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品的价值判断,能够通过认可人数的多少而确立吗?公共艺术等于大众艺术吗?美与真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吗?面对公共艺术的标准、性质核心以及艺术的本质等问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秘书长齐喆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他看来,“在全民艺术教育未能普及的当下,一味强调公共意志,恐怕只会造成媚俗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艺术品位的持续下降。”
宁可“曲高和寡”
不要“曲低和众”
收藏周刊:公共艺术应该引导大众还是迎合大众?
齐喆:公共艺术,宁可在一个阶段内“曲高和寡”也绝不要“曲低和众”,或者“曲低和者也不众”,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行业作品品质的标杆,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真正达到“曲高和众”。到了那时,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创作的良性循环才算建立起来了。在全民艺术教育未能普及的当下,一味强调公共意志,恐怕只会造成媚俗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艺术品位的持续下降。
收藏周刊:这又带出了一个公共艺术家和作品价值评鉴标准的问题。
齐喆:公共艺术品的价值判断,不能通过认可人数的多寡而确立。美与真也并不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公共艺术更不等于大众艺术。当然,这些都是急需梳理讨论的问题,目前极为缺乏理论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仅仅叫喊几句“公共艺术必须体现公众参与和决策”之类的口号,只是浮光掠影、纸上谈兵。说这些话的人,根本不了解当下中国公共艺术创作领域实际的生态状况。另外一个事实是,理论家和艺术家之间始终有隔膜,各说各话,犹如两层皮,怎么也贴不在一起。如何回答以上的问题,不是像我这样一个实践者的能力可以做到的。我所能做的,只是陈述事实、提出问题,供理论家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不能让公共艺术掉入
只以赚钱为目的的泥潭
收藏周刊:那成为公共艺术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或者怎样的条件?
齐喆:我坚持认为,公共艺术家在创作中可以享有一定程度的特权。但这种特权必须是在具备了一定条件后才可被艺术家拥有,并且应该受到一定规范的制约。享有这种权力的公共艺术家的身份确定,必须慎之又慎,以免陷入另一种利益集团的操作。究竟什么人可以享有这种权力呢?他必须受过专业的训练,享有行业和社会认可的成就,对艺术持续保持不断的追求,并以此为自己的责任,通过自己的创作活动,给公众和社会审美带来良性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最后,这种特权落实在具体的创作问题上,就是少受各方各面的干涉。只有这样,公共艺术家才可以心无旁骛地钻研推进创作,进而创作出可以在历史中站得住脚的艺术作品;只有尊重公共艺术家的创作自由,才有可能扭转当下创作中的乱象,提升艺术家作品的荣誉感,树立道德原则,建立合理的评鉴机制,逐步实现创作的良性循环。
而不是像现在天天疲于应对各种指手画脚,浪费公共资源,不断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占据公共空间的“行活儿”,让公共艺术在初露萌芽的阶段就饱受骂名,掉入只以赚钱为目的的泥潭。
收藏周刊: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板块,目前的现状如何?
齐喆:中国当代壁画的生存,正面临一种颇为尴尬的局面——许多公共场所完成了尺幅巨大的壁画工程,但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加上粗糙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导致壁画创作概念化、图解化,一批模仿、拼凑痕迹很重的平庸的壁画诞生,占有、浪费大量公共资源。这直接导致壁画在美术界的影响力弱化,其社会服务功能也大打折扣。看似繁荣高产的背后,壁画创作并未能真正寻找到适合本画种的发展道路,呈现迷茫摇摆的不明朗状态。
收藏周刊: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齐喆:客观地说,作为公共艺术,很多本不属于创作范畴的问题,极大干扰了中国当代壁画的发展。首先,壁画创作常被不健康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绑架。为了经济利益,一大批不专业的公司或创作队伍,通过各种商业手段,获取壁画制作的权利,将本属于艺术创作的壁画变成廉价的工程。怪圈一旦形成,低端团队批量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占据公共空间的套路化“行活儿”,优秀的壁画家却无“壁”可画。其次,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涉与非专业意见,严重干扰了壁画家创作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其结果往往是壁画家创作中最具光彩的部分逐步消失,最后变成一张面面俱到的平庸的图像说明。再次,受一些建筑思潮的影响,很多现代建筑对壁画不合理的排斥,导致许多原本应该陈列壁画的重要公共建筑中,只能看到机械冰冷的建材和一些言不及义的简单装饰。
不从传统吸取内涵
必然显得单薄乏力
收藏周刊:其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壁画创作就有过辉煌?
齐喆:到目前为止,中国当代壁画创作只有一个高峰,即以首都机场壁画群为代表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壁画复兴运动。这次热潮的影响区域辐射全国,吸引了张仃、侯一民、李化吉、唐小禾、袁运生等一大批各个画种的优秀艺术家投身其中。其时,他们甚少考虑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是以优秀的壁画遗存为依托,从历史和人性的角度进行构思与创作,涵盖了当时可能使用的各种材料及语言,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一股壁画复兴热潮。在这个阶段,先后涌现出了诸如《哪吒闹海》《白蛇传》《泼水节》《森林之歌》《百花齐放》《楚乐》《火中的凤凰》等一大批优秀壁画作品,并成功地吸引了大众媒体的高度关注,由此展开了一次关于公众审美教育的普及活动,让社会大众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了公共艺术的魅力所在。
收藏周刊: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专家叫好,百姓也能逐步理解并喜爱的壁画作品呢?
齐喆:这恐怕不可能脱离本民族自身传统文化的滋养。如果我们认同公共艺术肩负着凝聚民族心理,振奋民族精神的功能,那就决定了壁画不可能割断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不应是简单的说教和观念的图解,也不应回避当代民族心理中真实追寻,唯其真实,才有真正的感召力。
我认为,中国的壁画家只能依靠本国辉煌的文化传统,同时关注当代社会生活,重新建立起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壁画的价值评鉴标准,这才是当下壁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当代的公共艺术创作如果不从传统吸取文化内涵,必然显得单薄乏力;而传统的创作材料和形式如果不介入当代意识,寻求力量,就只能永远留在过去,无法突破。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当选择一条与上述两种方式不同的艺术之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对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借鉴则应立足于民族审美心态的现实性。这两方面的选择,都必须围绕着一个目标——表达艺术家当下切身参与的真实体会,为表达壁画家主观的内心世界与当下人类社会文化环境在某一点的交集,把深层的精神体验作为壁画发展的前提,才可能同时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精华,才能从文化传统中取得某种形式依据,但又不被简单的符号化的艺术图式,抹杀我们想象的灵感,而是以当代艺术家的技艺重新建构出一个充满时代感的画面,在这个画面的形式构成中给观者留下可以参与塑造的余地,让大众以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生阅历去充实与塑造。
简介
齐喆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