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飞:山里画家变成策展名人
从家乡陕南的山城紫阳走出,辗转走过厦门、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最终在上海落下脚来,庞飞在外地来沪画家中是个特例,年龄不大,却历经沧桑。往哪儿漂,又在哪儿落脚,他其实是追着机会跑的。上海给予的种种机会,令庞飞心甘情愿把小家安在了上海这座城市。这一待,12年过去了。如今的他,忙着各种策展活动,忙着创作最钟爱的国画,正踏实地迈向不惑之年。
谁会想到,16年前在广州街头的那个庞飞完全是另一番模样,经济拮据,处处碰壁。他不想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大山里待下去,他把400元钱蹬在袜底,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初到广州的半年,是庞飞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日,厚着脸皮挤在同学的集体宿舍里,却死活没能觅得一份正式工作。为了生计,做过修路铲沙子的临时工;做过工艺品商店流水线的画工,给瓷瓶画图案;还被黑中介骗过。可无论当时境遇怎样惨淡,庞飞都没有放弃画画。
否极泰来,庞飞终于当上了心心念念的美术老师,先后在广州、深圳教书三四年。过硬的专业功底加上开朗随和的天性,令他没过多久就成了“明星”老师。当运气再次落到庞飞身上时,他已经做好了所有成功的准备。那天,深圳画院的画师申少君在深圳偶遇庞飞,看过这位年轻人的国画,很是喜欢,说了句“你得再去上学,待在深圳可不行”,当即一个电话打给中国美院的好友何家林,推荐这位年轻人去进修。一个星期以内,庞飞辞了工作,退了房子,打好行囊冲到西湖边上的中国美院。
2000年底落脚上海时,庞飞是作为优秀人才引进的,因了一手好画与在儿童美术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新起点是徐汇艺术馆。筹建阶段,从建房子到装修,他杂七杂八地干,开馆以后有了分工,便当起了策展人。策展于他,新鲜得很,他倒发现这项工作与绘画颇为相似,比如都得有眼光,分得清好坏,他甚至发现策展对于绘画大有裨益,“最大的收获是广泛接触到了国画以外的其它艺术门类,如油画、版画、雕塑”。从“名家邀请展”到“青年美术年”,随着徐汇艺术馆渐渐在上海名声雀起,庞飞策展人的名声也越来越大,逐渐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并因此调入上海中国画院。而他的另一“主业”——国画创作,也搞得有声有色,得到画坛认可。他凭借着出色的绘画才华,进入上海中国画院高级研修班学习,画艺也更上一层楼。
从陕南到上海,庞飞是辗转走来的。他却说自己的艺术道路没有所谓的弯路,所有磨难都是养料。庞飞的国画,不厌其烦地描绘家乡景致——秦岭与大巴山,却又蕴含着一种旁观的清醒,这成了他有别于他人的艺术风格。“如今生活在上海,常接触家乡来的人,也常回家乡看看,这中间形成了一种张力,丰富的是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走的这一段路,看起来是平面的距离,其实是人生的厚度。
庞飞坦言自己常在想,假如在深圳没有遇上申少君会怎样,申少君随手给何家林的那通电话没接通又会怎样。他们只是萍水相逢。多年以后,庞飞再遇申少君。对方已经不记得他了,他却在心里感念这位前辈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