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就不得不提及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嘉德的成长历程就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发展的缩影。
日前,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当年他为何“弃官从商”、嘉德公司如何“摸着石头过河”等经历。
被校友拉“入伙”
记者:在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拍卖是什么概念的1993年,是什么吸引你舍弃文化部下属机构的工作,毅然投身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
寇勤:其实源于一个电话。我的武大校友陈东升当时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他在电话里问我:“为什么中国那么珍贵的艺术品会在西方拍卖,而中国自己却没有这种机制和平台?”然后他告诉我,他正在筹划一个艺术品拍卖机构,想拉我“入伙”。
猛一听,我觉得这个想法很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也不是完全不可行。于是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有同学告诉我,“这个事很好啊,但是不是太早了点?至少是不是早了五到十年?”其实不是他判断失误,而是当时的环境确实很不完善。那个时候,大家对艺术品拍卖完全不知所云,相关法律都不完善,政策也不明朗。《拍卖法》还没出来,文物法很多条款和当时的情况也是有些相抵触,甚至当时文物界很多从业人员心态上也都觉得,能不能进行拍卖?先不说拍卖吧,就连这种民间的非官方的文物交易行为,可不可以?都还是问题。
但是,我经过仔细权衡和考虑,有了一些自己的判断: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在国外的拍卖市场上占很大的市场份额,而且有很多文物艺术品在欧美都有很好的拍卖记录,也越来越受到世界收藏家的关注,国外苏富比、佳士得能从事这个行业两百多年,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做?
当时缺的是什么呢?第一是政策,第二是缺乏市场的开拓,就是买方资源和卖方资源的整合。1993年,改革开放已初有成效,第一批成功创业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中国开始出现了有钱人,他们也产生了一些文化艺术精神层面的需求,这就是买方市场。那么卖方市场呢,当时拍卖行业还未萌芽,很多名人后代都是“捧着金饭碗没饭吃”,他们对文物交易有很强烈的需求。于是判断这个市场最重要的两个主体是存在的。
至于政策,虽然当时对文物艺术品拍卖政策还不明朗,但从发展趋势来讲,应该有探索的余地。改革开放,主导市场经济,既然判断市场买卖方是存在的,就缺一个交易平台。没理由不给政策,而且当时也有一些信号,比如文物商店政策的逐步放宽。况且从国外经验来看,最适合于文物艺术品交易的中介,就是拍卖公司,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毅然“下海”了。于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三个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东升、长城饭店王雁南和我就开始积极筹建嘉德公司。
当然,在筹建阶段,文化部和文物局给了很多政策“绿灯”,作为新事物,当时还是以文物拍卖试点的方式成立,一事一报,一事一批,试点成功那就继续办下去,不成功就取消。
第一次拍卖就火爆
记者:1994年《拍卖法》还未出台,《文物法》也并不完善,初创阶段,嘉德是如何探索的?
寇勤:其实,我当时也做好了坐三、五年冷板凳的准备,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拍卖就那么火爆,国内外都震惊了。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足足做了一年的准备,去海外考察拍卖机构的运营方式、与国内收藏家一一接触、做市场分析等等。
第一次拍卖是1994年春季,做了两个专场:中国传统书法和中国油画,一共成交了1400多万,现在看来这个数字太微不足道了,但当时那是一个轰动世界的新闻,所有的报纸媒体都觉得很惊讶,包括海外同行也很吃惊。我们还创造了两个世界纪录:齐白石的《松鹰图》拍了130多万,齐白石个人的世界纪录;张大千的传统山水,卖了209万,创造了张大千单幅作品的世界纪录。海外同行都打电话来表示祝贺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啊,是吗?”当时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原来创了世界纪录,太意外,也太惊喜了。
第一次拍卖是交给官方的第一张答卷,我们取得了官方的信任。1994年7月,国家文物局发布《文物境内拍卖试点暂行管理办法》。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嘉德承担文物艺术品拍卖的试点工作。
在随后的实践中,中国嘉德碰到了很多难题,比如,拍卖资源的获取,很多珍贵的藏品都流失在国外,如何让流失在海外的文物回来,这是当时要解决的课题。于是中国嘉德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政府共同探讨了一个支持海外文物回流的政策——“海外回流文物复出境制度”。1995年4月5日,海关总署、国家文物局发布《暂时进境文物复出境管理规定》。规定海外旅客经过中国海关验封和文物部门验证登记后携带入境的中国文物,可以根据携带者的意愿重新出境。这样在原有的文物出境管理上给了个特殊政策——原来的文物出境政策很简单,仅仅根据年代来判断能否出境,完全没有考虑来源。
新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吸引了大批文物回流。据了解,目前国内十余家著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拍已占全部拍品的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90%以上。
直到今天,中国嘉德在实践过程中,还在不断探索,配合政府部门完善修订相关法律。
2002年10月28日修订公布的《文物保护法》对国家“优先购买权”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国家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具体的操作细则,以致长期以来未能付诸实践。
2009年春拍,中国嘉德征集到“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等珍贵拍品,国家有关部门在审查时发现,这批拍卖品不仅是陈独秀一人写给胡适的,有些信札的发信人还包括李大钊、鲁迅兄弟、钱玄同等人,时间从1920年到1935年,内容涉及《新青年》独立办刊、《新青年》编辑同仁分裂、1920年上海学生罢课游行运动、胡适参加段祺瑞政府“善后会议”、陈独秀狱中出版文稿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补新文化运动史和中共建党史的许多史料,属于国家珍贵文物,于是决定对其行使“优先购买权”。但是双方协商无果,委托人并不满意国家的购买价格,认为拍卖可以拍出更高价格。怎么办?
