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童话卡通趣味的刘野作品,2005年以来表现抢眼,最高拍卖价格已突破千万元。但随着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调整,刘野的作品价格今年也出现了较大的回落和较高的流拍率。这匹黑马能不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千里马,尚待市场检验。
大红的圆圆的太阳,将天空和云彩染成一片略带粉粉的橘红。彩云下的山顶上,绿松翠柏边,一对甜蜜的情侣舞着优雅的芭蕾,欢快而优美,一切犹如梦境,浪漫的浓墨重彩,化都化不开,一如作品缠绵的名字:《爱是浪漫的》。作为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当代主推的封面作品,这幅估价700-800万港元的油画作为刘野今年曝光率最高的作品,十分抢眼。然而,2008年的当代艺术市场并不似童话般浪漫,这幅作品由于卖家期待的底价过高,黯然流拍。刘野,一个乐于创造梦境的60后艺术家,一个浪漫忧伤小人国的童话制造者,一匹2005年以来表现抢眼的黑马,能不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千里马?
模糊的阵营
关于刘野的评论,不外乎几个关键词:童话、卡通、小人国、蒙得里安。有些人说在他充满童趣的作品里读出了成年人的忧伤;有些人说那些卡通的形象是刘野的自画像;也有些人认为,画中那些唯美、古典、惹人怜爱的娇小纤细的女人卡通的形象不那么简单,透着“邪性”,是讲述成年人“心里的故事”。而对于像个大小孩的刘野来说,或许就是纯粹的童趣自然流露出来那么简单。
孩童的心自然对政治也是淡漠的,即使是“文革”,在他还是孩童的脑海中过滤的只剩下优美的芭蕾舞经典《胡桃夹子》,大大的一轮红日和有着厚厚红幔的舞台。于是,他的作品显得那么地不“中国当代”。那些流行于国际收藏市场的文革烙印、毛泽东符号、政治波普,在刘野的作品里都找不到一丝痕迹。评论家凯伦·史密斯说:“刘野的作品并没有被贴上‘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体政治标签。它常常以严肃的质量和疏离的视角与内容被人认同。”收藏家黄燎原则提出:“刘野面临一个问题—他的作品以何种途径进入当代艺术史......刘野之所以让人头疼,是因为他的作品不像当下其他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有那么鲜明的当代中国味道,他非常私人或者说国际化。”
正如黄燎原所说,刘野的作品在批评家的惯性思维中似乎不能找到一条明确的路径和分明的阵营,其在当代艺术史上的位置因此也相对模糊,其作品目前也难以成为如“四大金刚”般的中国当代艺术硬通货。综观刘野作品2005年至今的市场表现,亦是如此。
以黑马的姿态出位
2005年之前的10年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尚未起步,刘野也只有少量作品进入拍卖市场。进入2005年,随着当代艺术的快速崛起,刘野进入拍卖市场的作品也不断增加,至2008年6月,共有73件送拍,其中10件流拍,总成交率约为86\\%。
刘野的作品在2005年入市初期就表现突出,《温柔地杀我》以超过100万元成交,其他作品价格亦很稳健,被市场关注。
2006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年,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刘野也在其中,增长明显且平稳(附图)。其当年的17件拍品中,有5件以超过百万元成交,其中大幅作品《烟》(2001-2002年作)在当年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中以370.4万港元成交,创下了刘野作品当时的最高成交纪录。此时,刘野已经拥有非常国际化的买家群体结构,尤其是受到日美收藏家的青睐,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市场的一匹黑马。
2007年,刘野作品的增长势头似乎更加迅猛:上拍作品数量上升到23件,仅两件流拍,成交率达88\\%;作品价格迅速攀升,超过500万元的作品有7件,并有两件突破1000万元,其中,在纽约苏富比以1071万元成交的《美人鱼》,至今仍是刘野作品的最高价格。另外,《最后的巴洛克》以1063万元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成交,1997年创作的油画《大旗舰》在北京保利拍卖中以935万元成交(附表)。从百万级艺术家晋级千万阵营的刘野,引起了市场人士的普遍关注,并被认为处在一个阶段性的增长期内,其黑马地位进一步巩固。
然而2008年,随着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调整,刘野的作品价格也出现了较大的回落和较高的流拍率。由于2007年藏家普遍看好刘野,截至2008年6月,进入拍卖市场的刘野作品数量增至27件,截至目前,有6件作品均已流拍,其中包括香港苏富比力推的《爱是浪漫的》,在今年2月的伦敦当代拍卖和3月的纽约当代拍卖中,刘野作品也都有流拍,拍卖价超过500万元的作品仅为3件。在最近结束的香港佳士得当代拍卖中,刘野作品基本都在200-350万港元的区间成交,估价和竞投超过400万元以上的作品就少有藏家买单,说明今年收藏家在资本市场转向的宏观背景下和对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快速了解中,似乎已形成了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买家对于卖家的过高期待和不合理底价,不会再盲目地跟风埋单。刘野也从一匹强劲的黑马退却为观望和重新估价的对象。
