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个含“AC”字母的中国当代艺术奖项颁布了??普及一下,所谓含“A”或者含“AA”者,不是说某奖档次有多么的“A档次”,或者重复两下就是“A档上的A档”。关注当代艺术这么些年,说实话,一年一度也好,两年一度也好,“鳞次栉比”的奖项一“排比”开来,你不麻木都不行,更何况——最关键——看下来你不得不感慨:这个圈子还真不大!
艺术史都说得明明白白了,艺术的质量成色不在于是否获奖、是否在皇宫里走过场、是否在大会堂墙上高高挂着、是否跟大企肥资(本家)有千联万姻等所谓的“豪秀”。所有试图标榜自己“最”的,其实是自己最不厚道:你说的是艺术呢,还是称肉呢?以为把那些有明码标价的、显要位子上坐着的人拎过来排排坐、分糖糖就“最”了么?
本来,我向来的态度一般只对行政权力过度插手人民大众的文化艺术生活的做法比较排斥,觉得基本上人的文化生活都处于“思想福利”层面,应该以自由放松、充分享受为最佳状态,好的思想分享状态才有利于创新和扩散,进而赐福全社会、全人类,这样的好事就应该适用,不但“法不禁止即可为”,而且权力的手应该主动抽离得越远越好。
但是,这些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显露的事实和提示的问题是,有越来越多的私有大企、媒体打造的平台,对民众生活的牵扯面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提出了一个“平台越大,社会责任越大”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平台的所作所为要有高标准,给社会公众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而不是仗着我是私人钱款,爱怎么样、能怎么样就怎么样,甚至还背后故意埋着潜规则玩“圈子游戏”。
“AC奖”就有这种嫌疑。浏览了一下各奖项提名、奖名,总有似曾相识、哥朋弟友的感觉:有些人不就是这个艺术奖各届曾经的评委会主席、评委、委员什么的吗?这些人之间有的不是诸如你“策”我、我“展”你的紧密合作、频繁互惠关系吗?岂可公然在台上过去我奖你、今天你奖我、明天你我相互捧场共乐乐也?
最坏的,当然也“最理想的”解释是:规则里没有这些规避项。所以,我不得不猜测是“背后故意”——这是最坍塌的“人设”!
若除去这些,要找唯一合理的事实依据,我只能说:圈子还真不大,找来找去、看来看去无人可选??就这些,总得上菜哈。可我的原则问题仍然有:若一场预设着要响亮开台的“盛宴”,最后只能碍视听、伤观瞻地撕下价值观不管不问,这饭桌不正是“围圈而坐”吗?
听说,香港电影圈现在陷入了低谷,前不久的金像奖活动,还因为围绕着成龙“大哥”——这大哥现在也跑到内地来发展——的一句“现在没有香港或台湾电影,只有一种电影叫中国电影”,大闹舆论风波。
看着这热闹,我心想:有啥要关起门来争个不休的,卧底、警匪总是会拍腻的,并非全世界处处都是小圈子,人人都关心黑帮老大。没有哪里的电影行业最终不是靠内容、人才创新布局的,内地影界这几年小有起色正是打破所谓几大国师、几大金刚的小圈垄断,才立新题材、拓新类型、推新人辈而使得新画面频繁靓丽展映的??
也听说,有人评论中国当代艺术这些年创新乏后劲、后继缺新人、内容手法失味道??总之,这信不信由你。问题是,也许当代艺术这个圈子还真不大吧,但另外的事实是比起这山头看尽那山头,这个内地真的足够大,起码每年各高校门口的艺术毕业生也是千万大军滚滚出,咋就不见说当代艺术的景观像他们秀的毕业照那么华丽炫目呢?
圈子、江湖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潜规则——让我也创造一个词来指认的话,可称为“亲规则”,就是这种规则通常都在“亲辈”“亲缘”“亲近”“亲情”的基础上和范围内发挥作用。根据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乃至畅销书作家的考究,这恰恰是“中国人”“华人”最亲好的游戏规则。所以,你看,一个队伍里,无论有从美国跑回来的、加拿大跑回来的,或是什么发达国家跑回来的,无论什么规则潜得多深,只要人站到台上亮个相,你就摸不着却仍看得见。
这些年来,对于当代艺术一定要“拥有中国人的脸”的论调,我总是没那么感冒,原因很多,一言难尽。一个奖项——无论什么形式的奖掖,尽管面相上是奖给“中国人”“华人”,我认为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奖挹未来”“奖挹世界”,不能总奖给小圈子里的那些“温故而不知新”者,而是要向全世界展现新人、新艺术、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