔艺术家白南准 ( Nam June Paik ,于 2006 年过世 ) 、录像艺术先锋盖瑞 ‧ 希尔 ( Gary Hill) 、将 LED 应用于数字艺术领域的个中翘处吉姆 ‧ 坎贝尔 ( Jim Campbell) 、首次于台展出的肯亚 / 德国双人艺术团 体 英格丽姆万吉罗伯特胡特( IngridMwangiRobertHutter)、澳洲当红艺术家尚恩.格莱德维尔 (Shaun Gladwell) 以及台湾知名当代艺术家陈界仁,民众不仅能亲炙大师的作品,更得以一窥艺术家如何巧妙地运用新媒体呈现关于人类存在的心灵课题 。
白南准经典录像装置作品 ” 波依斯之声 ( Beuys/Voice )”,创作于 1990 年,当时除了纪念与其有深厚情感的德国艺术大师波依斯之外,艺术家还藉由机器人之造型幽默地呈现了由于大量消费影像的充斥,造成人类与电视机等科技产品之间产生的质变与互换,提出现代人是否就是具有人体外观的影像与机器综合体?盖瑞‧希尔则将亲自来台展出录像装置作品”记忆乱语(Remembering Paralinguay)”,经由影像与声响本身强大纯粹的力量,以黑不见底的背景衬托,在空间中形成一种剧场的情境张力,表达出当代人类在科技时代身心灵上的吶喊、焦虑与恐惧,骚动着观者与影像之间的关系。
麻省理工学院出身的吉姆 ‧坎贝尔,拥有多项显示技术相关的专利,擅长以数字科技与系统模型召唤影像 、时间、及个人情感的再现,作品充满诗意与孤寂感,参展作品将 再度带领观者逡巡于当下视觉与记忆的虚实维度之中 。首次于台湾展出的 英格丽姆万吉罗伯特胡特,为一双重文化/性别/人格特质所激荡汇聚而成的艺术概念团体,作品”身处Bamako (Being Bamako)” 倾诉着所知非眼见,闭上眼向前行,为了跨越可见的环境而去感知并构筑心灵的世界。尚恩.格莱德维尔 一向使用当代街头文化元素来表达结合个人经验与环境历史脉络的议题,此次主题展中艺术家将展出之最新力作 ”Approach to Mundi Mundi” 为 MADDEST MAXIMVS 系列作品之一 ( 整组作品将于 2009 年代表澳洲参予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 ),透过格莱德维尔自身的极限运动行为在澳洲广袤荒漠上独自穿越,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娓娓道出一个人与巨大历史、国家的无声对话。
唯一一位参与本国际主题展的台湾艺术家为陈界仁,人的生存处境与历史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向来为其关注,作品 ” 继续中 ” 呈现了全球化处境下台湾的边缘人的生活情境,并企图去探索他们在历史的发展中将何去何从。
诚如艺术家白南准于1969年之语:「『艺术与科技』真正蕴涵的议题不在于制造出另一个科学的玩具,而是在于如何将迅速进展的科技与电子媒体人性化。」, 在科技与艺术的命题之下,『游』一展目的不在于以艺术之体展示科技,反是以科技为用来述说与刻画在全球化与都市现代化的狂潮之下,世界逐渐衍生出的许多问题,期望为观者提供直接而真切的观照与提醒,人的终极价值究竟在于自身对生命的省思与体悟,而科技在此的意义则是艺术家藉其提供人类在科技时代一种新的感知方式。
【编辑:叶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