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海外回流缘何成了金字招牌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姜琳琳 2011-05-06

海内外拍场上一件件“海归中国艺术品”风头正劲,从转心瓶到《砥柱铭》,“回流”艺术品俨然成了最光鲜的拍品,动辄成就“天价”,也成了众拍卖行宣传推广的突出卖点。业内人士警告,“海外回流”中不乏次品辗转到国外“镀”层金,再以“回流”名义重返国内拍场圈钱。

 

突然走红

 

海外中国艺术品广受追捧

 

国内的春拍大幕尚未拉开,海外拍场上演的一幕幕中国艺术品天价“大戏”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010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清乾隆“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2亿元的天价被香港藏家购得,创造了当时全球瓷器拍卖纪录。同年11月,英国名不见经传的小拍卖行里,清乾隆粉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5亿元的天价刷新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

 

今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件民国瓷瓶以1.2亿元高价成交,又创造了拍场的一大奇迹。紧随其后,香港苏富比春拍,出现“史上最贵估价花瓶”——乾隆御制珐琅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终以2亿港元售出。

 

纵观国际市场近年的拍卖记录,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艺术品突然走红国际大拍场,成交价以每年几倍乃至几十倍的速度飙升,连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都没能影响这种近乎疯狂的膨胀速度。

 

国际拍场的风光给这些艺术品打上了“海外回流”的专属标签,并由此树起不菲的身价。回流文物,成了高贵与珍稀的代名词,如同当年完成学业、浑身本领的“海归”们“空降”内地职场一样,“空降”在内地拍卖场上。

 

一个宽泛的解读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是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受到热捧,引发海外艺术品市场对中国艺术品价值的重估。然而,身负“天价”的乾隆瓷、民国瓷真的足以珍贵到过亿元的价值吗?

 

以英国拍出的5.5亿元转心瓶为例,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表示,此种器型的乾隆瓷瓶在国内并不少见。“即使不成交,拍卖公司也另藏‘醉翁之意’,那就是掌握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定价权,同时也将类似艺术品的价格提到了一定水平之上。”姚政说。

 

与姚政的分析相近,一位深谙当今国际艺术品市场内情的拍卖师介绍,在海外艺术品拍卖中,拍卖公司作为庄家,借拍卖制造虚高行情的案例并不少见,其手法如同股市的拉高出货。“目前中国艺术品整体价格上涨疯狂,其中含有很大水分。拍卖公司多是自己做‘托’,几番竞价便能将拍品价格炒起来,给公众造成假象。再逐步以这一价位为标杆,推出更多同类拍品,吸引更多资金进场。”该拍卖师坦言。

 

 

竞相抢宝

 

拍卖公司频现海外征集路线图

 

海外回流艺术品一向很受国内藏家欢迎。为筹备春拍,各大拍卖公司早早派出海外“军团”,拓展海外市场。保利海外征集的线路图早在2月初就已经勾勒出来。第一站洛杉矶,第二站达拉斯,第三站休斯顿,第四站旧金山。保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海外私人藏家不断涌现。这类藏家多承袭父辈家藏。他们从一个侧面促成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快速上升渠道。与保利同步,嘉德拍卖的海外征集队伍也曾登陆洛杉矶,征集门类涵盖中国书画、明清瓷器和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邮品、金银币、纸钞等。

 

海外征集并不仅限于一线拍卖公司。3月末,北京匡时结束中国港、台及日本等地征集后,赴北美展开春拍征集。这是匡时在北美首次举行的大型公开征集活动,首站纽约,第二站旧金山。

 

“想想15年前,嘉德、瀚海用得着海外征集吗?在文玩市场转转就能淘到好东西了。” 匡时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这样阐释,拍卖市场发展15年到今天,货源几近枯竭。艺术品已经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形成垄断资源,而不像过去分散在文物商店、私人藏家手中。国内艺术品资源稀缺迫使拍卖公司不得不海外寻宝。

 

拍品从来就是“干粮”,更是“子弹”。在竞争加剧的时代,这个道理显得尤为深刻。深谙此道的拍卖公司早已驾轻就熟。两年前的春节前夕,香港最大的瓷器收藏家收到了国内某拍卖公司老总的一份特殊礼物。礼物居然是5只肥美的活螃蟹。这对爱好生猛海鲜的香港人来说无疑是份厚礼。拍卖公司对藏家的这种感情培养,业界称之为“埋地雷”。这“雷”一埋可能就是20年。等大藏家百年之后,如果遗嘱上写着收藏品委托给某公司拍卖,这拍卖公司可就赚大了。拍卖公司千里送蟹,足见其苦心。

 

董国强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趋势日益发展,海外艺术品回流是大势所趋。”在此趋势影响下,国内拍卖公司越来越注重海外收藏市场的关系维护与联络,并逐步渗透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与海外藏家团体的联系。

 

“很多本土的拍卖公司都希望能走出去,而从公司自身发展看,拓展海外征集也是拍卖公司走出国门的一个重要途径。”北京永乐拍卖公司瓷器杂项部经理戴岱表示。

 

难见精品

 

海外“回流”并非保真令箭

 

“这些年来,回流的文物中罕见精品。精品数量仅占全部回流文物的5%-10%。好的东西根本没回来。”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认为,之所以回来的好东西少,是因为国内收藏家出不起国外藏家给出的价格。尽管现在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行情好了,但是国内藏家的财力与国外藏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原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艺术顾问王鸿勋也表示,总体来看,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还是偏低。“在海外,收藏行为不仅是文化品位的象征,还是一种社会荣誉。国外收藏风气很浓,价格也较高。”王鸿勋说:“因此,散落到海外、真正好的艺术品,即便在中国市场红火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回到内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美或日本并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乱,真正顶尖的好东西不大可能流出来。但我国毕竟扭转了纯粹输出的局面,意义已经不同。”

 

另据有着多年海外征集经验的董国强介绍,海外征集也会碰到很多善于 “讲故事的人”。这些外国人动辄称自己是爵士、将军之后,家中留传不少中国古董。“艺术品市场造假现象并非国内独有,国外同样存在。这是新入行的收藏爱好者必须认识到的问题。”董国强说。

 

“海外回流的不一定就是精品,关键还要看东西。”戴岱也表示,“海外回流”仅说明艺术品来源的一个阶段,并不等同于“流传有序”,更不能解读成“珍品”的代名词。

 

另据董国强透露,海外市场还存在“假回销”情况。当前,市场有部分国内假货被带到国外。“我们经常到境外征集拍品,发现有的中国人请外国人经营古董行,卖的东西都是新仿的,但表面上经营者是外国人,很容易迷惑买家。”

 

另外,欧美部分拍卖行的拍卖图录目前已经开始在国内流通,有的买家可能盲目追风购买。“不是说远离中国的地方就有‘漏’可捡。”比如在海外的拍卖会上常常都有国内的行家们在场。有的收藏者见到场上的便宜货没人买,便盲目抢购。“一件拍品的市场行情价是100万元,无论在北京、香港还是美国的小城市,它的市场价格就是100万元,不要期望能在美国以10万元买到,在北京卖出100万元。”

 

 


【编辑:颜媛媛】

相关新闻


Baidu
map