黑马是不是千里马
从刘野作品的价格回归起伏上,可以看到艺术品市场的理性调整,这并非刘野一人的作品价格疲软。从刘野的发展轨迹、教育背景、收藏家构成、合作代理画廊等方面分析,他仍是一个发展稳健、值得关注的艺术家。
从1986年考入中央美院,到1989年赴德国留学,再到1994年回国,刘野受到了美院传统的训练、德国严格的美术教育以及蒙德里安等西方艺术家的影响,画过一段时间比较传统的油画,也画过西方的抽象画,并接受过工业设计的严格训练,可谓中西教育背景全面良好,基本功过硬。
早在1993年,刘野就和德国画廊合作,举办个展,其后又一度和著名的少励画廊合作,在香港和北京都举办过个展。2004年起,他和著名的日本画廊业者小山登美夫携手合作。小山画廊代理的另外两位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和“村上隆”,在国际当代艺术市场上的声誉如日中天,小山登美夫功不可没。和这两位世界级艺术家类似,刘野的作品也带着卡通的趣味,这似乎使小山和刘野更加了解对方。
尽管与早期的张晓刚、岳敏君等艺术家由汉雅轩的老板张颂仁在国际市场进行整体运作和推荐,并频频亮相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相比,刘野参展的规模和密度显得不够活跃,资历和曝光率尚浅,但是,刘野个人化、非潮流的收敛气质,使他和极其细致专业的小山画廊气息相投,合作默契。更加重要的是,刘野在“红色的中国当代”潮流之外,坚守对“传统美学”的深刻挖掘和人性真善美的观照,同时运用童话的媒介、油画的技巧、西方大师的艺术语言,突破了西方人对东方传统唯美意象的距离感,是传统的重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国际化的东方情节。因此,面对刘野作品的价格调整和流拍消息,我们或许并非只有一声叹息。相信价格的理性回归能摒退投机炒作的喧闹,留住能读懂其作品的真藏家,那时的刘野,或会从市场的黑马蜕变,走出自己的千里马之路。
赵成民 艺术无处不在
京郊八达岭的一处别墅区内,赵成民的画室犹如一间融合中外艺术的民间博物馆。在这里,从华北民间收集的古老的石槽、镂空的门楣、漆画的矮柜,与主人创作的亨利·莫尔风格的不锈钢群马相得益彰;传统的水墨、书法与西洋的油画、雕塑亦交融贯通。打通不同门类的艺术以及艺术与生活的血脉,正是赵成民的目标。
1946年出生的赵成民,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师从雕塑家刘开渠、王临乙等艺术家,毕业后进入北京画院,目前为画院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赵成民为训练雕塑基本功,潜心进行了大量素描训练,其作品以富于张力与动感的线条脱颖而出,其肖像素描《张志新》、《英雄九姐妹》均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杨柳青、荣宝斋先后出版了他的素描肖像作品集。与时同时,他发表了上万幅连环画作品,其中的《宋史》、《三国》、《长发妹》均获文化部大奖。
素描训练打下的扎实基本功,为他的雕塑创作提供了基础,其城雕《团结·友谊·进步》、与美国雕塑家基姆合作的希尔顿酒店不锈钢抽象雕塑相继亮相,仿铜石膏雕塑《农民》(1980)、《鸣》(2005)亦先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在素描、雕塑上率先突破后,秉持大美术观理念的赵成民开始涉猎水墨画、书法、壁画、油画等更广泛的艺术领域。他的水墨画,结合了水墨和雕塑的语言,以素描的刚劲线条、雕塑独特的体积感、空间感,结合水墨的忧郁团块,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其书法作品亦获得日本《张大千头书赏》、《日班文部大臣赏》等奖项。融中外、立体和平面艺术为一炉的赵成民,因此被称为美术界的探险家。近年,他多次参加在北京、武汉、香港、澳门等地举办的书画展,并出版了《赵成民画集》。
在实现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后,近年,赵成民又把探险的方向延伸到艺术品制造的产业领域。北京市郊一块40亩的土地,成了他的实验基地,他自我设计、建造的一幢3700平方米的小楼,不仅成为完整实现自己的建筑艺术、家居设计理念的一件大型作品,也集藏了他多年收集的民间工艺品。他甚至还成为两家从事根雕、不锈钢制作的工厂的艺术指导,引导它们从传统的来料加工厂转型为家居艺术品生产商,令两间小厂的业务蒸蒸日上。在中国产业升级的大方向下,艺术无处不在的思想令赵成民面临一个更大挥洒的空间,从艺50年的他觉得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
【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