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人为物役&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的异化世界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4-06-11

以物的名义——齐物等观:2014年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框架下的学术研讨会现场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致辞

2014年6月10日下午6时,“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于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韩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65位艺术家以及艺术家组合创作的58件作品参展,展示艺术与科技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发展状态。据悉,展览将展至7月7日。

开幕式现场艺术家代表致辞

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是自国际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文化项目“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艺术展开始,继2011年“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正式以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推出之后,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三届大型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展览围绕“独白:物自体”;“对白:器物之间”;“合唱:物之议会”三个相互作为的主题展开,多维度呈现多元生态条件与生命的关系,人与自然物质的关系,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透过展览,观众既可以模拟进入微观的生命体,体验不同于自我的生存感受,也可以在对艺术家创作动机与作品不同形态的理解中提升关注自然生态现实的参与意识。

开幕式现场策展人张尕致辞

在展览开幕之前还举行了“以物的名义——齐物等观:2014年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框架下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伽基夫(策展人,作家,学者), 格拉汉姆•哈曼(哲学学者),劳伦斯•马尔斯塔夫(艺术家),阿德里安娜•萨拉萨尔(艺术家),汪晖(社会学学者), 王郁洋(艺术家)等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其中歌德学院(中国)邀请的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伽基夫的观点非常的有意思,她为第13届卡塞文献展的艺术总监,对于此次活动的主题她表示非常的感兴趣,有关“物”(object)、“物质”(matter)的探讨一直是她很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们平时都会用到iPhone、iPad这样的电子产品,我们只是在上面滑动就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但对于产品内部具体如何运作我们并不了解,而这些正是她所关心的;另外在她看来物与人是平等的,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想法,我们需要的是多元的世界。

现场展出作品,由塑料组成的一个球,是蜂窝状的,像胎盘一样。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现场展出作品,里面的物质好像是水银,图形会不断的变化,非常诡异的感觉。

新媒体艺术分为数字影像装置、电脑艺术、交互艺术(互动电影、交互装置、游戏艺术、网络艺术)、虚拟现实艺术、人工生物艺术等等。

现场展出作品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

现场展出作品,这件作品在展场中不易觉察,不细看的话以为是现场布置的灯具。

当然除了关照方式的转变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对于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的改变。在当代社会,数字化正在从技术和意识层面不断的异化着身处其间的我们,它们在不断提高我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进一步的控制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思想行为的方式,以至于连我们自己都开始迷惑,越来越高端的数字化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电脑、网络的普及,到底是被我们物尽其用了还是最终导致了“人为物役”的局面。

《缝纫机乐团》,马丁·梅西耶(Martin Messier),2012年作,缝纫机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运转。

在后现代主义大师波德里亚的思想中反复在强调一点,即由生产主宰的现代性时期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由拟象和新形式的科技、文化、社会所构成的后现代时期。这种以人被丰富的物包围为特征的消费中心论的社会,消费品成了记号,人们对物品的消费不再是真实需求,消费品成了符号的能指系统,商品作为符号,不再具有真实的所指,能指系统空前活跃。这一情况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就使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拟象的时代,拟象不再是对一个领域、或者指涉性存在、本质的模拟,他以模拟来产生真实。拟象不是将不存在变成存在,假变成真,而是“破坏真实的任何对照,将真实吸收到自身之中”。

这件作品的桌子会以不同的频率震动,当观众的手或者胳膊放在上面的时候,可以强烈的感受到那种震动,是一件互动性比较强的作品。

所以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难以逃脱它的操纵和控制,他们貌似自由却是不自由的,貌似主动却是被动的,“每一个自发地收听公共广播节目的公众,都会受到麦克风、以及各式各样的电台设备中传播出来的有才干的人、竞赛者和选拔出来的专业人员的控制和受他们的影响”“文化工业使精神生产的所有部门,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出来,直到第二天早晨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上班为止的思想。大众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介来了解外界,媒介营造的“仿真环境”成为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新的异化力量,“媒介真实”代替了“社会真实”,生存在“媒介环境”中的当代人,变得远离“真实”生活,失去批判精神与超越维度。媒介及其产品制约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支离破碎的媒介信息与五颜六色的媒介产品渐渐迷惑了现代人的“双眼”,他们习惯于轻软的“表层娱乐”,而不再追间“深层意义”。

 

【作品赏析】

艺术家王郁洋的作品,王郁洋出于70年代末,曾经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并在北京居住和创作。王郁洋虽然使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却从不强调技术的新奇。他似乎更感兴趣于“过时”的技术、“破坏”美学及物质浪费带来的艺术性。他所实验过的作品包括装置、摄影、影像及绘画,只要是利于表达的手段他都试图使用过。他的作品用幽默的、虚构奇观的方式来探究和表述人的身体、经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这似乎给人一种多面的感觉,但透过这些作品会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王郁洋”。他的作品在中国及欧洲的主要展览和艺术节上都有展出。

艺术家王郁洋的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给人一种非常危险的感觉,因为担心这个锤子把鸡蛋给打破了。

现场展出作品,随着马达的转动,仿佛鞋子也有了生命一般。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非理性计算》,拉尔夫 ·贝克(Ralf Baecker),2011-2012年作,是一个半导体水晶玻璃装置,探索了介于“准确”和“混乱”边缘的诗意元素。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比吐比》,王仲堃,2012年作。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源于内部的平衡》,雅各布•托斯基(Jacob Tonski ),2012年作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现场展出作品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编辑:陈耀杰】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