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英国拍卖行拍卖疑似圆明园文物:神秘电话买家购得

来源:中国侨网 作者:林卉卉 2018-04-13

据英国华闻派微信公众号报道,4月11日早上10点,疑似中国圆明园文物“虎蓥”在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进行拍卖,估价约在12万镑至20万镑(110万至180万人民币)之间。最终,以41万镑落锤,大约是估价的三倍,但是拍卖方不愿透露买家的身份。据在现场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个“虎蓥”由场外买家通过电话拍得。

据英国《古董交易报》记者描述的现场情况来看,“虎蓥”的起拍价为12万镑,很快价格就飙升到20万镑。竞价到了32万镑之后,加价就变慢了,每次加价为1万镑,最终落锤41万镑。

在拍卖之前,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正式声明说,在得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即将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后,已通过多种渠道与该行进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对上述文物的拍卖和宣传活动。但到4月9日,坎特伯雷拍卖行依然坚持进行拍卖,拒绝撤拍上述文物。


 在坎特伯雷拍卖行官网上,“虎鎣”被标记为450号拍品。

它之前的拥有者为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LewisEvans),与“虎蓥”一起拍卖的,还有埃文斯写给家人的信件。

他在信件中详述了他参与洗劫圆明园获得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的过程,这些信函与文物一起被发现。据悉,此类“蓥”类器物世上仅存七件,其中有五件收藏在博物馆里。

除此之外,埃文斯还有两件青铜藏品也一起被拍卖。一件是商代的尊,估价为4000至6000镑。.


另一件是清代的大象香炉,估价为3000至5000镑。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站4月11日消息,就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一事,中拍协艺委会声明,完全同意并支持国家文物局对此事的态度和立场,如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执意拍卖,将联合中国所有文物拍卖企业承诺永不与其合作,呼吁国际和国内的收藏群体抵制此次拍卖。

一封家书揭开屈辱的历史

虽然在认定“虎蓥”是否真的为圆明园流失文物上,中国的文物专家在未见到实物之前,还存在争议。

这个价值连城的“虎蓥”是由拍卖行的中国艺术顾问阿拉斯泰尔·吉布森(AlastairGibson)在卖家的家里发现的。

据吉布森说,这件“虎蓥”之所以价值如此之高,是因为其他已经出现的“蓥”类器物中没有一件是以“万兽之王”的老虎为主题。

剑桥大学学者、中国艺术与文化史家薛好佩(HajniElias)则说,这种带有老虎的青铜器只有帝王、贵族和官员这种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使用,这代表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和地位。

关于“虎蓥”是如何从圆明园流到英国的,在坎特伯雷拍卖行的官网上,有一个页面,“赤裸裸”地介绍了“虎蓥”的来历,这些内容都来自埃文斯写给母亲的家书。

在10月25日这封家书中,“北京现在已经几乎是我们的了,好在前几天我们要开火的时候,城门上竖起了白旗……第二天我们就要进入圆明园,那里只留下了300名看守的仆人和50人左右的士兵,他们没有尝试任何抵抗。”

“法国人搜刮了大量值钱的战利品,包括手表、钟表、皮大衣、丝绸等。霍普·格兰特(SirHopeGrant)将军号令用上所有能找到的推车,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回来。而所有这些宝贝都被现场拍卖掉,卖的钱作为奖励发给6号参战的部队,这些宝物售价高昂,最后的金额相当可观。”

“还发现了一大笔银锭和金锭,这些钱也会被分发给军队上下。其中一部分已经被派发出去了。我预计自己能分到54镑。”

在另一封家书中,埃文斯还写道:“周四我参加了一个‘毁烧圆明园’(burndowntheSummerPalace)的狂欢。圆明园离这儿大约有四英里,其中一部分优雅地坐落于山坡上,融入壮丽的山色中。不同于所有欧洲宫殿的风格,它由一大群散落在山脚平原上的楼阁组成,没有边际。”

“……有些庙宇很华丽,里面的神像是巨大的,我所看到的至少有六十英尺高。这些庙宇都有许多漂亮的青铜器和珐琅,但又大又重,不能方便地移动。”

“我成功地‘拿到’几个青铜器和珐琅花瓶,还有一些极其精致、镶绣帝王黄绿龙纹的瓷杯与茶碟,但是它们太脆弱易碎了,我真害怕能否完好无损地把它们带回家。”

注意埃文斯在这里的用词,他写的不是“抢到”(looting),而是“拿到”(getting)。

在网页的下方就有中国网友评论到:“这根本不是英国军队‘获得’(acquired),根本就是英国军队在1860年抢来(looted)的。这些宝贝是属于中国人民的,英国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不应该让历史重演。”

另一名中国网友也直接呛拍卖行:“这些宝贝应该在国际法的准则下归还给中国人,这些信件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外国侵略者是如何在圆明园进行抢劫的。东印度公司不仅把鸦片输入中国,他们贪婪地挤占了中国历史文物。如果这批珍宝仍留在英国,作为古董来进行拍卖,你们脸皮真的太厚了。”

海外流失文物命运几何?