为保护委托人利益,中国嘉德再次大胆尝试,与政府部门协商“不进行拍卖前收购”,即拍卖结束后,拍卖师当场宣布,国家可能对拍卖标的行使购买权,最后确定拍卖结果。国家在拍卖价格上进行收购。
最终,在中国嘉德的全力配合下,国家首次行使“优先购买权”得以顺利实施。这是政府部门一次重要的改革探索,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既考虑了国家收藏的需求,也尊重和兼顾了委托人(卖方)的利益不受损害。“限于境内流通”、“海外回流文物复出境”、“定向拍卖”以及“优先购买权”等切合实际的政策的颁布,都使得整个拍卖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而嘉德在这方面的探索,其实也是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探索。
反其道而提高佣金
记者:从1994年7000多万的成交额,到2008年18个亿的成交额,嘉德有什么秘诀吗?
寇勤:首先,这是整个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迅速发展的成果。1994年到2000年是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基础阶段,2000年之后,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非典之后,有了一次井喷式发展,嘉德2003年的成交额是5亿,到2004年的成交额竟然翻番,达到10亿多。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飞跃。拍卖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参与的人更多,资金流入更大,拍卖标的价格也在提高。
其次,从企业来说,秘诀就是“诚信”,能否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决定一家拍卖行能走多远。这里所说的诚信,不是简单的艺术品真假问题。知假卖假是道德问题,造假卖假是犯罪问题。拍卖是一手托两家,拍卖行接受委托方的委托,在自己举行的拍卖活动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最好的价格绝不是离谱的价格,或是虚假的价格。这才是对委托人和买受人的负责。
说两个故事。曾经有卖家说:“我送一件东西到你这儿来卖,那到时候我能不能到现场来举牌,顶到我觉得好的价钱再卖行不行?”对于赚取佣金的拍卖行来说,这似乎是个“双赢”的提议。但是我却不惜得罪卖家,劝他说:“你这么想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想,假如我今天和你联手,改天你成为买家的时候,你就会想中国嘉德会不会和别的卖家联手?如果中国嘉德是这样的公司,那你的东西还会送到我这儿卖吗?”
还有一个在北京的外交官说:“我很喜欢那个乡村家具小板凳,但我不能来现场,也不能保证电话操控,我把我的最高价写在委托书上,委托中国嘉德帮我竞拍吧。”标的估价大概是6000元,他的出价是6万元。最后嘉德帮他以8000元的价格买下。换而言之,如果中国嘉德不诚信,完全可以出最高价6万元让他买下,因为他不在现场,并不知道现场有没有人竞争。事后,外交官很高兴,说以后我所有的竞拍都委托给你们。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客人都来委托嘉德竞拍,委托任务多得不得了,一开始是三五个人做委托拍卖,后来七八个人,再后来十几人都做不过来,现在我们有二十人专门做委托拍卖,这就是“信誉”。
记者:15年拍卖市场几经起伏,拍卖公司也越来越多,竞争逐渐激烈,嘉德如何面对竞争?
寇勤:竞争并不可怕。看谁走得最远,谁在高水平上的稳定才是检验一家中介公司最重要的标准,有很多拍卖公司今年开张,明年就被淘汰了。
说到竞争,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几年前拍卖行业也打“佣金战”,很多拍卖公司纷纷降低佣金,吸引客户,但是中国嘉德反其道而行之,将佣金从10%提高到12%。近两年劳动成本、宣传广告成本都提高了,要保证服务质量,佣金怎么能降?令同行意外的是,中国嘉德提高佣金后,卖方和买方资源都没有受到影响。更有意思的是,第二年,那些降价的拍卖公司都涨了两个点。
我觉得大陆拍卖行有实力与外资拍卖行竞争,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与理解是中国人的强项还是外国人的强项?艺术品拍卖的深层次东西不是技术性的,而是文化,这不是雇几名中国员工充当中层管理者所能解决的。
当然,目前中国大陆的拍卖公司与国外巨头相比还差得很远,他们的业务遍布全球,涉及的门类有几十个,但距离在逐渐缩小。我相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大陆会产生像苏富比和佳士得一样的拍卖业巨头。
【编辑: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