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她邀请16位艺术家进入“51平方”项目。或许是市场的不景气带来了平静,这批年轻人因而变得显眼。这个持续两年的项目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今天,当代艺术界最活跃的年轻艺术家大都曾经参与这个项目。
记者:你如何发掘、判断一位年轻艺术家?
唐昕:有一些基本点要考虑,一方面是艺术家受教育的程度:他们是否接受过正规院校的学习。第二,必须毕业3~5年,刚毕业的我们排除在外。美院毕业生中,5%能留下就不错了,这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毕业之后,他们自己会考虑是否继续呆在艺术圈。看过工作室,我们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再来判断谁是具有代表性的。
记者:有很多年轻艺术家尚未得到艺术圈或市场的普遍认可,收藏这些艺术家作品时,如何看待这种风险?
唐昕:对当代艺术来说,收藏家买家还是一个相当有限的市场。经过20年,每个大藏家手中的牌都差不多。比如你有张晓刚,我也有张晓刚。之后,很多藏家就会想要新牌,但这个时候新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还没有进入二级市场,而是在画廊出售。我觉得反而是画廊的好日子快要来了。但是藏家进入哪家画廊、买谁的作品,基本参照的信息差不多,所以趣味和选择也很接近,之后手里的牌可能还是趋同的。
记者:近几年,很多人都说画廊要被拍卖行挤垮了。你却对画廊的前景很乐观。
唐昕:国内的艺术品,是作为新的投资工具和媒介受到大家重视的,不是因为艺术本身。前几年买家在不了解艺术品的情况下选择进入拍卖行而不是画廊,是理智和聪明的,可以借助拍卖行把关,而拍卖行也承担了普及和教育的工作。这部分工作在以前的欧美市场是画廊的工作,所以拍卖行替画廊做这些工作的同时,也挤掉了画廊的生意。
但20年以来,也有一些人从投资家慢慢转变,他们希望懂艺术、有艺术,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艺术的判断,开始自信,有自己喜欢的艺术家,自己去画廊挑选艺术品。这些人是画廊的希望。当然,还有另一种投资经验,驱使另一些人走进画廊,他们认可前一拨成功投资的人都是有胆量的,下手早,买到原始股。现在,他们希望在画廊实现这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