“虎蓥”只是众多漂泊在海外的被劫掠中国文物中的一件,近年来,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和拍卖行里,中国流失文物频频现身。

华闻君总结了一下,为了让这些海外流失文物回归,中国人追索文物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中国藏家重金收购国宝

《新京报》的报道曾称,目前国际海外文物的回流,有90%是靠回购,即个人或者机构参与国际市场上的商业拍卖,将文物买回来;我国也成立过流失文物的回购基金会。

2015年5月10日,来自台湾的收藏家林嘉玮向横店圆明新园捐赠了三件珍贵的圆明园流失文物:清乾隆铜鎏金嵌宝英雄香薰、清乾隆掐丝珐琅八吉祥抱月瓶和清乾隆铜鎏金龙纹出戟方觚。

这三件摆设是林嘉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欧洲古董商手中买到的,根据大量史料推测,藏家认为它源自圆明园。特别是方觚,在北京雍和宫几乎有一对一模一样的,雍和宫那对是没有鎏金的。

2.旷日持久的国际诉讼

2015年3月,被盗近20年的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出现在匈牙利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交涉后,持有者荷兰建筑师奥斯卡·范奥维利姆(VanOvereem)曾表示,愿意将佛像捐给阳春村附近的大型汉传佛教寺院,而他本人将获得一个匿名基金会的资金补偿。但不久后,他又提出了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并且反悔,拒绝将佛像还给中国村民。

2015年11月,阳春村和东浦村村民委员会代表全体村民授权中荷律师团队进行追索诉讼。荷兰法院也于2016年6月8日正式受理此案。

然而从2017年7月开庭至今,这尊承载了满满信仰的宝贵佛像仍然没有回到它的坐台之上。

在诉讼过程中,范奥维利姆通过对村民法人地位的质疑、佛像同一性的否认和第三人善意取得等理由进行争辩,但缺乏有力的证据。

诉讼仍在进行当中,这也是至今中国第一例可能成功的、通过法庭程序取回遗失文物的案例。

3.拍卖行撤拍或流拍

当然,也有一些拍卖行在中国政府和官方的压力下,撤拍或流拍来自中国的文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2年11月8日,英国邦瀚斯(Bonhams)拍卖行撤拍了两件来自中国圆明园的流失文物。

两件文物分别是“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和“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估价分别为4万至8万英镑和6万至10万英镑。此事发生后,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一直在关注这一拍卖,并重申其反对国际拍卖行拍卖通过非法途径带离中国(包括于战争期间被掠走)文物的立场,敦促海外拍卖行遵守国际公约,尊重原文物归属国人民的感情。

在其后接受《华闻周刊》专访时,邦瀚斯拍卖行英国与亚洲区主席柯林·斯福(ColinSheaf,下图),在谈及邦瀚斯撤拍圆明园文物时表示:“拍卖行要对这一类拍品格外小心。我们完全能理解中国人看到它们在海外被拍卖时的心情,这段历史也可能让中国人觉得难受,所以我们决定不拍圆明园的文物,而现在的拍品中也几乎没有了来自圆明园的文物。”

4.外国政府主动归还或外国企业购买归还中国

2009年,佳士得拍卖行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的拍卖会上,曾拍作为圆明园象征之一的卖鼠首和兔首两件文物。在此之前,中国国家文物局以及国内民众一致要求巴黎佳士得撤拍两件兽首,但佳士得方面最终没有撤拍。

拍卖会上,拍卖师分别以1400万欧元将鼠首和兔首拍卖成交。中国商人蔡铭超竞买成功后马上宣布不付款,理由是:因为拍卖品是非法流失,故无法申报把兽首带入中国境内。

之后,拥有古琦、圣罗兰等奢侈品牌的法国皮诺家族从兽首原持有人手中买下了这两件兽首,并在2013年4月26日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鼠首和兔首。

不过这在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眼中是“绝对的特例”,“很难代表圆明园文物回归的一个开始或者起点”。

无论是中国是在官方还是民间层面这些年都在做出各种积极的努力,促使中国文物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希望这些流失在海外的国宝早日回家。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