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何香凝美术馆隆重举办“1+ 1: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正阳 2011-04-09

1+1=2或≈2或≠2或<2或>2

 

何香凝美术馆

 

4月2日,“1+ 1: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四地艺术家以地区为单位分组后随机挑选组合,每一组合将根据主题展开自己的交流活动,将他们“共同创作”的过程和成果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公诸于众。

 

“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是何香凝美术馆近年开展的一个常设性年度活动,以深圳为地理依托,意在建立一个地缘文化意义上的当代艺术交流机制。它的特点在于,既不是落在“口头”上的论坛交流,也不像一些嘉年华、双年展那样“炒冷饭”式的陈列旧作品,而是通过“命题作文”的形式,让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家,构成“两两配对”的组合进行艺术创作。这种合作打破了以往艺术家创作的D IY模式,让地域差异直接在作品的生产过程中碰撞,不必等到作品出炉后再进行观点交锋。

 

那么,“两岸四地”合作将不同文化背景、地域背景的艺术家纷纷聚拢,能否擦出新的艺术火花?“1+ 1”的配对模式能否产生“大于2”的超值效果?艺术价值观的地域之别和个体差异在“合作”过程中又应如何调和?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又是否拥有持久的未来?

 

【相关文章】

杜尚与当代艺术 ——何香凝美术馆系列学术讲座

何香凝美术馆系列学术讲座:学院的种子

何香凝美术馆系列学术讲座:当代美术馆的营销

何香凝美术馆系列学术讲座——大芬美术馆和作为媒介的中国建筑

跨域合作,“1+1”能否大于2?

 

为何要以城市为单位,进行跨地域的艺术合作?“1+1计划”内地策展人王晓松透露了跨域合作的文化背景及开办初衷:“在全球化口号下,‘盲从’好像是个普遍的现象,艺术创作上也雷同沾染了这个气息,北京的艺术摹仿纽约,而广东、福建的‘地方艺术’跟风北京,最终形成一个恶性的逻辑怪圈。两岸四地的现实变迁,让我们这些每每在当代艺术中追问所在何处的人,有机会设想从‘交流’发展出一个回避这种逻辑侵害的艺术方式,哪怕是仅仅对交流形式的抽象理解。”

 

不过,以往跨地域艺术合作总是止步于“交流论坛”和“合作办展”的层面上,各地艺术家“联手创作”却较为罕见,跨域合作由“纸上谈兵”向“真刀真枪”过渡,尝试可谓大胆,但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呢?

 

正如“1+1计划”主策展人、深圳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总监冯博一所料,像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那样,把来自不同地域、志趣相投的艺术家进行“速配”,其最终结果的成败优劣必定是多样化的:“我们从一开始就预设了三种结局———‘成功、勉强凑合、合作破裂’。巧合的是,这三种形态都在本次计划中出现了,而且‘症状’很典型。”

冯博一向南都记者透露:“我本希望通过跨域合作,使艺术家们在原有创作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既有对以往创作根基的延承,又能通过互相探讨使作品质量锦上添花,但是,从‘1+1’各个组合的作品的反馈情况来看,结局却未必如愿……刘俐蕴(内地)与黄卓轩(香港)的合作较为理想,其他的却往往‘虎头蛇尾’———比如,赵赵(北京)与单凯悌(台湾)原本在去年10月的‘相亲会’上‘情投意合’,两人还跨越台湾和北京的地域距离,互相访问各自工作室并私交甚笃地一起游玩,可是到最后,他们却‘分道扬镳’,并没有合作出一部作品来;此外,梁远苇/白小刺组合也像是为了完成‘合作任务’而勉强撮合似的,本来两位艺术家创作风格各具所长、各有特点,可生硬的结合形式却让他们的特长无从发挥,从而交出了‘不伦不类’的作品;还有一些艺术家中途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废地终止合作。看来,‘企图交流而又难于交流’的谶语,不幸言中了。”

 

在冯博一看来,出现“1+1=2,或≈2,或≠2,或<2,或>2”等各种截然迥异的状况,有其复杂的深层原因:“首先,艺术家个体之间的创作个性、创作价值观是多元化并难以调和的,成长经验、个人体会、擅长技艺、审美取向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我们很难找到两个具有天然默契,在创作的各个层面都能保持同步、共鸣的艺术家组合,合作能否最终成功,需要看他们各自的磨合效果,这里面存在很大的变数;第二就是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创作细节的取舍、创作风俗的沟通上表现得尤为显着;第三,‘1+1计划’的实质,就是合作参与‘命题作文’,与以往艺术家们所熟识的‘自主创作’截然不同,不能纯粹仅凭个人意愿恣意发挥,因此最后出炉的作品往往是削足适履和‘妥协’的产物;第四,地域距离使艺术家们大多仅能通过E -M A IL、电话、微博等远程手段进行沟通,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较少,这些都是跨域创作中存在的难点。”

