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整个金融迅速衍生化,它已经衍生到各个层面,包括艺术品市场。
●中国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还不能撑住这个以国际最高定价标准为看板的艺术品市场。
●从全球艺术品走势看,中国当代艺术也将逐步进入“矫正期”了。
●市场已经进入防御期了,当代艺术撑不住,就要看古代书画能不能防御成功?防御成功以后,再看近现代书画这个板块。
●近现代书画方面,有很多新人和新资本进入,这个领域的“市盈率”很低。
全球范围的次贷金融危机到底会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品市场如何应对全球整体经济滑坡?近日,本报艺术投资分析专家赵力、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平、《艺术财经》杂志出版人于天宏围绕该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艺术市场已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
于天宏:艺术品市场会向其他市场一样,有一个循环规律的体系吗?它跟金融市场有什么关联?
张平:赵力的一篇文章写到,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市场跟金融市场几乎是分离的,经过大量测算,两者几乎没有关联。但是,近几年,整个金融迅速衍生化,它已经衍生到各个层面,包括艺术品市场。现在艺术市场领域就存在大量的对冲基金。
在货币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就使得金融在各个领域找钱融资获利。在金融家那里,为了牟取暴利,他们设计了各色各样的高杠杆金融产品,挂钩投资在各个可获取高额回报的投资领域寻求高收益,当然也包括艺术品市场。
现在艺术市场中的艺术品基金、艺术银行都是在放大杠杆,比如你要买一幅作品,它会通过融资做杠杆。通过这个杠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货币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资金都流向了哪个方向。赵力的文章中提到,如果金融不好,48%的艺术市场可能要出现问题。在全球资本流动性泛滥时,投资会覆盖各种资产,可以涉及的领域很多,如奢侈品、艺术、国债等等。但是,对金融而言,他们只关心机会性收益和机会性损失,寻求的是安全的机会性收益,对任何资产没有特殊偏好,衡量的尺度单一。这也是金融产品的一个特征。随着当代艺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这个市场的容量也开始在容纳新的金融工具,我觉得它们的相关度的提升挺快的。因此,当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起全球金融体系混乱的时候,必然会波及到已经与金融发生很大关联的艺术品市场。
传统艺术是艺术市场的避风港
张平:艺术市场需要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共同支撑。如果这两个市场出现问题,一方面在消减流动性,一方面则是消费能力的下降。这都会对金融市场和艺术市场产生影响。
目前,美国的金融次贷危机会波及到中国对未来增长的预期,这从某个层面上,会对艺术品市场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只是现在还看不清楚这种影响是不是还在深化。从宏观上看,这种压力已经开始,但这种压力不仅对欧美有挑战,对中国也是一种挑战。
赵力:伦敦苏富比、佳士得、菲利普斯三场拍卖给人的感觉,就是全球当代艺术有问题,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当然也是跟着走。纽约的拍卖,表现出来什么呢?一个是估价过高,作品质量不行。因为价格贵,作品差,买家自然就不会进场,能拍出去就不错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行情往下走的信号。
现当代艺术不行了,就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而且需要的是爆发性的增长、指标性的增长,才能把市场带热了。现在的问题是,现当代艺术市场不好,就需要一个避风港,这就是传统艺术。未来市场要看传统艺术,我觉得市场已经进入防御性的阶段,它通过这种防御性的措施,去节节防御。
张平:这一点很像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在整个流动性过剩的时候,人们主要看成长型的。等到市场信心不足的时候,就开始追求基础设施,如水利和债券类。
赵力:今年就是要看传统艺术行不行。但是看这个板块,有一个前提,就是看市场整体进入的东西。但这就出现了问题,从今年的行情角度来说,传统的东西不是天下掉下来的,不可能每年都有仇英的力作,它的资源很短缺。所以,它并不是艺术市场真正的支撑,而是要通过这个给人以市场信心,告诉大家这个市场还在。今年嘉德十五周年庆,有不少好的东西,但主要偏重传统这块。整体来看,嘉德今年春拍的作品,有十年之间很少见到的瓷器专场和古画专场,从世界资源角度来看,这也是很稀缺的。
艺术市场大盘尚且稳固
于天宏:在艺术品市场、股市、房市等市场都不好的情况下,你们觉得是有外来资金流入艺术市场,还是艺术市场的资金往外流?
张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的国家,能不能有稳定的资金流入到艺术品市场里面。我觉得如果要是按照市场“大热”前的价格收入比来讲,可能还是比较靠得住的。但是现在这种价格,很难支撑得特别好,这跟欧美市场不同。
欧美等富裕国家,人均GDP3万美金以上,作为他的支出比例来讲,是能撑得住他们构建起来的艺术市场体系的。投机者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又拉高了一部分。中国人均不足3000美元,尽管人多,但是还不能撑得住中国这个以国际最高定价标准为看板的艺术品市场。所以就要看中国传统艺术的收藏群体,是不是能够撑得住他们构建起来的艺术市场体系。
赵力:先看古画能不能防御成功?防御成功以后,再看近现代书画这个板块。这个板块的资金门槛相对来说比较零散一点。
于天宏:即使这样的话,假设国内的这次春拍,在一个振荡很小的情况下防守成功。这能否意味着它还是下滑的一个开始呢?
