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易志空白系
今日,已然是一个影像泛滥的时代。
因此,关于如何介入与解读的影像,早就成了众人常挂嘴边的旧话。而眼前的“常温”一词,却是难得地提供了不同视角切入的新说。
这是正在何香凝美术馆上演的“非20℃———台湾当代艺术的‘常温’影像展”。立足于台湾摄影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该展览以有别于写实、沙龙或纪录影像的艺术作品及展示形态,向观众呈现出当下台湾新媒介艺术的现状。而策展人施淑萍提出的“常温”一词,更是对当代精神下的创作前沿作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诠释。
“‘常温’指的是一种状态。”施淑萍说,“即以跳脱传统在暗房显影时需要维持恒温摄氏20度的标准为引喻,企图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来观察台湾影像艺术的发展现象和现状。”她表示,自己以此作为切入角度来挑选参展作品,是希望通过其缓慢、平静、温和的形态方式来体现影像的内涵。当然,从“常温”一说的多重语义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还是艺术家在找寻和表现对于环境与人、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所应该保持的一种中介况境。
譬如,在艺术家江忠伦的《开关门》系列作品中,通过实木门装置与摄影作品的结合展示,观者在“门”的开合之间看到一种表现性的“视野”。显然,这一看似自由,却又受制约的视野范围内,可以说对人们今天那游离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生活状态的一次鲜活的刻画。当中,一反常态的叙事方式,以及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的诸样提问与回应,这个作品恰好体现出了本次展览中“非20℃”和“常温”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力。
施淑萍表示,综观台湾摄影文化的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沙龙摄影文化”建立后,期间历经70年代台湾乡土意识的觉醒,以及“报导摄影”潮流兴起的年代。在此阶段中,无论是商业摄影、艺术创作、新闻摄影或社会纪实摄影,其发展方向仍多半倾向于工艺技术性的功能使用,相较于西方在摄影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之丰富,似乎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西方思潮的涌进,以及摄影技术的进步,以及90年代许多翻译自国外的摄影艺术理论著作的出现,才使台湾摄影文化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改变,风格多样不但与艺术的领域更贴近,同时也增加了实验性与观念性,并逐渐迈入台湾当代艺术的领域中。“此时,无法也完全没有必要去对其好坏与否下定论。”施淑萍说,“数字化技术对于摄影艺术的影响,更多正面的,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除了有助建构出影像自身所赋予的意义外,还给观者提供了区别于二维和三维的一个解读作品的空间平台———四维。”
于是,在展览的“图影·锚点”和“层迭·凝滞”这两个主题规画中,我们得以透过一种属于理性的、安静的、缓慢的、超越时空的文本语意,去理解艺术家对于周遭环境、社会情况的另种诠释与见解。
前者,对当下处于在传媒掌控之中,并充满着符号与象征的视觉文化发起质问与控诉。江忠伦、王雅慧、吴政璋、胡财铭、陈顺筑、许哲瑜、游本宽、赖易志等艺术家的作品皆有着像物体、文字、色彩、光或标地物等“符号”影像存在于画面中,它们也就构成了观者在展览中的视觉锚点,从而激发了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更从自身不同角度的记忆生命经验中去拟造、综合、辩证其它因素。尤其是赖易志以色彩的纯白化将载体原有的“所指”的概念全部变了样,本该是色香味俱全的汉堡,此时看起来仿佛是个“假”的石膏制品。巧妙借用色彩的介入转化物体外形样貌,赖易志正是以所谓“后摄影”影像的处理手法,探讨摄影的对象在经过处理后,发生了语义的变更,并导致另一不同的观感出现。对于今天已经在其本身是空洞、无意义的快餐式消费文化的象征符号中沉溺的人们而言,这是一次暧昧地、无奈地、理性地敲响警钟。
后者,则借用影像中的时间性来大作文章,从而探讨与思考“在场”所引发的麻痹感和错乱感。林冠名、陈永贤、陈宛伶、蔡孟阊、林育圣等艺术家的作品正是通过画面中所产生的一种“真”与“非真”的对应关系,来提出艺术家面对周遭生活环境下的各种层面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等现象的观察,与省思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同的角色扮演或认同,以及行为状态的表现。其中,林冠名的作品《半小时以前》就是藉由影像机器的快、慢转或倒转等功能,来扭曲正常的时间观念。在那些乍看之下抽象隐晦的影像中,其实艺术家只是呈现了同一个画面于不同时间里的变化规律,缓慢波动的过程犹如音乐般有着节奏的起落变化,充满着诗性的叙事恰好反喻感叹了人性的善变,也成功地化解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对垒。
正是这些处在于“常温”之下,而又并非在传统的“20℃”显影的影像叙事,不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多彩的光影之下的台湾,也向不少迎合市场、追逐潮流的年轻艺术家提醒了艺术创作的纯粹性与合理性。正如施淑萍所说,“市场只是一次接受与不接受的较量,倒是被卷入其中的年轻人也许会被过度消耗,这让我非常担忧。有时候,激情与速度在某个层面上却是艺术创作的隐形杀手,相反,代表了理性与平和的‘常温’倒是一种更加合理、更加富有生命力的状态。”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