 

即使是最终合作成功,圆满实现“1+1< 2”的艺术家刘俐蕴也认为“地域误解”易使“配对艺术家”在合作前期出现偏见:“内地人看香港人不一样,香港人看台湾人不一样,台湾人看内地人又不一样……我们对各自地域的文化、习俗往往只来源于一些格式化的描述,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或一些流于表面的媒体报道和影视作品,并没有准确把握对方地域文化的实质,因而互相之间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些误解会直接影响前期合作的效率。”

注意沟通节点是合作成功关键

 

本次“1+1计划”中,各支异地组合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沟通失语和磨合错位的现象,唯独刘俐蕴/黄卓轩组合从始至终保持愉快合作氛围,作品成色最佳,那么,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对成功组合上———他们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沟通模式、创作手段可否为日后的异地合作提供一个成熟、规范的参考样本?

 

刘俐蕴告诉南都记者,1+1合作期间,她和黄卓轩在重要的创作节点上,总保持高效、公开、真诚的沟通:“第一个阶段是‘速配’,在初次的交流会上,我们由素不相识到萍水相逢,一开始能吸引我们‘配对’的必然是审美和艺术价值观上的同步,但这仅仅是初步的好感,马上我们就要对各自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创作背景和以往的创作理念进行审视,从中找到共鸣,这将决定合作的基础是否牢靠,合作的后劲是否充足……结果,我们发现,在对城市的解读、对各自城市身份认同感上有相似的经历———涉外求学、长期出差、异地奔走等体验加深了我们对城市的疏离感,我们对‘故乡’、‘家’等概念有着共同的愁绪,这便构成了我们联手创作的出发点和作品灵魂;第二个阶段,我们通过E-MAIL和其它网络工具及时沟通想法,并合力拟制草图,把大致轮廓、框架基础敲定,避免以后因为各自的观念差异而导致作品指向四分五裂;第三是作品冲刺阶段,我们在临近交稿前的一个月在北京聚首,完善最后的细节,比如材料的选择、如何使作品更具立体感等技术层面的内容……各项因素综合,才终于实现了合作的成功。”

 

显然,纵观刘黄组合的合作过程,他们在重要阶段的节点选取、合作的频率及方式均保持较佳的尺度,虽然并没有什么“秘诀”式的成功方案,但从前期选人的精确匹配到后期创作的细节把握,无疑均是合作圆满的关键所在。“我觉得,一条最基本的合作原则就是‘真诚’二字,集体创作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互相之间有所保留或心存芥蒂,自然会降低合作默契感,从而导致合作步伐处处不搭,整体合作效率低下。”刘俐蕴如是说。

未来“两岸四地”合作主角是策展人?

 

经过了“1+1”计划的尝试和探索,“两岸四地”跨界合作计划总结了何种经验?它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未来,它会迎来哪些转型和升级?冯博一透露,“1+1”计划间接提升了“策展人”的地位和效用,让这个以往仅仅是为艺术家“做媒”的角色,走上了前台。

 

“以前业内有个笑话———只要随便是个人都可以当‘策展人’。这话隐喻一种现实———过去策展人往往只承担展览的组织、协调等‘打杂’任务,好像是个‘挂名领导’,并没有实质参与到艺术本身中去的配属角色。而本次‘1+1’计划中,策展人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不仅要熟知艺术家的创作规律,还要给艺术家制定游戏规则,拟定创作主题,发挥‘主脑’作用。”策展人的价值得以凸显,也令冯博一对下一届的“两岸四地”合作计划有了新的憧憬:“下一届合作,我可能会让策展人也加入到地域的‘反串’中来,比如,让一个来自内地的策展人根据他对现代艺术的理解,去组织一场台湾艺术展览;台湾策展人主持香港艺术展,香港策展人组织内地艺术展等等———由这些小展览聚合成一个大展览,将跨域合作再推向一个更深的层次。”

 

 


【编辑:冯漫雨】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