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8日下时午,开物——傅中望于泉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时隔20年后在北京举办的第二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傅中望结合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创作的最新作品30余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艺术经验,同时这一展览也进一步完善泉空间在梳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内化结构。据悉,展览由泉空间主办,批评家冀少峰策划,将展至5月31日。
榫卯是一种关系的艺术
傅中望榫卯结构的创作要追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1988年,其在武汉大学一次“中国建筑文化研讨会”上,领悟到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方式——斗拱带来的启示,于是开始以榫卯作为创作的主体,从传统建筑的木结构中发展出一种中国式的结构主义,不仅成就了其在中国雕塑史中的地位,更使得中国雕塑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在随后这20年里看到了不少从榫卯原理出发从事雕塑、建筑和家具设计和创作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此次展览呈现的作品多为傅中望近年新作,以其符号性的“榫卯结构系列”为主,尤其是其2014年新作《消失的木构》与《大木作》,以解构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古与今、传统与当代对话的场域,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彩色木头覆盖的地面,甚至墙面上也是,这些彩色的木头看似没有规则的随意摆放,但细看却又大有讲究,傅中望解读,这些零散的“木块”,实际上代表着古代建筑的材料,比如斗拱。利用榫卯结构等建成的古代建筑,在当代已少有见到,甚至逐渐消失。而木块上的色彩,则是曾经古建筑上斑斓色彩的还原。
如果说仅仅是一种打散和还原,那这件作品就太过简单了,其实其中还蕴含了艺术家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傅中望看来:“榫卯是结点的艺术,有结点就必能产生关系。在古代建筑中,工匠赋予榫卯不同的结构方式,造成了不同的结点的关系。那延伸到我的作品上,我也并不希望它们仅仅成为传统文化的图解,而是强调它与现实社会、与人类生存状态的某种关联性。所以我强调榫卯是一种关系的艺术,关系在今天是有意义的。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国家关系、生命关系等等,都在一种矛盾、对立、无序、游离、不确定的状态中生存”。
作为符号的“榫卯”真的就好吗?
提起傅中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榫卯结构”,并且艺术家的创作也一直摆脱不了榫卯的影响,有时候人们会好奇,几十年的创作,艺术家是否会感到疲惫和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傅中望有着清醒的认识。
傅中望从上世纪88、89年开始提出“榫卯结构”概念,并从事以此为主题的创作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如果老是把“榫卯结构”作为主要的创作,他自己都觉得不过瘾,可以说是一种重复。其实一个艺术家应该尽力避免作品的样式化、风格化,这是件很可怕的事。固定的样式和风格在探索的时候很重要,一旦有了就要深怀畏惧。其实“榫卯结构”也好,“异质同构”也好,在傅中望这里多数情况下是个观念,在技术上很简单。这主要是提出一个新的语言样式,运用一个新的方法,刻意和西方现代雕塑拉开距离。
在傅中望看来一种题材或主题做了一段时间或程度后就不能再重复,重复别人、重复自己都不行,要有一个新的空间去拓展:“在’榫卯结构’完成后,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与当代社会发生关系,应该是一个现在时。从‘榫卯结构’到‘异质同构’,有变化也有关系,符合创作的逻辑,我们是一个多元文化构成的时代,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异质同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多元共生,可以用更多的材料来做雕塑。材料丰富了,方法和技术也可能更多,意义也更加宽泛了。把没有意义的东西做深做宽,结果可能份量就不一样了。”
傅中望作品新的可能性
冀少峰作为艺术家傅中望的好友及同事,对于其有很深的了解,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在展览的策划中花费了很多的心思,这点从整个展场的布置就可以看出,但比展场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于傅中望艺术家的见解让我们对雕塑艺术的含义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冀少峰看来这次展览的新作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艺术经验,使我们一方面要探讨作品和传统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寻找作品和传统"断裂"的地方,而创造性常常又是通过"断裂"而显现出来的:”这些木质结构的"开物"恰恰和之前他的‘手机’和‘网’构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如果说木之榫卯喻意着传统文明、农耕文明的表征的话,那么手机则恰恰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信息革命这一阶段的有力证明。当互联网呈全球化态势汹涌而来,当微博微信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以至于低头一族、拇指一族的应运而生时,傅中望能敏于时代的变迁,又机智地抓住了这个时代最敏感的神经。因为在他之前的对手机的关注中,已经悄然揭开了人的一种被监视、监控、不自由的窘境。只不过手机是都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他所带来的社会上普遍的焦虑体验又是消费社会对于资源过度消费所带来社会的深层病态表征,所以科技越发达,对人的奴役也越强烈,科技就像一张大渔网,而人就像网中的一个个手机。当有了这种对比,再返回近期傅中望准备‘开物’艺术展的作品,亦可充分感知到他内心的一种强大和无限,及某种超越性。他对事物的感受通过自我内心空间的抽离与再嵌入,进而再并入内心的空间,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傅中望的深度与广度,从而通过其系列的视觉表达感受到一种无限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不仅能更新我们的内心,更能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去‘开物’,去迎接未来的不可知。“
这是一种新的起点和方式,而对新的社会形态下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恰恰又是傅中望一以贯之的精神主线,而傅中望亦在抽离与再嵌入的过程中,给艺术带来了种种可能性,这意味着是一个变化着的空间,更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
对于傅中望而言,选择雕塑作为创作媒介,因为其喜欢立体造型。在他看来,石头、木料、石膏、金属等各种现成物体的存在,都具有社会的、文化的、现实的意义和语言的属性,而每一种物象都会不断引发新的思考,这也导致了他创作形态的多样化。傅中望一直以为创作是一种选择,艺术家要有求新的意识,就应做出选择,也要善于思考,对当下的情境及时作出反应,并不断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视觉形态,从而不断超越自我、提出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