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术中心 工作人员与画家合影
2012年4月27日下午,著名艺术家刘力国个展“贩卖想象”在北京798艺术区杨-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现场人潮涌动,观众都被艺术家的巨幅架上作品所震撼,同时又感慨于陶瓷作品的精致。此次展览汇聚了艺术家各个形式的作品,既有绘画又有雕塑,艺术家刘力国想通过这样一种多元的表达手法和方式来探讨未来,表达一种迷失在消费社会的当今中国形式的‘自我’。
明确的符号能强化作品的表达力度
此次展出的作品,从风格上来说艺术家仍保留了80年代的一些现代主义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出90年代初波普化表达的影响。从图像的最初创作来说,它们从一开始就会被注入一种意识形态,或者是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关于未来的想象和乌托邦的东西。当被问及为什么作品会有这种场景化和舞台效果时,艺术家表示这可能与他自己的专业有关,“我是学舞台设计的,在戏曲学院,早期还参与一些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
另外一方面,作品中反映出来的那种荒诞感,是对人们在社会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在社会——文化心理上所产生的焦虑,或者说一种不适感的反应和表达。至于为什么要大量的运用符号,艺术家表示:“在我看来,艺术家要正确理解自己的能量,它不可能太大。所以,我要找一个最熟悉的符号,所有人都知道的符号,然后再把它移植到作品中,使其典型化。面对这个符号,不管你是白皮肤、黄皮肤,只要你看到就能认识。只要达到这种程度,这个符号才是靠谱的。很显然,明确的符号能强化作品的表达力度。当然,对于艺术家来说,当你选择好符号后,还要对它进行形式与语言上的转换。在我的作品中,“屁股”的形象大多做了陌生化的处理。”
“贩卖想象”是一种反讽
这次的展览主题叫“贩卖想象”,贩卖的是什么,是西方对东方的想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感觉是,因为中国国门刚打开,西方的东西一进来后,给人的反差特别大,心里有一种失落感。此时,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只要是西方的都是好的,而我们的都是不好的,都该全部扔掉。但在我看来,传统中其实有很好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遗弃,难道它们一点存在的价值都没有吗?”
“但是,今天的情况不同了,中国已经完全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跟西方是平等的,都在同一个世界舞台上。所以,我希望我们能用一种国际化的语言进行表达,而不是那种地域化的,只有语言呈现出它的开放性、包容性,才能真正体现文化的开放性。”
所以,这次展览的主题是艺术家对这一现象的一种概括和反应,是一种呐喊。从艺术家展出的作品风格上看,他已经跟早期的波普与艳俗拉开了距离,但在图像叙事与符号表达方面,仍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从对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语境的回应,到面对全球化而来后殖民浪潮的冲击,作品实质是一种对消费社会本身所展开的思考。”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18日。
艺术家刘力国与好友合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艺术家刘力国在与好友交流
展览现场观众在近距离跟观看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家展出作品
艺术家展出作品
艺术家展出作品
艺术家展出作品
艺术家展出作品
艺术家展出作品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