赵力:不是。现在为什么要看传统瓷器?为什么要看这个东西呢?主要是看信心在不在,可能会看到市场还有信心。因为会有放大效应,最主要的是要连带性地看中国近现代书画,这个书画市场有没有人能进来?今年中国嘉德、北京荣宝的小拍,在现在近现代书画方面,有很多新人和新资本进入。
为什么买?一个可能是现在有的作品的价钱已经跌回2003年的价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家觉得便宜,然后就购买了。这部分资金,可能是从别的资金出来的,在他们准备介入的时候,这个领域的“市盈率”很低,他们就会感觉,价格这么低,肯定是能捞便宜的,这就是一个机会窗口。但是机会窗口,不代表全面景气。如果整体大的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再有机会,也要跌回去。
张平:很多东西确实跟信心特别有关。我个人觉得,中国经济增长,人的富裕度在攀升,所以艺术品市场从消费的层次来讲,它的惯性力量还很大。你要是从完全投机来看,包括一些市场的好手,都是在2007年拼死卖现代作品,只保留若干的最精品。然后用置换的钱去买齐白石。从稀缺性定价的原则来看比很多现当代的油画更有价值,其价值基础更坚实。
赵力:有些人是常客,他们不会退出艺术市场。但是这个钱有多少呢?现在,我觉得从2003年进来的一波新钱,有很多会继续呆在市场里面,因为艺术市场和别的市场不一样,艺术市场很好玩,能上瘾,然后他就会在这里面。所以这个可能是一个支撑板。
中国当代艺术将进入“矫正期”
于天宏:目前这种状况,可能是国内首批大拍卖公司成立以来,遇到的最大问题。
张平:从中国经济来讲,首批大拍卖行从成立到现在,除了在1997年稍微有点波动,还没有遇到过大的挑战,基本上都是一路比较顺。
赵力:中国本土艺术市场在整体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吃过大苦头。基本上是处于上升通道,尽管其中有些许波折。但是,至今,它还没有崩盘的经历。所以,大家也不知道市场会差到哪里去!
张平:我觉得赵老师说得特别有意思。以房地产为例,第一波抛房的投机者是哪批人?是香港人、台湾人和欧美人。因为国内在1997年实行房贷始,只要国人买了房子,都是一路上涨,从来没有被套住的,也没几个人是赔过钱的。而香港人经历过漫长的赔钱过程,所以房价首先在哪儿下跌?深圳!香港人觉得目前经济势头不对劲,所以他们首先抛盘。紧接着就波及到邻近的广州。对于经历过市场起起伏伏的香港人来说,他们知道风险点在哪里。世界并不是一个单一方向的,我觉得要给与这个风险点高度的重视。这是搞经济学的一个认识。而这个风险点现在直接触及到目前最热络的当代艺术板块,这个板块是相当有压力的。
赵力:现在抛售中国当代艺术的是哪些人?我们看到基本上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早期收藏家。他们好像是获利了,认为达到了他们的期望值,所以抛售,而非恐慌性抛售。我觉得沃特是个例子,他在2002年收藏当代艺术的时候,明确表示要在奥运会之后抛售,他觉得奥运会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节点。现在他就已经开始抛售了。他们这样大量的抛售,肯定是感觉行情已经到顶点了。
于天宏:股市的第一批人在出现市场恐慌的时候,他们如何反应?
张平:每个市场都跟制度建构有关。因为中国股市在1993和1994年经历过一次“浩劫”,大部分人被套牢,几乎没有几个反应机敏的。我举个例子,那时候买万科的股票,12块钱,朋友建议买。等跌倒10块的时候,朋友建议你再追加点资金。等跌倒8块的时候,朋友还是建议往里补充资金。后来,等跌成4块的时候,朋友才建议先看看再说。等跌倒2块的时候,朋友才告诉我,你该割了,这就叫恐慌周期!所有资本市场的下跌过程,都是抵抗式的。
全球权威艺术品市场行情网站Artprice每年发表《艺术市场趋势》,2007年发表的《艺术市场趋势》运用大量的数据论证认为“2007年投机泡沫达到了顶峰”,未来应该进入一个“矫正期”,中国当代艺术从八五新潮到八九年结束,20年后市场回报高潮也应有个相对应的周期,但从全球艺术品走势看,中国当代艺术也将逐步进入“矫正期”了。
【编辑:叶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